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探讨 彭立雄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彭立雄
[导读] 摘要: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以确保园林绿化建设质量。
        身份证号码:42108719930425xxxx
        摘要: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以确保园林绿化建设质量。为此,现阶段,务必要重视园林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工作。由此而展开论述,介绍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技术要点——掌握施工地情况,对应细整处理场地;根据绿化配置植物,根据图纸定位放线;做好苗木种植处理,确保栽种苗木成活率;栽植后做好保护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破坏。分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结合生长需求合理施肥、提升美观度合理修剪枝桠、合理浇灌促植物生长、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提升园林绿化建设质量献计献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 养护管理; 技术推广;
        现阶段我国园林培育技术还有待完善,对于树种的选择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也使得我国园林建设整体质量上不去,人们生活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园林工作者还需要不断优化园林种植培育技术,最大可能提升苗木成活率,使生态环境尽可能得以改善。
        1分析园林绿化的相关特点
        对于园林绿化来说,它的整体造型设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而是需要考虑多个方面,比如当地特色、环境变化、气候特征以及人文特色等多个因素。同时,园林绿化整体的设计并不是仅仅考虑外观美,还需要注重和谐美,两者缺一不可。一个成功的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前期园林绿化的设计建造,还需要长期的维护和修整,对园林工人技术也有着高要求,高标准。当园林建造完成之后,后期的维护和修整达不到要求,那么整个的园林绿化工程的前期投入将面临打水漂的风险。园林绿化的建造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便是苗木的采购问题,这是因为各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的不同,市场价格的不同,导致了苗木的采购面临着一些困难,对采购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是园林绿化涉及到的一些特征。
        2 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技术要点
        2.1 掌握施工地情况,对应细整处理场地
        施工前,要掌握地下管线情况,必要时进行土方换置、平整夯实土方,避免后期出现积水。一般情况下,压实度在80%以上。同时,及时处理场内10 cm以上块径的石块。根据施工要求,确定土方标高高度。为满足排水要求、达标美观要求,应形成中间高、四周略低的高燥立地条件。
        2.2 根据绿化配置植物,根据图纸定位放线
        根据施工要求,配置栽种植物,满足绿化标准要求。一般情况下,选栽乔木、灌木,应做到高低有序,起伏自然;选栽矮灌木,色块要饱满,稀疏均匀,向外呈抛线状。确定选栽植物后,要根据图纸、地形等情况,借鉴坐标方格网方法,开始定点放线。
        2.3 做好苗木种植处理,确保栽种苗木成活率
        为确保高成活率,这些问题应注意:第一,遴选高质量苗木。要求:根系发达、枝干较直、无病虫害、树形优美。特殊树种,还要体现景观效果。第二,高质量挖掘苗木。苗木挖掘好坏,关系到后期的成活率。一般挖掘泥球至少有胸径的8倍,挖掘工具要锋利,断根切口与泥球平整,用草绳扎紧绑缚,起到固定作用。第三,做好装卸运载工作。远距离运输,要覆盖油布,浇淋苗叶,确保成活率。第四,严格按照种植步骤栽种,是确保高成活率的关键。以乔木种植为例,规范标准为:平整场地——处理土壤——定位放线——改土进营养土——进树苗修剪——种植固定——浇水——覆土养护。
        2.4分析苗木填土扶正的施工技术
        当对苗木进行种植时,一般需要2人共同完成,但这种操作方式面临着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通过设置4人小组进行解决,一个人对树苗进行扶正,俩个人进行挖坑填土工作,最后一个人对树苗进行浇水工作,分工合作,高效率完成。当面临较大的苗木时,常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挖坑操作,其余与小树苗操作无异。同时,当对苗木进行种植时,需要对苗木进行一个前期处理工作,修剪根系和树冠,拆掉根系的包装物。

当需种植的苗木根部带有土球时,需对坑进行填平处理,同时为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需填充一些松土,并对种植后的苗木进行相应的检查,确保无苗木晃动,填土不密实状况发生,若出现这些问题,需重新种植。与此同时,当苗木经历种植后的第一场雨时,需及时进行检查,确保无倾斜晃动状况的发生,否则进行重新种植。当树坛中的泥土过多时,需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因泥土过多影响苗木根部的发育。
        2.5 栽植后做好保护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破坏
        栽植完毕后,清理场内施工垃圾。同时,注意与参建工人、施工单位等的密切合作沟通,设置必要的防护栏,减少人为的损坏。
        3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3.1 结合生长需求合理施肥
        施肥是后期养护管理的重要工作,为满足植物生长后期养分需求,应根据绿化植物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施肥。选择肥种方面,为满足绿色无污染、低成本高效的要求,建议推广用堆沤的蘑菇肥,普遍适用于大部分的园林。施肥前,做好整地翻土,以增加肥料与土壤接触面积,提升用肥效果。
        3.2 提升美观度合理修剪枝桠
        为提升植株成活率,提高植物美观程度,要充分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合理修剪植株枝桠。修剪方法的执行,应根据植物类型、生长特征而定,做到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对萌芽能力强的植株,可罗根栽种。对萌发能力低的植株,则要少量修剪,简单疏枝即可。
        3.3 合理浇灌促植物生长
        浇灌要合理,合理浇灌次数、时间间隔。切忌,不要等到植株萎焉,才安排浇灌。一般植株长出新根前后,可组织浇灌,确保根系湿润,满足此期需水要求。通常情况下,在新种植的植物长出新根前后,需要确保其根系层的湿润,由于不同类型植物的新根长出时间不同,所以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细心观察,并将其规律找,最后将浇水次数确定下来。不仅如此,对于种植第二年的园林植物也同样需要做好其浇水工作,因为此时该类植物的新根并未彻底木质化,所以其浇水的重视程度以及次数仅次于新植园林植物。对于种植三年或以上的植物,则需要将蔓延到其根部的草坪清理干净,防止其夺走植物的营养,同时需要进行彻底的单浇。每年春季的二茬水和三茬水,需要保证数量与质量的完成,切不可单纯依靠对草坪喷洒的水量。如若树木比较高大,则需要每次浇2-3遍的水,防止出现浇水不彻底或是不透水的情况。
        3.4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生物防治,培育有益生物,实现对虫害的控制。该种方法,不污染环境,节约资源,防治效果持久,可被广泛应用。但是,前期虫害严重的园林,不适用于此法。而且,对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清除田间病虫害。比如:修剪病枝、驱除虫害等等。该种方法,操作简单,人工成本高,不适合大面积园林病虫害防治。另外,对人工技术的要求较高,一旦修剪不利会影响植株成活率。
        化学防治,借用化学药剂喷施植株,以控制病虫害。化学方式适用大面积推广,见效快,成本不高。但是,如果该园区未见大面积病虫害流行,不建议推广使用化学防治,因为会有药物残留的形成而危害民众身体健康。
        4 总结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是重要的内容,两者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确保园林绿化建设质量。为提升园林绿化建设效果,我们必须要通晓绿化种植施工和养护技术要点,掌控好自施工到后期养护的关键节点问题。施工前能了解情况,做好前期土方处理工作;施工中选配栽种植物,满足绿化标准要求。同时,严格按照种植步骤栽种。施工后,清理场内施工垃圾,注意与参建工人、施工单位等的密切合作沟通,设置必要的防护栏,减少人为的损坏。
        参考文献:
        [1] 李光明.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9,(04):138.
        [2] 吴啸慧,刘志强,王俊帝.中国国家园林城市的分布特征研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9,(3):63-69.
        [3] 刘佳,郭景云.衡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7,(2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