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可再生资源的逐步枯竭,对于建筑领域来讲,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在项目设计方案开始阶段就应从节能、低碳、环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合理优化设计方案,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同时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文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合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施工工艺
前言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我国逐步推行以低碳为导向,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推广普及低碳绿色建筑。自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速度快,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从建筑发展的产业链来讲,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首要第一步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合。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提升建筑绿化率、绿化面积的措施,主要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做到四节一环保,通过优化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建筑周边资源,降低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的五废的产生,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和谐的生活空间。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实现生态系统的全面平衡。
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设计的过程中,以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为目的。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科学的手段使得建筑的实现过程中五废的产出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对建筑资源充分利用,实现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对建筑设计进行改进与优化,充分利用周边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节能减排的同时还要采用有效措施控制建筑对原有周边环境的破坏;
第三,设计时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与要求,采用良好的手段、措施给客户营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第四,通过设计的手段,以绿色建筑为准绳,全面优化建筑的各方面能耗,在建筑的实施阶段、运营阶段,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采用相应的措施降低施工污染、提高运营效率,以达到绿色建筑要求。
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的实施手段
在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规划设计中,要在既定的技术经济指标条件下,结合项目所处区位、周边环境,以达到客户需求为目标而进行设计,同时在设计全过程中同步进行绿色建筑相关内容的设计。全面落实四节一环保,具体说来就是以“建筑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节水、建筑节材”和“保护环境”等作为标准,合理安排建筑各项功能,促进建筑产业的良性健康房展。绿色建筑设计在总平面设计中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1、建筑节地
在总平面设计中,建筑节地具体的体现是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要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和节约程度。重点是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有效控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结合实际项目功能需要,尽量保持原有地势形态,减少场地平整的工程量,在原有生态系统框架下加以保护整合开发利用。城市集约节地的潜力应区分类别来考虑,工业建筑要适当提高容积率,公共建筑要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居住建筑要在符合健康卫生和节能及采光标准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进一步减少土地资源耗材的使用和生产,如砂、黏土砖、山石等资源的生产对周边环境的占用和破坏。
2、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在总平面设计中具体的体现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布置建筑单体的朝向,综合考虑建筑与周边建筑的相互影响。针对应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的新型技术,要大规模推广使用,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
3、建筑节水
建筑节水在总平面设计中具体的体现主要有合理设计尽量多的绿化面积,在创建和谐绿色生态环境的同时,营造自然舒适的环境,还要严格控制人工水体的面积,采取先进的手段收集屋面雨水,合理规划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回收的污废水的二次利用,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减少水土流失,有效控制土壤的板结和沙化,在建筑范围内建立长期有效的良性生态系统。
4、建筑节材
建筑节材在总平面设计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是要积极采用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能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根据地域特点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在满足建筑质量要求的同时,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最大限度降低对建筑材料的消耗。如大力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钢材和混凝土的消耗,大力推行周转率较高的大模板、铝膜模板等工艺替代竹木模板的使用,积极研究和开展建筑垃圾与部品的回收和利用。
5、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在总平面设计中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建筑的实施和运营阶段,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降低建筑实施阶段对于周边环境的破坏,保障周边环境、地下水体等原状不受、少受干扰,对运营阶段的垃圾按照分类、减量化归集处理,逐步采用垃圾生化处理技术,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新理念。
四、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非仅是口号,应在建筑设计中落到实处,在通风、采光、遮阳、保温、隔热、隔声等方面都应该得到很好的应用。
1、在建筑单体平面设计中,可以根据总平面的布局,依据建筑各个分区的功能性要求,合理优化自然通风路径,做到自然流畅的自然通风,以实现节能减排。
2、在建筑的采光、遮阳方面应同时综合考虑、综合平衡,不同纬度地区的日照时间、强度各不相同,在满足相同生产生活的要求下,因地制宜的平衡所采用的外遮阳措施与玻璃外门窗面积的大小。可以采用断桥隔热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幕墙也可以采用Low-E中空玻璃。
3、在外墙的墙体选择中,填充墙体要选用加气混凝土等新型保温节能材料,其具有强度高、保温隔声效果好、重量轻等优点,还可以避免传统粘土烧结砖的使用,可以有效节约土体资源。外墙保温可以采用岩棉保温板作为保温材料,在起到阻燃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温的作用。
4、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板、地源热泵等。可以利用屋面构架、屋面、阳台、外墙及遮阳等,将太阳能利用纳人设计中,采用成熟的光热转换技术,将收集的太阳辐射能通过与物质相互作用转换成热能并加以利用,以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
5、加强海绵城市的建设。通过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实现雨水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对充分缓解我国部分地区的缺水现状有着深远的意义。
结束语
建筑设计的首要宗旨是为居民打造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对建筑的布局、设计、结构、节能、造型、材料等多方面大力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可以增强规划的合理性以及设计方案的经济性,无论对能源还是环境以及建筑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均有积极作用,是建筑设计今后需不断努力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瑞国.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8(3):167-168.
[2]开彦,彭春芳.开放式街区规划与绿色住区营速[J].城市住宅,2017.24(6):17-20.
[3]车生泉,谢长坤,陈丹,等.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