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苗木栽植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 李敬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敬
[导读] 摘要:现阶段,人们的物质水平基本上已经得到了满足,更多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园林绿化既可以使平时工作繁忙的人放松身心,同时还能美化城市。
        天津市城市绿化工程一所  天津市  300000
        摘要:现阶段,人们的物质水平基本上已经得到了满足,更多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园林绿化既可以使平时工作繁忙的人放松身心,同时还能美化城市。就整个园林绿化而言,苗木栽植极为关键,苗木栽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所以,必须借助采用合理的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有效完成园林绿化工作,为我国园林建设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绿化苗木栽植管理;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引言
        园林施工对象大多数为活体,由于园林施工作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苗木栽植后管理工作逐渐暴露出一些缺点,病虫害问题频发,很难保证栽植成活率,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发展。因此,苗木栽植后的水分与养分管理工作不容忽视,为保证新栽植苗木能健康、正常地生长,需要做好各种栽植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注意栽植后的养护管理,根据不同品类苗木生长状态、环境条件等,合理安排水分与养分管理措施,使其能够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更好地发挥植物的形态与生态功能,达到美化社区、洗涤环境的作用,从而使园林建设工作持续发展,为美化城市做出贡献。
        1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
        1.1苗木选择不合理
        在苗木栽培中,苗木选择是所有工作的起点。如果选择的幼苗不合理,养护工作将变得更加困难。选择景观树苗时,必须考虑地域的特殊性,根据气候、土壤等因素,尽可能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如果盲目选择外来树种,可能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导致幼苗死亡率高,进而影响园林建设的整体效果。不但没有发挥美化的作用,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1.2种植方法不合理
        植物在不同的种植时季节种植方法也不相同,不同的植物品种种植方法也不同。如果一些苗木种植过密,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现象,影响幼苗生长;如果种植过稀,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苗木栽植与养护的关系分析
        园林绿化中苗木栽植和养护的关系极为密切,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苗木而言,三分种七分养是促进苗木成活率提高的关键,换言之,在定植好苗木后继续把养护管理工作做好,如果栽植缺乏规范性,不能借助后期养护展开补救;而若是没有做好养护工作,必定会对植物的生长状态造成影响。不管这其中哪一项工作没有做好,均会使园林绿化的管理费用加大,难以展开有效管理。栽植的园林植物成活以后,必须长时间展开养护管理,确保植物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生长势态,以免早期衰败,把绿化效果延长,充分发挥其功能效益。
        3绿化苗木栽植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
        3.1养分管理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如果缺少任何一种养分,都有可能对生长质量造成影响。苗木在生长时会吸收土壤中养分,随着生长,土壤中的营养会逐渐缺乏,土壤微生物水解会带走大量的氮元素,磷元素虽然供大于需,但被利用的只有少部分,并且在碱性土壤中,磷与其他矿物会生成不溶化合物,而pH值<7时,磷会与土壤中的一些金属元素反应。钾是最容易被根系吸收的矿物质元素,苗木从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区或有机物中吸收钾,从而改善自身生长情况,若缺少这些元素,苗木生长速度会变慢。不同土壤的酸碱度不同,苗木生长对土壤酸碱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在种植前需要测量土壤养分,大多数树种都易存活于酸性土壤中,因为某些营养更容易溶解在酸性溶液中,北方树种则喜欢在pH值>7的土壤中生长。

为了满足苗木在生长中不同营养的需求,需要根据植物生长阶段改良土壤,科学合理地添加各种有机肥料,优化施肥方式,采用水溶肥,加快苗木的营养吸收,避免苗木因营养不良而生长缓慢,发育不良。园林绿化苗木在生长阶段对养分需求极高,施肥可以促进新栽苗木根系的生长恢复和地面枝叶的茁壮生长。苗木栽植后,在养护期间,应定期给苗木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把控施肥量,充分腐熟并稀释后施用。安全有效的施肥措施能提高土壤性能,丰富土壤中营养成分,增加土壤肥力。苗木缺乏养分会出现坏死,难以成活。苗木根部吸收养分后,可以增强抵抗力,免疫病虫害。充足的营养能让苗木枝叶和根茎更富有生命力,枝叶更加肥大,加速苗木生长,扩大绿化面积,使城市园林绿化带更加美丽宜人。苗木栽植初期要特别注重保养,一般绿化工程的保养期为半年至一年,园林绿化成活率取决于栽种和养护的管理,栽种工作完成后,更需要悉心养护,确保成活率。因为栽植初期苗木根系比较脆弱,亟待恢复,无法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肥力。在此阶段宜采用根外追肥方式,通过在叶面喷施易吸收的有机肥或尿素等速效无机肥,给苗木补充营养,保证苗木生长养分平衡,施肥时尽量在天气状况良好、土壤含水量低的环境下,有利于肥料的营养得到利用,能更好地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3.2科学灌溉施肥,营造优良土壤环境
        要想优化园林绿化苗木在养护方面的整体效果,就需要落实好灌溉施肥工作,进而为苗木生长创造出良好的土壤环境。工作人员在养护苗木时,需根据苗木种植时间、地区环境、苗木品种以及土壤条件等相关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确保灌溉施肥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同时,对苗木进行实际灌溉施肥时,可使用井水、河水或塘水,并在早晚进行。此灌溉方式可以满足栽植苗木在养分方面的需求,实现树势平衡,但需要掌握好叶面喷洒时间,降低水分蒸发,进而提高幼苗成活率。其次,如果在栽植苗木的过程中碰到涝雨季节,那么苗木坑内就容易产生滞水的状况,此时就需要进行排水,确保幼苗能够处在良好的土壤环境之中。另外,就园林绿化所栽植的苗木而言,通常会选择高大的乔木,存在着根系深以及枝叶茂盛的特点,且无需施肥方可健康生长,如果工作人员在养护时发现部分乔木长势较差,则需要于冠幅内开穴,然后施加适量肥料,进而促进其生长。同时,要想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还需要施加一定量的松土施肥液,优化苗木生存环境。并且,苗木养护中所使用的肥料应处于腐熟状态,加入适量清水方可施用,此方式可避免对苗木造成伤害。此外,工作人员需根据地区气候特点和土壤环境来开展灌溉工作,特别是在干旱期,需结合施肥和灌溉,共同促进苗木正常、健康的生长。
        3.3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预防
        病虫害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定期检查树木,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尽量防止受到病虫害的侵蚀。如使用化学药物,必须注意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性。自然灾害会对树木造成严重破坏,必须提前做好预防。例如,对于低温或风沙天气,可浇防冻水,建立防风林带等。
        结语
        要想促进园林绿化质量的提升,需落实好苗木栽植和养护工作。其中,在苗木栽植方面,需科学栽植,合理搭配植物,而在苗木养护方面则需要落实好灌溉施肥、松土除草、整形修剪等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进而提高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浦文俊.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J].现代园艺,2014(2)
        [2]杜艳芳,宋志凯.浅析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注意事项[J].农民致富之友,2013(17)
        [3]李健.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的特点与有效措施[J].现代园艺,2014(3)
        [4]万青,余桂銮.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改善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4(6)
        [5]刘雪微.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