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 王强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强
[导读] 摘要:随着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在助推我国建筑行业稳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与整体质量,与此同时也为建筑企业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
        身份证号码:33062119760703xxxx
        摘要:随着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在助推我国建筑行业稳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与整体质量,与此同时也为建筑企业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未来施工技术与工艺的发展趋势,加大对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引进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合理应用,从而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导言:现代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我国目前的建工行业施工技术体系而言,仍需要不断的创新与提升,才能增强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可行度,降低实践过程中的矛盾性。在我国特色建筑工程技术体系中,利用科技手段的结合应用,始终是促进技术发展的首要条件。
        1建筑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现状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支撑下,建筑工程要想长期有效的发展,则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改善传统工作存在的不足,重视节约资源型与环保型建筑计划的发展,同时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各项要求。因此,建筑工程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整体质量,合理的将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渗透到工程施工各个环节,同时需要分析各项新技术发挥的优势与作用,进而能够制定针对性应用方案,大幅度降施工人员的劳动力,同时能够提高各个环节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除此之外,在应用新技术与新工艺代替人力劳动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设备的维护,提高应用的效率,进而能够缩短施工工期与降低施工成本。不仅如此,在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能够不断的完善,将常见问题与潜在问题有效解决,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
        2.1建筑施工测量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前,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测量,为整个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施工测量技术工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有着关键性作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施工测量新技术与新工艺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准度与工作效率。近些年来,GPS施工测绘技术、GIS技术、全站仪坐标放样测量技术等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施工中都会将GPS测控技术应用与构件安装设置、平面轴线控制以及高程传递工作方面,凭借其精准度高、测量效率高等特点,促使这一新技术与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
        2.2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绿色施工技术,是指通过设计科学的技术方案以及施工计划,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实行管理控制,从而达到减少资源的耗费的目的,以此达到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绿色施工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分别为环保性原则,节能性原则以及和谐原则。环保性原则是指实际的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行充分地了解,同时对施工的周边环境要产生足够重视,尽可能减少施工可能带来的污染。节能性原则是指在实现绿色施工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减少能源消耗的问题。和谐性原则是指对工程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再进行施工工作。
        2.2.1对水污染和光污染问题进行控制
        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污水,而进行污水的处理需要一定的资金,很多建筑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就对污水的控制上进行成本的缩减。所以,要保证绿色施工技术的进行,首先要确保污水排放符合标准。建筑企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对于废水的排放的指数,应该让相关检测机构对污水的指标进行检验,施工企业要在了解如何处理污水,了解污水指标的情况下进行绿色施工。此外,在进行绿色施工的同时,还需要对光污染产生警惕,不能让光污染对城市造成太大的影响。
        2.2.2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建筑工程的进行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非常大。例如在建筑施工中,稀释、养护、冲洗等等情况,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我国的水资源并不是特别丰富,大量浪费水资源将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因此进行绿色施工技术的贯彻,就显得非常重要。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电力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水资源的特点的不同,建筑施工的施工现场的不同,建筑工程需要合理采用施工环境的水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湖泊、河流以及地下水的应用,减少自来水的应用,以此来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深基坑施工技术的使用,深井降水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建筑施工中水资源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监控降水对施工工程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将会造成地面硬化,阻碍泥土对水的汲取,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需要使用透水性强的材料作为硬化铺装的原材料,以此来实现水资源的不断循环。


        2.3防水中预铺反粘施工
        预铺反粘材料属于一种高分子改性橡胶新型材料,它具有优良的耐水性独特的蠕变性能和自愈能力,可以自行恢复;能有针对性的泄漏在局部区域的强粘附性;紧密连接,良好的可扩展性,良好的稳定性与耐腐蚀性,持久的效果。良好的低温性能,特别适用的寒冷地区,良好的耐候性、拉伸性能、可扩展性、耐腐蚀性等。单面双面反应粘高分子防水卷材适应性强,适用于的基材收缩、变形和裂缝,方便适用:各季节采用热融合方法,符合国家标准。
        优良的耐候性,耐腐蚀,抗老化,抗氧化优异的防水性能,大表面摩擦,基层,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符合环保要求。我工程采用的防水卷材是单面反应粘高分子和双面反应粘高分子防水卷材。其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层清理放线定位→基层验收→铺贴西部防水层(变形缝、阴阳角、管道口等)→细部验收→刮涂水泥浆料→去除基面隔离膜→防水卷材大面积铺贴→去除表面隔离膜撒水泥粉→隐蔽验收→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通过上述工序,使得卷材与混凝土形成反应自粘效果的做法,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与卷材结合层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湿固化反应黏结,从而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在压力载荷的作用下而不断提升整体黏结强度。在初凝期,固化反应基本完成,卷材黏结层完全和混凝土面层黏合,生成一个新的防水层,中间无串水因环境。即使卷材局部遭遇破坏,也会将水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内,极大提高了防水层的可靠性。
        2.4建筑工程砖石砌筑中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2.4.1砖石砌筑中楼层轴线的引测和标高控制方法
        在进行砌筑的过程中,要保证墙身轴线的重合,楼层轴线的引测和标高控制就是这一要求的保证措施。在弹墙身线时,首先要根据之前标注的轴线位置,利用轴线引测法将轴线引到外墙基上面,对于两层以上的轴线引测可以使用垂球和经纬仪完成这一工序,引测之后,还要校核轴线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中对此环节校核的工具大多使用钢尺来完成。
        2.4.2砖石砌筑中的立皮数杆、砌筑和勾缝技术
        在施工中为了控制墙体竖向尺寸和其他部件的标高,通常采用立皮数杆的方法,具体操作就是在横向和纵向墙体交接位置和墙体的转角部位设置方木杆作为标志。挂线砌筑是我们在日常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方法,用来保证砌筑的垂直度,主要分为单面挂线和双面挂线两种。
        2.4.3砖石砌筑中的砖石浇水和砂浆搅拌法
        我国的建筑工程砌筑时所使用的砖石大多数都是黏土烧制的,也就是所谓的黏土砖,对于这种类型的砖体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湿润度处理,也就是要在施工的前一天给黏土砖浇水,保证砖体含水率在10.0%~15.0%范围之内,水对砖体四周的浸润度要达到1.5m,但是在浇水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使砖体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2.5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为有效解决以往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问题,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这一新技术与新工艺。具体来讲,可应用预应力空心板对预制装配式楼盖进行设计,将高强度预应力钢丝传入预应力空心板内部,进而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和延展性。对板侧面设计和灌缝材料予以改进,可有效强化板缝间的抗剪力,所以需要选择有实力的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去提供更高的生产工艺与模具水平,进而生产出质量合格的预应力构件【2】。将预制混凝土内墙板、外墙板、复合外墙板以及框架式结构相结合,逐步淘汰掉以往建筑工程中的砖混结构。预制板的叠合层为现浇混凝土,主筋为中高强度的预应力钢丝,通过有效组合便能够构成性能良好的叠合楼盖结构,大大简化了楼盖工序,无需在施工现场大量制模,缩减了施工中钢筋工程工作量。
        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力度,而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是目前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是建筑行业进步的标志。为了满足发展的需求,建筑企业应当注重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发展,并与时俱进地引入各种新型技术与工艺,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企业的建筑造价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同时也对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代见锋.韩少辉.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分析[J].建筑节能,2016(09):174-175
        [2]汪兆明,张艳红.浅谈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4(S2):174.
        [3]李如杰.新材料和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7,1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