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严华兴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严华兴
[导读] 摘要:大部分建设单位都在探索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一些单位虽然获取信息化支持,但仍旧被信息化建设阻扰,建设工程管理的不足表现几方面,如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或者管理层领导无法给予信息化支持等,因此,管理系统和管理平台应需要适应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需求,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标准。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大部分建设单位都在探索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一些单位虽然获取信息化支持,但仍旧被信息化建设阻扰,建设工程管理的不足表现几方面,如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或者管理层领导无法给予信息化支持等,因此,管理系统和管理平台应需要适应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需求,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标准。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0引言
        虽然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并取得有效的成绩,但是在建筑施工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企业不断地创新,对一些技术手段进行调整,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使用标准及有关的管理体制,进一步促进管理信息化在建筑工程中得到高效地使用。
        1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1.1帮助建设单位做好战略规划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可以帮助建设单位分化流程,提高标准作好战略规划,同时作好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预算管理等内容,围绕建设单位的核心业务创建数据库和数据模型等,帮助建筑单位规划好战略数据。
        1.2促进单位全面管理施工过程
        建设施工过程包括许多需要协调的环节,如施工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施工管理,将延迟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而通过对施工现场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信息化施工,使建筑工程管理更加方便、及时。
        1.3促使建设单位有效降低成本
        建设单位在采购材料和设备流程中,可借助电子邮件或者网络等信息技术,掌握供应商和信息商的相关信息资料,从而确保双方能够深度了解工程材料的信誉、质量和价格等信息。一方面有利于节约建设单位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保证双方的妥善配合。在施工中,施工单位和施工承包商、工程监理设计单位需要对工程实施信息化、标准化控制、施工预算控制、施工现场管理等,施工单位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根据成本预算计划施工进度,规避施工风险。
        2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
        2.1信息化意识有待增强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尽管很多企业能够准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建设的积极意义,但是施工企业并未组织管理人员参与系统培训,管理人员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管理经验也不够丰富,无法保证信息化管理的效率。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的专业管理人才数量十分有限,施工单位任用的管理人员无法正确认识自身职责,无法以客观的角度认识信息技术,如此就降低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2.2信息化技术有待完善
        我国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较短,技术尚不完善,且缺乏大量专用技术,无法满足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贴近实际的管理要求。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无法熟练准确地操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日常管理中由于新老交替,管理效率不升反降。另外,在管理工作中尚无合适的辅助管理软件。技术人才数量有限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尚不完善的主要因素,信息化管理平台无法完成部分相对复杂的管理工作,这也成为阻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因素之一。
        2.3资金人才投入明显不足
        建筑工程管理并未得到施工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且信息化建设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延缓了施工进度。再者,专业人才相对匮乏,高校毕业生中同时精通计算机和管理的人才数量较少,高精尖人才虽然能够满足要求,但受到待遇和福利因素的影响,无法主动投身于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当中。再加上工程施工设备的性能无法得到保障,先进的设备严重缺乏,这些因素均阻碍了管理工作的深化开展。



        3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3.1提高信息技术专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招收信息化专业人才。建筑企业应招收信息化人才,来拓展信息化技术功能。严格规划信息化人才的招聘流程,践行信息化理论知识。招聘流程应分为笔试与面试两个阶段,以科学考量人才的信息化技能。笔试内容包含计算机基础理论、信息技术应用等,以了解人才的信息化综合素质;面试环节,应设置开放性题目,让其写一篇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论文,以答辩方式进行面试。面试官的组成应为人力资源管理部、施工单位管理层、建筑企业信息化部门技术指导。由多个部门共同商议,综合确定人才的去留,保障人才的专业技能符合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求。第二,加强原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对原有在岗人员提供知识培训、在岗研究生学习、出差学习等扶持待遇。与在职研究生申请、出差学习的员工签订三年以上的劳务合同,保障建筑企业培养人才的经费价值,确定人才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增强员工对建筑企业的向心力与认可,切实推动信息化建设在建筑工程中全面进展。
        3.2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
        建筑企业需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拓展信息技术功能模块,保障施工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包含信息存储、收集、检索、管理、交换、整合等,利用信息价值分析建筑工程发展方向、施工质量与规范,充分挖掘信息化技术的信息价值,促进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进步。例如,在施工进度与设计图纸出现偏差时,分析施工数据得知是施工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质量问题,故及时将信息数据传输各领导层。由建筑工程负责人、施工监理、图纸设计人员展开会议,商讨质量问题的补救措施,来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信息数据的准确传输、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成为关键,为建筑企业保障了施工质量。
        3.3建设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方面众多,各部门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障施工效率与质量的稳定提升。因此,建筑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严格监管施工操作规范程度、检测施工材料质量,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及时性、效率性;完善单位局域网的管理,开发与上下游单位的互联网功能,增强信息沟通能力,保障企业信息安全,降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加大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其中,施工材料质量尤其重要,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科学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实现各级领导层对施工材料成分、合格证、检测报告的了解,促进施工作业稳定运行。
        3.4完善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制度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合理施工,就需要使用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措施与方法,因此需要完善的制度与体系,这是确保管理人员在执行工作的时候有可靠的依据,同时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也有参考的标准。如果施工中的工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可以根据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处罚措施,从而有效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在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制度及时采取处理方法,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我国近些年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建筑行业的影响非常大,结合其实际发展的情况,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其施工管理是影响整个工程使用安全与性能的关键。因此,为了提高工程的施工管理就需要通过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与措施,确保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与规定,从而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运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一.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 (02):130-131.
        [2]王鹏.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156+176.
        [3]梁毅.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54+200.
        [4]黎冠威.试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7): 273+276.
        [5]何柯柯.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 (09):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