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技术保养与维修 杨富涛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杨富涛
[导读] 摘要:农业机械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体现,也是保证农业经济效益充分实现的重要工具
        滨州市沾化区富源街道办事处  山东滨州  256800
        摘要:农业机械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体现,也是保证农业经济效益充分实现的重要工具。因此掌握农业机械常见问题的维修方法及保养措施,加强日常保养工作、提升维修水平非常重要。本文对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技术保养与维修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农业机械;使用过程;技术保养与维修
        1.农业机械设备的保养
        (1)设备保养的重要性。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保养,应该遵循“防护在先,养重于修”的原则。对于新购置的农业机械,在准备使用之前要认真阅读保修保养手册,按要求做好农业机械的保养,包括发动机润滑油的使用,发动机安装防护装置,定期清洗节气门,定期更换防冻液,检查制动装置,安装配套装置等。
        (2)农业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农业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指的是农业机械日常使用中进行的保养。例如:沙、尘容易进入机械的内部,影响各部件之间的工作效果,产生摩擦阻力,需要定期进行油液的润滑。以及定期清除粘附在机械外部的泥土杂物,减少摩擦的因素。同时加入清洁的燃油和润滑剂,确保散热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避免温度过高引起机械零部件的损坏。
        (3)农业机械的定期保养。农业机械需要长期在田间、地头工作,作业环境对零部件影响非常严重,容易导致零部件的腐蚀和老化。这就需要对机械进行定期的全面清理、检查、维护和保养。针对已经受损的零部件,原则上先进行维修,如果确实无法维修的要进行及时地更换,以免影响正常的生产劳动。
        (4)农业机械设备的存放保养。由于农业机械使用过程具有季节性,所以农业机械设备的存放保养也是保障农业机械正常工作的关键环節,同时也会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针对农业机械的存放,我们可以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比方说,搭建库房,做好通风、防潮、防湿远离电源,防止农业机械在存放过程中腐蚀和老化,保证农业机械设备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2农业机械常见问题分析
        2.1发动机温度过高
        很多农业机械需要在水田的环境中工作,因此经常发生设备严重进水的问题。长时间在浸水的状态下,对农业机械的性能和正常运转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使用农业机械时,为保证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发挥,需要及时进行设备水垢清除工作,减轻进水对农业机械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清除水垢也能防止农业机械的发动机温度过高。温度过热是农业机械发动机常出现的问题之一,会对发动机的物理性能造成严重的威胁,缩短机械使用寿命、降低运作效率,因此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在进行农业机械维修时,也要重点关注发动机过热的问题。
        2.2液压油管损坏
        油压频繁变换经常发生在联合收割机农业设备上,若液压油不能被合理控制,很容易造成设备中液压油管的损坏,进而导致整体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度。因此在联合收割机的维修作业中,维修人员要仔细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判断其中液压油管的破损情况,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2.3电源故障
        电源故障主要指在农业设备的维修过程中,没有依照规定切断电源动力造成的故障,该类故障也经常出现于农业设备当中。同样以联合收割机为例,当机械被枯枝杂草缠绕、被收割农作物的籽粒堵塞时,设备操作人员经常会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就进行设备维修工作。这样不但不能最好的解决设备故障问题,还可能威胁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农业机维修工作合规、合理的进行极为重要。
        2.4操作人员引起的问题
        农业机械在维修过程中,若相关操作人员技术手法存在问题,也会导致机械故障进一步被扩大。

由于对农业设备的结构、运行原理、零部件等了解不到位,在进行操作或维修时,就极有可能发生违规、甚至习惯性违规的情况,造成机械内部某些零件受损,还会增加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风险。因此实现包括上述所说的保证操作人员规范操作,还要建立在充分掌握农业机械使用、维修方法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每个零部件的保养方法、掌握常见问题维修技巧,才能降低设备因操作问题发生故障的概率,并提高农业机械的维修水平。
        3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措施
        3.1规范操作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发生故障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操作人员的违规作业,规范操作过程,科学、合理的使用农业机械,是降低故障发生概率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农业机械的规范操作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设备启动前,先进行预检工作。检查水箱、油箱中液面位置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及时进行添加。同时,在水箱中加入适量的冷却剂,以减轻发动机过热的情况,并阻碍水垢的形成。(2)设备启动后,先进行试转工作,让设备在低功率下试转5min左右。试转流程在冬季寒冷的条件下更为重要,由于机油在低温环境中会呈现出粘稠的状态,通过试转能够给设备提供一个预热、过渡的阶段,以减轻农业机械部件的磨损。(3)在使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时,操作人员要及时观察设备各仪表的显示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停机检查,做好故障风险预防工作,保证农业机械故障及时发现,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4)合理控制农业机械的负荷情况,保证工作负荷在最大限度之下。当涉及到负荷变动时,要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机械的工作负荷逐渐上升到需要值,以防止突然性的荷载增加导致机械部件磨损,造成故障隐患。
        3.2定期保养
        除规范使用外,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保养也能有效防止故障的发生。尤其是经常使用农业设备进行生产作业的农户,必须要掌握有效的机械保养技术,在农闲时节,也要定期为机械添加润滑油、清洗零部件,并定期进行设备預转等作业。例如,设备长期闲置之前,进行全面的维修保养工作,仔细检查机械中各零部件的磨损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换。清除农业机械内部及表面的灰尘、作业残留等,并检查油箱、水箱是否有残留,将机械设备放置在干燥、洁净处,若必须放置在室外的,也要进行一定的防护作业,减轻环境变化对设备造成的不利影响。还可使用刷漆、刷油的方式提高机械本身抗腐蚀、抗氧化的能力,防治农业机械在闲置过程中被锈蚀。
        3.3合理调节各零部件间缝隙
        机械内部各零部件间的合理间距也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一项重要要求。对于不同的零部件来说,其间的间隙要求也不同,零部件距离过近,就会造成磨损加剧,而距离过远,机械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合理控制、调节各零部件间隙,才能保证机械运转正常。例如合理控制活塞和气门之间的间隙。在日常保养、维修过程中,操作人员需选择农业机械所要求的部件尺寸,并依照理论说明,进行间隙调节,保证机械的性能有效发挥。
        3.4加强易磨损位置的润滑工作
        农业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各部件高速运转,因此发生磨损不可避免。有研究表明,大部门农业机械的故障问题,都是由于摩擦过大造成的。因此在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特别是使用次数频繁的阶段,需要加强易磨损部位的润滑工作,及时更换、添加润滑油,减轻各部件间的摩擦。润滑油的选择还需要根据机械类型、使用特点以及环境特点等进行,保证润滑油高度适应于农业机械的运行需求,使机械内部的零部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效果,使设备高效率运转,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有效减轻机械内部磨损情况,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降低维修维护工作压力。
        结语
        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高。所以,为了使农业机械正常高效的运转,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使用性能,做好农业机械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在整个农业发展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晓东.关于农业机械与保养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6,47(1):29.
        [2]王东升.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保养与维修[J].南方农机,2016,47(6):68+72.
        [3]丁健.设备状态检测故障诊断的程序化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8):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