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孟森叶
[导读]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不论是工业还是民用建筑,其质量好坏都会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所以要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安全施工放在发展首位。
        身份证号:13068319910521xxxx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不论是工业还是民用建筑,其质量好坏都会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所以要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安全施工放在发展首位。为此,要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本文主要就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进行相应的分析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保障
        建筑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不仅能够保障施工建筑的质量,还能确保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这两种建筑分为三个类别,分别为工业、民用和农业建筑。工业建筑主要进行工业生产,是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的附属房,主要有多层工业厂房、单层工作厂房等类型;民用建筑主要用于居民的居住、生活、学习或工作,其包括居住和公共活动两部分;农业建筑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建筑,如粮仓、机械站等。
        1建筑工程的整体构成与质量控制
        1.1整体构成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建筑的质量。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在施工前做好各项管理和控制措施,将质量管理与建筑构成体系合理融合,积极采用新的施工技术,明确现场施工制度,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工业和民用建筑主要由以下几项内容构成。第一,基础。这两种建筑的基础部分主要用于重量的承受,基础构建承载着整个建筑的荷载,并传递荷载到地基位置。第二,墙体与柱子。墙体和柱子是不同的两种承重构建。墙体主要用于围护,承受着建筑整体的重量;柱子是垂直的承重构建,主要用于框架结构之中。第三,楼底层。该结构主要用于水平承重。第四,楼梯。楼梯主要用于疏散和连接,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交通设施。第五,屋顶,屋顶与墙体连接,主要用于围护。屋顶承载建筑上部重量。第六,门窗。门窗主要用于房间分隔,也是建筑内外联系必不可少的构建。能够增加建筑采光,改善建筑环境。
        1.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各个环节的技术支持。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保障各个环节的技术性,在施工流程接口位置,保障技术的流畅性,提供足够的科学依据,保障施工质量。其次,要明确技术规范和应用标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内容复杂繁多,所以必须要根据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并且要根据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技术标准。为此,专业的技术人员要承担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的责任,确保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操作性等特点。最后,加强隐蔽工程的管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隐蔽工程,这些工程也会影响到施工质量,要以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和监察,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
        2.1明确工地范围,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
        建筑施工工地也是工程生产作业的区域,明确工地范围能够保障施工的安全性,避免无关人员和物品的进入。所以,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工地现场进行规划,用红线圈定。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临时占用的问题,需要通过相关规划部门和交通部门的审核与批准,在确保安全性之后,才能在要求范围内进行临时占用或将其划入施工范围之内。此外,施工总平面是保障工程建设和现场管理的依据,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区域的划分,其中包括资源运输路径、机械材料进出场路径等,这些内容需要体现在施工平面图之中。施工平面图的合理性体现了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能够避免各个环节之间产生干扰,从而保障工程顺利、安全的进行。


        2.2加强现场监察,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平面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的监察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做好现场平面布置工作,合理调整现场用具等物品的摆放,明确施工分工。在不同施工阶段有不同的管理方式,确保管理手段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提升技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现场勘查,确保现场施工情况和设计图纸的一致性。不仅如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人员管理,如果存在不合理施工等问题,要及时进行查找和处理。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方式,加大施工人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断进行安全施工的宣传与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操作水平,将新技术渗透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中,从根本上保障施工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2.3提升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人员的素养
        目前我们国家经济建设仍保持中高速的发展趋势,对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建设管理规模不断更新,高精尖的经营管理的人才仍然缺少。一个高品质建筑工程成功完美的呈现,需要施工管理人员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工艺和相关都必须详细了解并熟知组装工艺而且必须做到无缝对接才是,对参与施工的各个工种人员开展规范有序的精细化管理,不能因为个人的懒惰行为影响工程进度、降低施工质量,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及工程质量瑕疵出现。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做到,预先交底,规范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监督整改到位,集思广益采纳好的建议和意见,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全员素养,加大管理力度,为创建高精尖优质工程管理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
        2.4提升企业高层的管理理念
        管理者就是管理机构的核心,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有坚定的责任信念。管理者应该从建设前期开始,自投资立项、材料采购、施工管理等内容全面地开展规范有序的工作,布置落实每个部门的工作任务与职责,过程管理做到抓大活小,集思广益,正真做到工作布置高标准、过程检查严要求,部门严纪律,做的步调一致,充分调动参建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项目管理宗旨即图纸与施工质量有机结合的管理目标。
        2.5加强现场标准化管理
        在实际施工时,要保障施工的文明,对施工现场进行标准化管理,确保每个施工人员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在建筑修建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场地的清扫和处理,恢复临时占地的原貌,将已经修建完成区域内的物品转移到正在修建的区域中,避免物品的遗失和损坏。在物品搬运的过程中,要对物品的数量和规格进行严格审核,避免因人员疏忽或运输问题所产生的问题,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在施工完成之后,工程验收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建筑工程满足建设要求和技术指标,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和返工,避免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一定要做好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其包括工程项目的确立、工程设计、图纸绘画、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多个方面。在实际施工时,要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现场管理,避免施工的随意性,也从根本上保障施工的安全。从经济角度来看,加强技术管理能够提升建筑的使用寿命,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志明.浅谈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8):151-152.
        [2]周毅,刘鹤,钟师龙.探析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低碳世界,2016,(16):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