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淮安运维站 江苏省淮安市 223300
摘要:变电运行与维护一体化作为我们电力工程实践项目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重要构成组成部分,它在实践中占据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不可可替代的位置。研究人员针对这项课题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工作,将会在极大程度上提高针对变电运行与维护一体化问题的理解与把握力度,由此研究人员与技术实施人员就可以利用合理化的解决方法与解决途径,深度的解决或者缓解有关电力工程方面相关的工作的整体问题。
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运行;一体化
1 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化的重要性
供电企业在现代的发展,其生产结构和管理模式都太过的细致化。在对变电站的工作中,往往是运行人员对各种设备进行巡视,当发现其中存在问题之后,还需要把问题反映给检修组,让他们进行检查和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延误了设备的修理时间。而且作为运行人员,本身也不具有专业的检修水平。在巡视时,并不能做到全面、仔细的巡视,检修人员在到达现场后,除了把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之外,还会对整个机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这无形中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另外,在开展检修工作中,如果不对检修工作进行难易程度的划分也非常容易加重检修人员的工作负担,这样非常不利于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在不断的加大,造成了这些人经常是不堪重负,工作很难正常的进展下去,严重的影响到了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而通过采用电能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之后,运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日常的巡查和检修工作都由他们来完成,这样缩短了机械设备的检修时间,减少了检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 应用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技术时存在的问题
2.1 运行检修工作差异大
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作业虽然对电力系统运行有一定好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难点,这些难点问题如果不解决,则会影响全网用电供电质量。只有全面进行难点分析,正确进行处理,才能控制难点,使不同电压等级电力设备运行、检修工作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说,电网运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想保证整体过程安全稳定,则需要相关人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准确分辨电网运行缺陷与难点,这样才能更加合理科学的做好电网控制。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做好电网维护,则要相关技术运维人员学习全网运行规律,通过熟练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对电网进行有效控制,全面提升设备运行能力,保证电网供电稳定。
2.2现场作业安全难以控制
运维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性强的操作,没有实施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作业前,需要全网技术人员进入现场对设备进行检测,通过仪器测定、人力观察,对相关设备做好现场分析,针对不同的故障点位进行现场处理,满足设备良好运行的需要。现场检测完成以后,相关技术人员要做好汇总与分析,并把结果上报到调度部门,确保设备维修到位合理,设备现场检修包含设备检修和设备验收两项主要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工作整体性。实施了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作业后,电力设备的检修主要由运维人员来完成,对电力设备检修的方案制定、计划落实全面负责,确保维修方案合理性,使设备问题得到快速有效处理。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作业的实施,使设备检修与设备检验脱轨,这样就增加了现场检测检修的危险性,只有全面控制好现场施工作业的难点,才能保证设备顺利检测完成,实现稳定安全用电总体目标。
2.3工作监管的不足
在企业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传统的工作流程发生了新的改变,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理应积极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促进企业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企业电力系统全新的管理运行模式下,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工作监督管理的缺失,不仅会导致企业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发展受阻,同时也会对企业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隐患。电力系统运维管理部门人才激励机制、奖惩制度、责任制度的全面建立,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其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应工作,从而为企业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3 有效应用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的措施
3.1 全面排查评估并建立可视化风险库
为了确保操作安全,则需要对各难点重点进行全面掌控,使难点得到有效梳理与控制,为下一步顺利检测检修提供参考。要充分对各流程环节做好全网安全作业和质量风险评估,使各个环节难点可控,要列出具体执行措施与方法,形成安全难点风险预控方案,提前做好风险性防范和控制,保证全网运维安全与质量,推动运维人员高质高效完成现场作业任务。要不断加强风险控制,做好日常难点的记录与总结,对变电运行与运维项目各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排查,特别是对人身触电、物体打击、工器具伤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各项风险点实现可视化,要根据不同的风险点特征,全面有效建立起风险数据库、隐患数据库等,为下一步操作提供有效参考,确保操作整体安全。
3.2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与现场安全管理
一方面,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推进企业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必然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企业可以开展集中培训。定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也能不断拓展其专业知识技能,增强其实际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培训内容深度、广度的增加,还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为企业实现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加强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建设,企业还需要针对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展开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工作。对此,企业可以通过现场操作隐患问题收集、问题整理和问题分析,最终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其加以解决,从而杜绝作业现场安全隐患,不断提升企业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工作人员理应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有效避免误操作等原因引发现场变电运行与运维安全事故,从而推进企业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建设。
3.3 逐条梳理步骤编写完善标准化作业卡
要根据项目所对应的风险库数据,做好各难点的控制与分析,使各难点重点部位得到控制,通过详细的风险点分析,形成预案,进一步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防范措施及风险流程,让各岗位技术人员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出现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事件。不同岗位的运维人员在全面参照检修项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作业规范基础上,也要不断总结自身经验,通过不断完善,使风险点更加详细,并能够及时编入设备运维作业卡中,避免出现类似事件。运维操作必须要在标准化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控制难点,解决难点,保证设备人身安全。相关技术人员要在具体运维一体化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流程计划,全面控制好过程安全,通过标准化的作业操作与验收,实现高质量操作目标。要对完成的项目进行作业卡逐项打勾,保证各项作业有据可依,确定运维执行到位精准。
总之,深入加强对变电运行与维护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工作,将极大程度上加强其良好实践效果,在变电运行与维护一体化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关注,注重解决办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韦勇.变电运行与维护的一体化技术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7):90-91.
[2] 王宏宇.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方案分析与实践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150+152.
[3] 吕善毅.基于变电运行与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2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