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宋映辉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宋映辉
[导读]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系统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和普及,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急需从原来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快速步入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创新模式中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多是采用命令式管理,管理效率和质量不高,而且影响了项目工程创新能力的发挥,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已然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身份证号码:42012119721006xxxx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系统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和普及,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急需从原来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快速步入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创新模式中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多是采用命令式管理,管理效率和质量不高,而且影响了项目工程创新能力的发挥,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已然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创新的工程管理模式能够在推动管理水平更上层次的同时,也能够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及发展
        引言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且施工工艺复杂等特征,在施工环节难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建筑企业一旦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实施进度。目前建筑工程存在突出问题之一,即是管理模式与时代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建筑企业尤其需要重视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并遵循创新模式的发展原则,科学运用管理创新模式,使建筑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1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1顺应市场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建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领域乃至市场环境的总体发展趋势,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应市场的发展,在新时期下把握发展机遇,建筑领域需要进行从内到外的改革式创新,才能满足市场和公众的需求。建筑企业内部的改革意味着工程管理的模式创新,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很难在市场新要求的情况下保持其作用的发挥,企业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创新型管理模式的带动下,能够帮助建筑企业进行工程管理的转型升级,采用现代化信息系统以及自动化的管理技术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管理效率,从根本上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了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提供理论依据,助力科学化管理
        在时代发展要求下,管理模式与技术水平的创新是企业永恒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必然也需要创新力度的不断增强,而科学化的管理创新需要的则是系统有力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和普及过程即是创新理念以及创新意识的传播过程,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凭借先进的管理知识与管理模式对工程项目进行现代化管理。这有利于在对工程项目正确认识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借鉴先进系统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对工程项目中的管理对象进行合理的划分,并针对不同的管理项目进行相应的管理手段及模式,从而确保管理效率和最终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发展现状
        2.1相关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结合当前情况来看,大多工程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不高,仅局限于完成上级所规定的任务,在管理理念方面缺乏责任感,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其专业知识素养也未达到时代发展的需求,缺乏系统的管理目标及科学的管理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发生。
        2.2管理理念及方法没有与时代同步
        管理工作的核心则在于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及管理方法的制定。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管理理念相对较落后。甚至一些建筑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管理方法,其管理理念也很陈旧,并没有结合时代的发展而创新相应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着建筑企业的发展。
        2.3监管工作不到位
        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在期间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督,这样才有利于出现问题后能及时做出调整。但是目前我国的监管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并不能做到全方位的监督。因此当出现问题时也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


        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发展
        3.1 建筑工程管理具体要求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加强管理团队的理念创新,通过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加强管理团队人员工作思路的转变,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创新管理的发展,并据建筑企业的特色与文化内涵制定相应的创新管理模式。其次,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应加强对材料、机械的重视,明确标准材料、机具合理搭配及用量,为材料采购、机具摊销提供数据支撑与凭证。创新模式应用的管理工作过程中,也应注重发挥制度的作用,规范整体施工团队的行为,提升施工安全意识,从源头推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3.2 建筑工程应用创新模式的具体体现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创新模式,主要体现在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和管理工具三方面。管理方式的创新主要由传统单向管理到现代化的双向制约。传统型单向管理主要是指管理人员向施工班组下达命令,达到管理与制约施工人员的效果。但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水平较低,无法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而现代化的双向制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监督内涵,推进管理层和施工基层双方的共同进步,有效提升施工团队的整体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有效突破局限性,将管理制度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施工团队,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出现责任推诿和权责不分的现象。此外,建筑工程应用创新模式的同时,注重管理工具的更新与换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必须匹配相应的管理工具,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3.3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向自动智能、绿色环保及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科技发展使信息技术深入到各领域,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使管理工作实现自动化和无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须有效结合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低碳的理念,将生态环保技术应用到施工中,注重对施工环境的保护以及后期运营维护工作,根据施工环境制定特色化、环保化的施工方案。总之,建筑工程的未来管理方向必定与科技和环保息息相关。
        3.4改变和调整管理的方式
        目前大多建筑企业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意识还相对缺乏。创新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一定时间内很难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此情况下,就迫切需要建筑企业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管理理念。除此之外,还需要改变和调整旧的管理模式,将创新元素运用到管理中,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目前大多建筑企业还没有对职责进行清晰的划分,由此导致了制度缺乏制约力。创新管理制度则需要清楚明确的划分权责,实现奖惩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管理中的不良行为发生。
        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创新模式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建筑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同时,也能够推进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将创新管理模式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正确举措。建筑企业通过树立创新管理意识,充分了解创新模式的内涵,结合当前的建筑工程发展现状以及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创新模式,积极推广应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建筑企业想要在行业内保持优势地位就需要重视创新模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素芬,郭纯.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3):118-121.
        [2]刘雍盛.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2057.
        作者简介:
        宋映辉:(1973--)女,工程师,二级市政工程建造师,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30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