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导致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但也暴露出许多弊端。例如,建筑业的能源消耗过大,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害无益,而绿色建筑就是利用了一些技术手段使建筑自身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对周边环境无害化的方式方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减少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打造出绿色节能环保的健康生活环境。具有经济效益、节能等优势,为经济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本研究将从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要求出发,深入探讨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关键词:城市建设;绿色建筑;建筑设计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运用生态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建筑项目的生态设计水平,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说,要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与能源利用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设计,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生态策略在建筑工程设计之中的具体运用。
1生态建筑理论的概述
生态建筑理论本质上是生态与建筑的有效结合,该理论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建筑物的发展过程中,消耗了不少不可再生资源,针对这一现象,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生态建筑理论主要是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论,其能够促使建筑建设发挥出节能环保、舒适健康、艺术美观等特点,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一定要融入这些元素才能够真正做到生态环保。
2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理论现状及其重要性
我国的生态建筑理论仍在进行深入摸索,虽尽管跟国外生态建筑理论相比还存在大量的不足,但它们是基于自然环境、建筑设计、设计部分总结为一体的理论,所以是能够以此推延出更好的理论体系。把建筑物和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设计,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形成浑然一体。过去我国对于生态建筑理论的认识还比较浅薄,单纯地认为生态建筑理论意思就是将建筑物绿化或者节能就行了,但经过长期的发展,我们推翻了这个结论,生态建筑确实不仅仅是绿化和节能就能概括的。目前我国生态建筑理论重点还是放在了城市建设上,农村的生态理论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这是值得引起重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住宅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理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只有提高了环境质量,居民才能够住的舒适、住的安心,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
3.1建筑总体设计
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就是在整体的大环境中来放置建筑,并且在加强环境与建筑的交互融合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建筑的总体设计,已达到加深建筑和环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状态。生态建筑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达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平衡的状态,就要做到使建筑融入外部的生态环境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二是对周围的文化环境应予以最高限度的尊重和保护,以保证其完整性。当地具有一定特点的地形、水文景观、有特色植物等是当地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要选择去尊重和利用当地文化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总的来说,生态建筑设计就是选址于良好的环境之中,保护和利用现存于周围的建筑,把当地的特点以及时代的个性融入于建筑。
3.2节能减排设计
能源消耗永远是建筑业永恒的课题,为了使建筑能耗有所改善,就必须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有关数据研究表明,在建筑保温中门窗的保温是最薄弱的环节,门窗的能耗在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中占比1/2;外墙能耗损失。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外墙门窗的保温节能设计应是最重要的环节。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建筑保温材料以及以什么方式来进行保温。最后,进行节能减排时需要注意过程中的废物、废气和废水。
4生态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4.1科学利用地下空间
通过科学利用地下空间,能够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破坏,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由于土壤具备良好的蓄热功能,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能够节约大量能源,保持生态平衡,同时能够美化外界生态环境,保证城市上空小环境更加稳定。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结合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与空间需求,遵守节约原则,减少能源的浪费,保护周围环境,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得到更好体现,保持生态平衡。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开发过度,为了保证城市土地资源得到更好利用,在生态建筑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可适当增加楼层数量,合理设置地下室。可再生能源的大范围利用,能够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因此,设计人员还要从科学角度出发,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节省大量的建筑资源,保证各类能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建筑生态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建筑设计人员要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加强生态设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根据生态设计理念,加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设计,充分体现建筑物的环保、节能等功能。
4.2做好绿化设计工作
为了更好的提升建筑生态设计质量,设计人员要做好绿色设计工作,适当提升绿化覆盖率,可以从立体角度与空中角度入手,加强屋顶绿化设计,通过在建筑屋顶种植适量的植物与蔬菜,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绿化面积,而且能够提高建筑物隔热性能,避免出现严重热辐射现象。在炎炎夏季,在建筑物屋顶种植绿色植物,能够改善室内温度与环境,也可以在建筑物室内阳台种植绿色植株,保证室内环境得到更好改善。建筑设计人员还要从总体角度出发,以生态设计为基础,加强整体规划,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自然本质,加强功能分区设计,保证建筑生态设计内容更加合理。设计人员可以结合建筑物的朝向与间距,有针对性的进行规划设计,并适当提升绿化面积,扩大楼间绿化与楼旁绿化面积,减少能源损耗。
4.3提高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率
在科技飞速发展与进步的今天,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率逐年提升,生态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在生态建筑工程项目中,要求施工单位结合建筑结构特点,选取健康、环保类材料进行施工,高效回收利用各类建筑垃圾,设计人员要加强节能减排设计力度,保证生态环保理念得到更好体现,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生态建筑设计阶段,科学选择建筑材料特别重要,为了减少材料损耗,保护周围环境,设计人员要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合理确定建筑层高,节省材料,并根据各类建筑材料的特性,优化结构系统。在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禁止使用对人体有毒的材料,尽量选择可再生原料制作而成的材料。除了要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外,设计人员还要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真正达到减少能源损耗的目标。风能与太阳能是比较常见的绿色能源,因此,设计人员可加强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获取容易,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是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能源。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可以通过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做到有效的节约资源以此达到提高人们居住舒适度的效果,减轻环境负担。对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缓解能源资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设计绿色生态建筑的时候,对建设和设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理念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要遵守因地制宜的设计条件,将传统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才能使绿色建筑成为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张权.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原理及设计研究[J].民营科技,2014(2):162.
[2]金崟.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