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加强全过程质量与安全监管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第11期   作者:刘源
[导读] 近年来,工程质量安全问题频发
        摘要:近年来,工程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成社会关注和建筑行业优化发展的重点。作为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必须要结合新时期的发展实际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更好的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工程质量的安全水平提高提供可靠的支持。基于此,本文对新时期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创新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各方主体行为;落实各方质量安全责任;争创优质工程

引言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是确保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新时代的到来,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创新,以适应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要求,为工程质量安全保障提供可靠的监管工作保障。

二、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加强质量安全管理
2.1履行项目建设程序
        某工程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前期阶段,项目法人严格按照项目立项、用地批准、规划许可、工程报建、施工图审查、环评、施工许可等方面的要求,办理完善相关手续。
2.2招投标
        某工程建设项目,对勘测、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选择全部通过公开招标、政府采购等形式,选择了信誉好、能力强的单位参与工程建设。
2.3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整个工程建设项目应当纳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由工程建设质量监理站设立项目站,负责现场质量监督管理。该工程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已按规定办理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

三、落实各方质量安全责任,规范各方主体行为
3.1建设单位的责任
        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全面负责,要明确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安全负责人,依法加强对设计、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和造价,并及时支付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所需费用,不随意压缩合理工期。对施工现场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和监理单位的总监等重要岗位人员,严格实行考勤制度。
3.2勘察设计单位的责任
        勘察单位要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确保勘察文件真实可靠。设计单位要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精心设计,满足质量、安全的要求。勘察、设计要加强对现场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服务,严格设计变更管理,重大变更要配合建设单位报请上级重新进行审查。
3.3施工单位的责任
        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负责。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和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结合工程实际制定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重大危险源安全保障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认真落实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三级质量安全责任,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等质量管理措施。对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砌体工程等重要分项工程,在隐蔽验收前要留下数码影像资料。
3.4监理单位的责任
        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实施监理,切实履行监理职责。选派专业对口、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针对工程实际制定规划和实施细则,制定“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方案,认真执行建筑材料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加强对重要部位和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项目监理部应每月定期向监督部门书面报送工程的质量、安全情况。
3.5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责任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在其资质许可范围内承担工程检测业务,确保各项检测数据、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在材料检测中发现水泥、钢筋(含焊接件)、混凝土、砂浆、砌块质量不合格,以及在实体质量检测中发现混凝土、砂浆强度、砌体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不合格情况,应及时上报给项目工程质量监管部门。



四、加强施工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工程实体质量安全
4.1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
        建筑材料的入场验查和重新检查制度,并认真执行结构安全相关的考试模块,对样本和材料验证样本的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施工部门根据工程情况验证样品计划制定、监理部门的审查报告批准后应实施。监管部门应当明确证人,见证取样后现场进行封样标识,现场对样本进行标记,保证对样本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见证取样检测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要签订合同,检查报告要加盖见证取样检测专用章,确保了原材料的“应检尽检”,在工程中防止出现不合格的材料。
4.2实施结构实体质量检验
        主要工程验收前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单位出具正式检测报告,作为结构验收的主要依据并存档,重点检测底板、墩、墙、粱、板等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对于结构实体检验不合格的,应按规定程序进行返工或加固处理,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
4.3加强对工程所用成品、半成品的质量管理
        在建筑成品、半成品进场时,施工单位要严把质量验收关,重点核验产品合格证书或检测报告,并向监理单位提交进厂检验记录。监理单位要对进厂检验记录进行签字,确认符合规范规定才能在施工中应用,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应送有资质单位进行复验。检测不合格的和未经监理单位认可的建筑成品不得用于工程中。
4.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建设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职责,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管,施工单位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对分包队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召开专家论证会;施工现场成立由项目经理负责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齐配全安全生产专管人员,开展日常安全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按照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要求,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到位;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管理机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五、强化竣工验收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
5.1严格工程验收过程管理
        严格施行工程质量核备、核验制,对建设工程涉及的分部验收、单位验收、完工验收,严格核备、核验。严格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验收,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工程时,对验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记录存入工程监督档案。
5.2加强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督检查
        监督机构要到场监督每项工程的竣工验收,重点加强对执行强制性规范条文和使用功能的监督检查,必要时可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测。对工程竣工验收程序不符合有关规定,或工程实体质量和使用功能存在明显缺陷的,监督机构要责令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六、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根据工程建设与管理有关规定,明确参建各方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工程竣工后,在工程显著位置设置工程标识牌,将各方责任主体的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和工程质量责任人姓名进行标识。各方责任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人分别是建设、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一旦工程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无论建设时间多长,不管调到什么岗位工作,都要依法严格追究责任,切实将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到实处。

结束语
        为实现工程建设的目标,规范工程建设管理,落实各方质量安全责任,加强全过程质量与安全监管以及参建各方密切配合是关键因素。保证工程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下,确保了施工进度及质量优良。

参考文献
[1]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韦一峥.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9)
[2]影响工程建设管理的因素及对应解决方法分析[J].李伟.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5)
[3]市县一体工程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陆晓赟.有线电视技术.2017(8)
[4]稳步发展中求创新——中国医院建设管理70年[J].刘俊勇.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9(8)
[5]浅谈零星工程建设管理[J].仇元.科技创新导报.2017(3)
[6]浅谈零星工程建设管理[J].张巅.科技创新导报.2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