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要点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邢云烨 邢锦
[导读] 公路交通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内容,私家车辆的数量不断增长

          摘要:公路交通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内容,私家车辆的数量不断增长,公路交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给公路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必须不断优化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施工的质量,提升其使用的年限。本文首先探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以此危机出提出沥青混凝土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给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建议。
          关键词: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与传统的混凝土路面相比较,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路面平整度以及舒适度等方面均有极大的优势,但相对来说其所耗资金更多,现如今一些高级、一级以及二级路面中大多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想要使得公路的路面更平稳承载力更强便需要有效提高其施工质量,现如今我国的沥青路面面积高达百万公里,因此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1、工程概况
          本标段路线经过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齐伯镇?十字乡?鼓楼社区?全线全长35.509km,本标段路线全长16.58km?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15.78万m2;路面结构型式为:上面层:4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粘结层,下面层:5cm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封层+透层,基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找平层:15cm级配碎石,总厚度43cm;本标段技术标准按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m的二级公路标准执行(K33+860~K35+719.121,1.95km为城市道路标准,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25m)?
2、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2.1、路面横纵向开裂问题
          目前,引起路面产生裂缝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土质、拉应力、施工技术、材料不合格等,而这些因素则会以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反射裂缝等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施工过程中地基图纸裂缝问题处理不完善;桥梁、拱顶等结构回填部位因施工技术水平低或处理不妥当产生均匀沉降;沥青混凝土前期施工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拉应力大于抗拉力,三种情况均是产生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1]。
          2.2、水损害问题不断加剧
          在道路建设之前必须要考虑到雨水天气的因素,现如今雨水天气会对沥青路面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部分公路在遭受暴雨天气之后,雨水直接渗入到沥青路面底部,进入到集料部分,路面则会发生分离现象,使得路面遭到破坏,面对这一问题还需要相关的专业团队进一步分析找寻相应的解决办法,有效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措施
          3.1、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认识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重要性,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道路施工的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公路施工方案。其次,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多施工技术进行测试,并做好施工技术测试的总结和改进工作。最后,做好施工过程的监督。加强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把控。市政公路进行施工之前,需要施工人员全面掌握施工图纸的各项要求,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对施工图纸进行调整和优化,考虑到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比如,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不断优化和挑战公路设计,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3.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对沥青混合料搅拌是沥青公路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此项工作不需要人工完成,只要将相应的材料倒入机器中便可以直接进行搅拌,因此保证质量的前提在于倒入的材料质量达标,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在进行搅拌工作中,需要控制搅拌机以及施工地点的距离,二者之间的距离不易过远,需要保证一小时内实现运料,在位置选择上也需要满足交通便利,干燥等特点[2]。


          3.3、混合料运输
          (1)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自卸汽车数量以拌和生产能力为依据,结合运输距离和实际路况来确定,一般需要达到25辆以上。(2)装车前清扫车厢,并在侧板与底板表面按1:3的比例均匀涂抹柴油和水混合后的液体,同时要避免产生积液。在装料过程中,为避免离析,每装完一斗混合料都要移动汽车,并按照前、后、中顺序装料。(3)将车装满后,检查混合料外观与温度,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运输到现场。另外,为避免混合料被雨淋湿,还应做好覆盖。(4)混合料具有很强的黏性,所以在底板和车厢处应多涂抹一些混合物,同时覆盖一层苫布。(5)卸料过程中应防止与摊铺机发生碰撞,并保证卸料速度,避免产生离析,影响对混合料的正常使用。
          3.4、路面摊铺工艺
          使用摊铺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上下二层进行摊铺作业,两台摊铺机前后保持10m距离,形成热接缝,后面的设备摊铺的混合料应与前一台设备的混合料重叠。开启摊铺机的加热系统,将熨平板预热,摊铺下层时,摊铺机前行的方式为,在混凝土路肩内侧弹线的方法行进,使用横坡仪加以控制,后行时应使用双纵传感器,以外侧路肩弹的墨线为主控制高程和横坡。该项目通过以上施工工艺控制,通过工后质量检测,完全达到了验收规范要求,取得了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3]。
          3.5、因地制宜选择施工设备
          在公路正式施工前期,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根据设计师提供的施工图、项目工程师提供的施工全过程流程图来因地制宜的选择所需的施工设备,便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时掌握路面土壤的具体数据,确定夯实、碾压程度,规范地基土壤的紧实度。想要保证路面不发生横向开裂现象,就必须要挖掉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重新在横向缝隙处铺设玻璃纤维格栅,最后再重新对路面进行沥青混凝土施工。在处理路面由温度高引起混凝土干缩力增加进而产生裂缝问题时,作业人员应当对新旧路面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并且喷洒一些沥青乳化剂待到完全凝结后,铺设一层厚度为0.5cm的粗砂或小石块并用小型机械设备进行夯实碾压[4]。
          3.6、施工温度控制
          市政公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温度是沥青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由于沥青混凝土的特性,要求其施工过程中需要比其他项目的温度超出20℃左右。施工时,结合厂家给出的施工温度要求,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屋内的,这是保证公路质量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沥青混凝土对于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并非温度越高越好,如果温度过高会改变沥青混凝土的属性。一般情况下,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高出其他项目高出20℃~100℃为宜。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准备阶段、铺设阶段、压实阶段都需要做好温度的控制,并将温度记录下来。一旦发现温度过高,则需要立即废弃。
          3.7、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包括材料的运输、材料铺摊以及碾压等步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把控。针对铺摊道路这一问题,速度以及铺摊的厚度均是影响道路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提前做好调查工作,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问题耽误整体进度。碾压工作需要保证道路的平整,尽可能将道路压实[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建设项目不仅是当地政府需要高度重视的项目,更是当地居民时刻关注的利民工程,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借助市政公路工程项目来提高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在收获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提高在行业中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就必须要清楚知道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问题,并对已知的常见问题提早做好预防策略,切实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新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2):45-46.
[2]雷志永.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32):5-7.
[3]肖逸群.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嵌入式封层养护技术[J].交通世界,2019(32):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