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覃兰菲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覃兰菲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材料对建筑行业的施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究其原因,重点是由于缺乏高质、达标的,这样就会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出现在建筑工程中,这样不仅会让建筑行业损失经济,也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所
        广西三同工程勘察检测有限公司  广西钦州市  535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材料对建筑行业的施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究其原因,重点是由于缺乏高质、达标的,这样就会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出现在建筑工程中,这样不仅会让建筑行业损失经济,也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所以,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建筑行业需要考虑其存在的复杂因素,从人民群众安全的角度的出发,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规范的检测建筑材料,要能运用巧妙的检测方法降低建筑材料的难度,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符合相关的建筑标准。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影响因素
        引言
        对建筑工程而言,要想获得符合预期的质量,关键是加大监管力量,其中,最需要引起重视的部分,即为材料检测。事实证明,对材料进行系统且全面的检测,既能使其性能得到保障,又可将工程出现安全隐患的几率降到最低,其使用寿命也会有所延长,由此可见,围绕建材检测及相关工作展开讨论很有必要。
        1建筑材料检测的内容
        建筑工程是一个工期长,环节复杂的项目,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建筑材料品种和数量都很多,检验人员对所有建材全部检测不太现实,通常情况下库房在收到建材以后会通知质量部安排检验工作,检验人员首先要检查每一箱货品的出厂报告,根据出厂报告对建材质量做出初步判断。当然供方提供的出厂报告并不具有权威性,因此,检验人员要对建材进行抽检,检验人员在采样时要根据科学标准和行业规范以确保样本具备代表性。不同的建材在样品容量和抽样频率上具有差异性。像用于建筑关键结构处的建材,检验人员要增加样本容量和抽样频率,而对于装饰性的软装建材,检验人员要降低抽检频次。检验人员还好做好对建材的理化性能试验,例如建材的抗折强度、抗拉强度、密度、防水性能、抗腐蚀能力等。检验人员要严格对待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选择质量过关的建筑材料,为建筑工程提供质量保障。
        2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原因
        2.1人为因素
        在建筑工程材料的影响因素中,主要一部分原因是由人为造成的监测结果偏差。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较差,专业知识不符合要求,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现象产生。材料种类的多样性与性质的变化性,就决定了材料监测工作的复杂性,也对材料监测人员的基本特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如果检测人员对于各类建筑材料的性能了解不够全面专业,就会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不准确。同时如果材料取样的方式存在失误,材料样品自然无法呈现出准确的测量结果,那么最后出现的检测结果也不具备参考价值。
        2.2施工材料因素
        影响施工材料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混凝土。应使原材料的配合比在正常数值范围内,此项工作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多方面进行紧密地合作。在具体施工中,这些因素常常会受到工期、利益冲突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其无法正常实施工作,最终对生产的混凝土造成危害,使其具有较差的工作性,不利于工程施工。目前,我国建筑材料检测工作难度较大,容易被很多方面因素干扰。对于建筑材料检测人员来说,应该学会使用正确的技术方式,并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这样才能使检测工作有效完成。
        2.3检测环境湿度和温度因素
        在检测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时,建筑材料检测环境对材料性能检测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干预,特别是检测场所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会使一部分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的材料,跟随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出现性能更改,这要求对建筑材料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必须始终保持在正常的水平线上。


        3关于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的对策
        3.1明确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中主要包含检测方法、检测内容、检测要求、检测时间等相关的信息,建筑企业所设计的检测项目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以确保所设计的检测项目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筑企业需要明确建筑项目是建筑材料工作展开的重要环节,以此来展开相关的工作,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建筑材料的技术人员的指导工作,建筑企业应根据建筑行业相关的标准规定,这样所设计的项目则会符合要求。例如,在鉴定水泥材料时,工作人员按照各个批次的水泥检测分析水泥的细度、凝结周期、强度以及安全性等,假定建设单位对C30型号的环境进行选择来进行施工建设,这时要求工作人员着重检测混凝土的压碎性能,然后若是对粗骨料进行应用,因为其质地松软,所以,就需要检测其坚固性。
        3.2控制湿度与温度
        控制检测环境,可使湿度与温度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方面,检测人员应以实际需求为依据,对实验室进行建设,为检测工作提供湿度、温度相对稳定的空间,使检测结果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对环境变化所带来影响加以明确,视情况对指标进行调整,以此来达到提高结果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根据材料与湿度、温度所表现出关联的紧密性,确定可使材料性质维持在稳定水平的指标,若检测对象为混凝土,实验室湿度应≥95%,温度应被控制在18~22℃的范围内,若检测对象为其他,检测人员则需对以上数据源进行调整。
        3.3节省建筑工程建的设成本
        建筑材料的选材是建设施工的第一步,相关人员要从源头把控,一旦源头失控,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一些施工单位只顾眼前利益,使用廉价建材,在交房后遭到住户的集体投诉,企业不得不做出补救。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因为建材严重不达标导致建筑墙体出现开裂等现象,施工单位不得不再次返工,增加了建设成本。采购人员采购经济适用的建筑材料,即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又避免了二次建设的成本支出。建筑材料在投入使用前,检验人员要检测材料的理化性能,筛选出不合格建材,避免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计划造成不良影响,还保障了施工进度,减轻了监理人员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强度。
        3.4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性能达标与提升是强化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创新环保材料与高性能建筑材料的选用不仅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效能,同时也可以提高施工企业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具备长远的发展价值。建筑材料质量的合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延长了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周期,降低了由于材料问题所产生的二次加工与维护费用,降低了社会生产资源的浪费。在企业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建设期间,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准,站在长远的角度来分析目前的情势然后选取最适宜的材料设计方案,将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完善彻底的落实,进而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和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发展建筑经济扩大化生产的重要举措。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形式来看,确保建筑材料检测项目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严格把控建筑材料检测环节中的各种因素,以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为核心,积极关注材料检测项目受其他客观因素限制出现误差的状况,从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应用的基础条件和需求。
        参考文献
        [1]卢才植.简述工程质量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9(36):71-72.
        [2]娄荣云,朱瑾.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4(22):49-50.
        [3]刘碧荣.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8(17):186-186.
        [4]章叶虎. 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7( 10) : 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