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开挖法在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金维强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金维强
[导读] 摘要:市政工程支护技术管理中,要根据要求进行施工前期的准备管理。
        浙江双圆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市政工程支护技术管理中,要根据要求进行施工前期的准备管理。在施工之前,要根据要求进行分析,做好施工环境以及各项信息的调查分析,对各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根据信息要求制定施工计划以及内容,确定合适的施工位置,做好深基坑支护方案的管理;分析在施工中应用的材料,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做好预防性管理。为解决市政工程深基坑所面临的施工难题,探讨了在该类型工程中采用水下开挖法的可行性、实用性以及相关难点和困境,提出了在市政相关工程中恰当运用水下开挖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水下开挖法;深基坑;市政工程
        1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运用要点分析
        1.1设备管理以及地下水处理
        在我国市政行业发展中,对于市政施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深基坑支护在现代工程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基坑加固工作要基于实际的施工条件,分析工程的各项要求,进行加固方案的确定处理,根据施工的力度以及强度进行分析,为各项工程施工作业奠定基础。深基坑施工管理,要综合施工的要求做好施工设备管理,避免因为设备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在施工管理中要重视设备管理,为施工奠定基础奠定,提升施工作业的稳定性,增强安全性。在施工管理要进行环境分析,对其进行定期的检修处理,定期调试管理,做好各项信息数据的参数管理,合理规范设备的操作管理,达到延长设备影响寿命的目的[4]。
        1.2地下水管理
        在进行深基坑施工管理中,如果深度过深则就会出现渗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支护的稳定性。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分析,利用有限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通过排水、止水以及隔离等方式进行管理,充分的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1.3合理控制施工误差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对于位置精度要求严格,为了合理的控制误差问题,要根据要求做好各个阶段的管理控制管理,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做好矫正处理。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在施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施工中为了提升市政工程的应用稳定性,要综合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分析施工要点,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施工管理,提升施工管理质量,进而为市政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工程中应用原则以及要点
        2.1原则
        在进行支护结构的选择中,要分析基坑的深度、地质特征以及设备等各项因素,对各项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综合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进行合理分析,根据要求进行质量控制,进而提升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2.2支护结构体系选择要点
        2.2.1黏性土
        黏性土的土质颗粒较小,含水量的不同土质强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一般状态之下,如果地下水位过深,无需进行防水处理。如果地下较为狭窄,则要通过排桩的方式进行支护处理。在开阔的场地则通过悬臂式的方式进行处理[1]。
        2.2.2软土
        软土的渗透性较小,很容易出现变形等问题,在施工中要根据需求系统分析。在场地狭窄环境中则要通过地面位置进行支护处理,根据要求进行防水处理。对于地形开阔处理,可以通过分台阶的方式进行防水处理。
        3水下开挖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3.1适宜采用水下开挖法的工程特点
        在市政工程深基坑项目中,适宜使用水下开挖法进行施工的工程需要满足以下三个特征:第一,项目工程施工范围在位置布局上需要较为靠近地表水系。施工位置靠近地表水系是采用水下开挖法进行施工的必备要素。当地表水系和地下水系两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水力关系联系时,两者的水位互补关系较为显著。第二,项目位置即深基坑范围内存在厚度较大的透水地层,且需要具备透水系数较大的特点。这是由于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地下存在的相对隔水层厚度较深,如果运用竖直隔断的方法将难以达到的良好的施工效果,且施工过程存在现实困难。


        3.2水下开挖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分析
        在市政深基坑项目工程遇水位较高且具备超厚强透水地层的情形时,必须改变传统的施工方法。在传统施工方法中,主要是以“抗”为主,该种施工思路已经逐渐落后,新型施工思路应当是以自平衡特性解决施工过程的高风险问题。运用自平衡的施工思路有诸多优势,一方面可以解决传统施工方式中施工难度较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工程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节省工程投资。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在经济和施工风险层面上水下开挖法具有高度可行性和实用性。但是,在运用水下开挖法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其适用范围。笔者对国内外运用水下开挖法进行的施工项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认为其适用范围应当作如下限定:第一,适用于施工位置靠近江、河、湖、海,且采用了明挖法进行作业的深基坑项目工程。第二,适用于基坑挖掘深度超过30m,且其面积小于1000m2的深基坑工程。第三,在基坑下方位置和底部位置具有强透水地层,且需要满足强透水地层和地表水之间具有高度关联的水力关系。
        4深基坑水下施工的工艺及策略
        4.1水下开挖
        在水下开挖环节,结合国内外先进施工经验,通常情况下应当运用高压旋喷施工器械进行施工,且该器械需要附加三翼钻头。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所有参与施工器械进行合理布置,以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在施工器械的选择方面,相应参数需要满足一定要求,结合国内工程实例,提出设备的参考型号和参考功率:、
        (1)旋喷桩机:型号GS500-4,功率15W;利用喷嘴以及三翼钻头,使用旋喷机产生的高压水和钻头对施工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分割、搅拌,使其形成均匀度较高的泥浆。
        (2)潜水渣浆泵:型号ZJQ150-45-55,功率55W;下放旋喷头,下放深度为地表以下30cm,而后利用空压机和高压水泵进行旋转下沉,速度约为23~35cm/min,而后将速度升高至每分钟55~65cm/min。
        (3)空压机:型号6m3,功率40W;在泥浆产生后,利用卷扬机和渣浆泵进行排浆作业。在该过程中,应当分阶段、分层级进行开挖,速度要限制在1.5m/d。作业过程中要保证坑内液面不发生变化,且需要控制设备开挖深度高度差在1m以内。
        2.2水下混凝土浇筑环节工艺
        在市政深基坑开挖项目中,通常情况下会设计到水下混凝土的大面积浇筑。在该种情况下,水下混凝土浇筑作业采用满堂红法较为适宜。在导管选择方面,宜采用直径25cm,管壁厚度为10mm的无缝钢管,布置间距方面不宜超过5m。浇筑顺序方面应当采用以下顺序:(1)首批灌注;(2)正常灌注;(3)提升导管;(4)测量;(5)再次灌注。首批灌注需要关注混凝土灌注量,正常灌注需要按照风井外至内的顺序进行灌注,提升导管必须依据混凝土标高和埋深进行规范操作,每隔30min左右需要对混凝土标高进行监测记录,用于计算其流动半径和坡度。除此之外,还应当关注导管埋深,笔者认为导管埋深不应当小于1m。在坑内液面高度保持方面,需要高于外部地下水位1m或1m以上。
        5结论
        综上所述,在本文探讨的市政深基坑开挖项目中,自平衡的施工理念是未来此类工程项目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水下开挖法应用于市政深基坑项目开挖作业时,除应关注本文已经探讨的水下开挖施工工艺和混凝土灌注工艺外,还应当关注抗浮板设计的相关问题,该问题同样是理论和实践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博,王贵和,吕高峰,等.深基坑水下开挖变形特性及坑底分仓优化[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36(06):95-103.
        [2]廖维刚.水下开挖法在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7):187-188+191.
        [3]杨硕.水下开挖法在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133.
        [4]孙智勇.水下开挖法在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9(03):114-118+137.
        [5]徐瑞.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现代市政工程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学,2020,11(4):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