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谢淑彦 陈丽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更好地解决城市道路建设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更好地解决城市道路建设问题,如何提高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成为城市化进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能够有效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道路绿化过程中雨水、洪水的综合治理能力,为此,文章基于海绵城市理论,探索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用
          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尽管城市功能布局日渐完善,但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城市水资源的不科学处理,不利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水循环失调问题日渐突出,不仅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阻碍,而且给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从海绵城市的视角下探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要点及其具体应用,为解决城市道路排水、绿化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时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雨后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在城市道路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时候,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其中能更好的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提高其综合功能性和城市的美观性。在运用之前,需要对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和了解,这样才能保证运用效果,具体的内容如下:(1)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些新型的建设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就是其中一个。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城市的需求,将储存的雨水释放出来进行合理的利用,这样不仅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有效提升城市建设的效果。(2)海绵城市理念主要是根据生态环境优先理念,通过利用人工的措施,结合自然环境在保证排水防涝的基础上,实现城市雨水的净化、渗透和积存,进而加强了水资源的利用性,避免出现水资源的消耗。(3)海绵城市理念对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做出了一定的改变,以往城市建设一般都是硬化道路为主,这样在遇到大雨的时候,主要是依靠排水系统进行,其排水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然而,海绵城市建设的时候,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有效的利用,例如:绿地、景观花园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利用,将雨水进行有效的储存,以此保证城市的排水效果,加强了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
          2城市道路雨水处理现状
          在我国传统的道路设计中,达到隔离车和行人的行驶道路,并且互相不受影响和干扰的目的,通常采用绿化带对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进行隔离的措施,一般绿化带比路面高出20cm左右的高度,但是这样的设计阻断了雨水流入绿化带中,只能通过道路流到雨水管道进行排水,虽然这种方式能够短时间内能快速排放雨水,有效避免雨水存积和灾害的发生,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的发展,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排水的需求,使得我国很多城市在暴雨过后遭受内涝问题的困扰,严重的影响人们的在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很多城市即使是出现内涝问题,但内涝问题消失后城市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经过分析与研究,我国大部分城市内涝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首先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硬化面积、房屋建筑不断增加,使得城市地表水的透水面积不断缩减,当出现大降雨时,单靠市政管道是无法快速并有效的将雨水排出的,随着降雨时间和降雨量的增加,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市政排水设施承载雨水的能力;其次,传统城市道路的雨水只能依靠市政的管道排水,一是排水方式单一;二是没有合理利用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三是,雨水排放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得城市的水环境受到一定的污染;最后,没有充分利用道路绿化带涵养水源的作用,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绿化带保护水土的目的,而且每年对绿化带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还会消耗很多的水资源。


          3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植物的选择
          最大程度的发挥道路景观设计的作用,必须要对植物进行合理有效的选择,道路景观设计的植物选择与一般的园林绿地植物的选择上有很大的不同,园林绿地植物的选择更多的是考虑审美价值,而道路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审美功能,还要发挥市政道路绿化带防尘、隔音、净化空气等多项功能,因此植物的选择更多的要综合考虑其生长特性、适应能力以及具有哪些作用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下几点仅供参考:首先,从适应性、成活率和成本等方面考虑,尽可能选择本土的植物,这类植物适应当地的环境的能力比较强,同时也更具地方性特殊,也是宣扬本地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其次,由于是种植在市政道路周边,因此需要选择茎叶茂盛、根系发达、生命力强同时具有一定净化功能、抗污染的植物;最后,最关键的是要保证植物物种的稳定性,所以在引进外来品种的时候,选择没有竞争伤害的植物进行搭配。
          3.2分车绿化带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分车绿化带就是其中一个,主要是加强道路雨水处理的效果,提升城市道路的美观性。那么,在分车绿化带设计的时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海绵城市在城市绿化带设计运用的时候,需要对该城市实际的降雨量进行明确,并且勘察其地质情况,根据综合参数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进而保证分车绿化带设计的效果。(2)需要结合城市原有的排水方案,以确保“绿色海绵”的长度和雨水的径流速度的正比关系能够保持,这样也可以加强城市雨水的排水效果。(3)可以利用景观坝的方式,减低城市雨水径流的速度,加强城市雨水蓄水的能力,充分实现海绵城市运用的作用。
          3.3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起着汇入雨水的排出与储蓄作用,设计时主要考虑其功能性与美观性。先利用植被形成缓冲带,将流入雨水进行过滤,然后设置下沉式绿地,将过滤后的雨水再次净化,储以备用。考虑周边居民较多,在远路段设有景观观赏区域,以满足人们生活所需。可利用植物色彩分明的季节变化,把道路绿化景观的变化表现的淋淋尽致,使其观赏锦上添花,有效调整路侧绿带景观的空间结构,使其形成人、景、交通和谐统一的画面。
          结语
          总之,海绵城市理念给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诸多优势,提倡城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备疏通水源、缓解内涝和净化水质的功能作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需要严格把控道路绿化带、排水管道渗透、植物配置等设计要点,降低城市道路表面雨水径流带来的污染负荷,以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洁,王君波,毛远.城市海绵理念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1):41-42.
          [2]周锦.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08):39-42+9.
          [3]原振华,段汉明,谢培琦.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6):47-51.
          [4]李梦沁.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7,3(08):88.
          [5]程骅.海绵城市理论下陆生草本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配置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