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思考 王悦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悦
[导读] 摘要:城市园林能够有效的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的自然环境,促进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发展。
        天津市绿化工程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城市园林能够有效的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的自然环境,促进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发展。城市园林是建筑工程工业与艺术的有效融合,由设计、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组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必然会影响园林最终景观效果、影响城市园林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相关方需要关注园林绿化施工以及养护管理,要尽可能的使之发挥效力,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施工;养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提升园林绿化建设水平,进而改善城市面貌,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加优质宜居的环境,创造更为惬意舒适的文化娱乐与休闲场所,使人们能够更加亲近自然。市政园林绿化建设还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环境建设和城市的总体规划,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进而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
        一、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发展现状
        城市园林绿化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广,施工流程有着较强的繁琐性,在施工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在施工前进行必要的施工准备,这也是后续工程建设的基础保障。但是,通过对当前实际情况的研究发现,很多施工单位在园林建设工作开展前并没有切实推进准备工作的构建,甚至还没有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就直接施工,造成工作人员缺乏对整体工作的精准概念。这不仅会大大降低施工效率,还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增加了工程成本。在园林建造环节中,监督人员的工作也尤为重要,甚至将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园林施工过程中,监督人员需要对施工前的气候条件、幼苗生长环境等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是在当前工作中,很多监督人员并没有对上述工作进行完善,不仅大大影响了幼苗存活率,还对园林整体发展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出现了经济成本的浪费不利于园林绿化效果的提升。
        二、园林绿化施工的技术要点
        1、苗木选择。种苗的选择首先要符合移栽区域的生长条件,确保苗木未遭受病虫侵害、树枝折断、弯曲、老化以及树皮损坏等。同时要确保苗木的根系发达,枝条茁壮长势较好的苗木,苗木规格与设计规格误差不得超过20%,苗木土球直径约为胸径的6~8倍。起运前要将土球用草绳和麻布片包裹捆扎,避免土球松散,为确保移栽后的成活率,对其部分枝条要适当修剪,减少水分蒸发;草卷、草块应选择边缘平直杂草含量低,土层厚度2~3cm为宜;地被植物选择应以播籽种植为主,所选种子应标明品种名称,产地以及采收年份等基本信息,确保种植后的成活率。
        2、植穴放线。根据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图纸,以及所选树种的种植要求,进行定穴放线。通常,灌木、乔木、草坪等是常见种植植物,其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种植,确保植物栽植位置的间隔准确及合理性。也可以根据植物栽植的方式为依据,确保放线位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顺利完工提供基本保证。
        3、植穴开挖。根据放线标记的准确位置,及时开挖种植穴。开挖时以放线定点为圆心,在其四周向下开挖,完成开挖后要检查穴底与平圆标准是否一致,规避植树穴被挖成“U”型或“V”型。为确保开挖深度和直径的准确性,可以参照苗木根系,通常开挖深度、直径应大于根系20~50cm为宜,表层土与底层土应分开堆放,及时清除土壤中异物确保回填土的质量。
        4、科学栽植。

植物的栽植是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通常情况下植物的栽植需要在春季或者夏季,具体的栽植时间,应结合当地气候状况以及植物生长特点等因素而定,确定栽植最佳季节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对于植物的选择需要结合工程要求,并根据栽植地点的气候以及土壤的性质科学选择植物品种。也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特点改善土质,提升土壤肥力为植物的生长创造有利环境。
        5、加强施工管理。首先需要加强对物料、设备以及工序等方面的管理力度,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其次要注重加强管理工程预算,记录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减少材料的浪费,确保材料的质量。最后要加强管理施工人员,注重落实相关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心。还应加强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将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中。加强监督与管理,还可以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施工,不仅有助于保障施工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市政园林绿化施工的安全性,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二、市政园林绿化的养护要点
        1、积极预防病虫害。病虫害问题不仅会影响园林植物成活率,还会对整个景观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在植物移栽初期,植物抵抗力普遍较差时,最容易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问题,如未能及时解决整个园林工程也将毁于一旦。病虫害治理应以预防为主,一旦遭遇了病虫害,应首先分析病虫害的原因,要积极制定具备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例如园林虫害食叶虫主要包括蛾类和甲虫类;吸吮植物汁液主要的包括疥虫、螨虫、蚜虫;导致植物出现病害的主要疾病包括白粉病、枯萎病、叶斑病以及炭疽病等。当前阶段可用以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式方法较多,比较常见的包括生物防制法、化学防治法和物理防治法,不同的防治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需基于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如生物防治不会造成污染,成本较低防治时间较长,然而生物防治起效慢,不利于在病虫害严重的园林使用;物理防治对人力依赖性较强操作简单,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作为后盾支撑;化学防治成本较低适合大范围使用,见效一般较快然而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2、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科学的植物修剪不仅能够提高植物的美观性,还能够减少植物的消耗,为植物适应新环境创造良好条件。在进行植物修剪时,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要以之为依据对不同植物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如不需要植物生长过高可及时去除其顶端优势,积极培养植物侧芽;若植物的生存能力较强、繁殖率较高,则可以采取裸根栽植,修剪时可以对之进行较大调整。但如果移栽的植物生存能力较弱、发芽能力较差,那么修剪应尽可能减少防止疏枝过度影响植物生长。
        3、绿化植物的施肥与灌溉。①为保证苗木根系有足够养分生长,对其进行施肥管理必不可少。根据植物物种的差异性,其对肥料的吸收方式也有所不同。应根据土壤的不同贫瘠程度、以及植物生长规律,采取合理化的施肥手段。从经济角度考虑,堆沤蘑菇肥既环保又具有一定经济性,其主要将工厂生产的蘑菇种植根基杂质肥料混以3%~5%的过磷酸钙堆沤即可,通过腐熟后就能够当作基肥使用;②针对园林绿化施肥管理,可根据相关植物的施肥管理条例及标准进行,将一定比例的肥料与植穴表层的土壤混合,表层土的翻土深度以30cm为宜,有助于土壤对肥料养分的全面吸收,使其为根系提供营养;③栽植完成后灌溉环节极其重要,对于新栽植树种而言,栽植完成后要将水浇透使其根系吸收足够水分,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根据不同的季节定期做好植物的水分供给及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是指园林植物的种植、移植等环节,其中养护是植株生长的关键环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属于一项长期性工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植株生长环节情况和覆盖情况及时进行灌溉、修整、病虫害防治等等,只有保证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开展才能有效提升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金凤.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24):18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