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建施工的核心技术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整个运输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其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运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内容,其发展过程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为了更好地了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提高运输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速度,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在此基础上,对交通与民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交通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工艺研究
虽然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技术取得了重要的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改进的空间。今后运输工程建设应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创造实体混凝土工程。中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道路运输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中国的交通安全,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今后在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中应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未来的伟大复兴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土木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种专业的交叉工作,而主要是混凝土施工。因此,为了保证运输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不断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而混凝土本身的质量是保证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加强质量控制和对其技术要点的切实掌握,以更好地保证整个运输工程的质量。
1交通及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概述
交通和土木工程建设普遍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和较高的投资。因此,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技术,必须对混凝土技术进行全面升级,以确保工程建设能够得到可靠的技术支撑。混凝土施工作为一项专业工程,必须做好环境分析,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施工方案规划,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在混凝土技术实施中,必须严格选择混凝土配制材料,同时科学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因为混凝土的质量决定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根据大量工程实践,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的质量、数量和水灰比。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制过程控制,通过运用科学技术,保证混凝土配制的合理性,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及时制定养护计划,以提高混凝土摊铺的温度和抗拉性能,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2交通土建混凝土施工特征分析
无论是运输工程还是土木工程,施工环境都是开放的,整个施工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工程建设容易受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工程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外部因素的干扰,有针对性地采取施工措施。对于运输工程来说,其跨度大,可能需要多期混凝土施工,并且有交叉过程,因此混凝土的技术实施必须准确,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民用建筑后期的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有必要将混凝土特性与混凝土配比、施工浇筑压实施工工艺、后期养护等环节结合起来做好综合质量控制,同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保证交通和民用建筑的顺利可靠。
3交通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选购原材料与调配比例
在混凝土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当确保混凝土符合有关施工标准,并满足下列要求。一是明确施工要求,注意施工技术;二是施工人员要做好施工材料管理工作,特别是要充分保证水泥的质量水平;三是在混凝土搅拌期间,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做好材料配合比工作,确保材料达到相关标准性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做好建筑物后期的维护工作,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压和抗震性能。
3.2运输混凝土环节
混凝土运输也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在运输混凝土时会选择搅拌机设备,相关人员严格控制运输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完整的运输路线,确保混凝土能按时、按量运输到施工现场,促进工程的有效开展。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做好混凝土防护工作,防止离析问题,并在继续运输时加强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水平。
3.3混凝土的振捣
在浇筑混凝土后,施工人员还应做好相关的振动工作,确保混凝土灌入各施工环节,保证整个工程的密实性和均匀性。混凝土振动主要包括机械振动和人工振动,施工人员主要在混凝土下部插入振动杆,以保证混凝土两层之间不会产生裂缝。
在振动环节中,施工人员应迅速插入振动夯杆,但应慢慢拔出。在选择插入位置时,应保证整体的均匀性,有效地控制振动过程,避免表面产生气泡,有效地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3.4留缝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保证浇筑施工的连续性,但施工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能进行连续性施工,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停止一段时间,这将对混凝土凝结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施工缝预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确定施工缝的具体位置。由于施工缝中的混凝土不能与其他部位的混凝土产生良好的粘结,施工缝通常设置在剪切作用相对较小的部位。
4交通工程混凝土养护技术
4.1合理温差
混凝土维修人员应从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工程对混凝土的实际要求出发,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差,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表面,在薄膜上洒水,还可采用冷水循环管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减少温差过大时混凝土开裂的现象。
4.2养护措施
清除混凝土外表面的薄膜后,需要喷水养护。早期养护时间应超过15小时,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后2天内开始,保证混凝土在20天内处于湿状态,以增强混凝土的牢固性,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整体质量。
4.3裂缝处理
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民用建筑的质量,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程度,而且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固性,甚至导致建筑钢筋的腐蚀,从而加速混凝土的碳化,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主要通过表面修补和结构加固对裂缝进行及时修补,以减少上述问题,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5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点
在相应结构的施工中,充分利用混凝土材料,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优良特性,是土木工程的首要任务。混凝土是一种人工材料,它是由碎石和砂砾经水泥加工而成。它在土木工程建设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上最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主要用作高层建筑的支撑框架,而水泥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由于混凝土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刚性强度、应用性、防水性能较好,是混凝土可以在民用建筑中发挥的优势。混凝土的应用贯穿于土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从基础开始,缓慢地建造承重墙体,然后在混凝土参与下进行墙体施工。其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使优质工程能在较短时间内完工,对推动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交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我国交通运输工程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对工程建设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交通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它决定着交通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是公路工程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充分掌握相关的工艺流程,加强搅拌、运输、浇筑等环节的质量控制,采取控制措施,保证整个运输工程的土建质量。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将对路面的平整度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贡忠华.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2018(33):263~264.
[2]张亚宾.交通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6):178+180.
[3]刘竞.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同行,2016(13):2.
[4]袁策龙.建筑工程大面积饰面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居业,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