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海荣
[导读]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非常迅速,建筑数量也日益增多,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包头市住房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非常迅速,建筑数量也日益增多,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楼大厦建成,在兴兴向荣的现状背后,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安全事故的隐患,建筑行业可以排在最危险的行业之一,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其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1、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方针,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不够,从而导致了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属于事故多发的行业。因为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设周期比较长,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并且露天高空作业较多,在施工中,劳动强度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所以在安全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难度。通过对以往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事故类型主要有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称为建筑业“五大伤害”,严重的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现在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业主对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户外施工以及高空作业的项口越来越来多,一些项目的施工环境和气候也是非常恶劣,工作量也非常的大,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施工工艺也不断的完善,工程分工也在不断细分,但是从工序上看也在愈加复杂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高处坠落事故分析
        根据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是在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当坠落高度距离基准面2m及2m以上时,称为高处作业,超过30m的为特级高处作业。在高处作业时发生坠落造成伤害,即称为高处坠落事故。经分析:施工人员在基坑、施工层、楼层、屋顶、脚手架、卸料平台、施工电梯进料平台等临边处和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及悬空作业时,因滑跌、踩空、拖带、碰撞、酒后上岗、盲目抢工、不挂安全带等人的不安全行为,易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2.2、施工用电安全事故分析
        在建筑施工现场,电能是不可缺少的能源,而现场用电的临时性和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加上机电设备老化,绝缘性能降低和安装、使用人员违章操作,使触电伤害的频率大幅增加,成为建筑行业危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重大危险因素。经分析:造成触电伤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临时用电管理上存在设计不合理、不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规定、安装不合格、不验收、购置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不合格产品、电器电线破损不更换等,留下隐患;其次是电工无证上岗,不熟悉电工操作规程、违章作业、明闸把线乱拉乱扯、不穿戴绝缘用品、非电工人员私接电器设备、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做饭、取暖、降温、造成直接触电或引发火灾。
        2.3、坍塌安全事故分析
        坍塌事故近几年在全国发生多起。坍塌事故主要发生在:基坑开挖,超过3m未编制专项方案,超过5m未经专家论证,开挖时未按规范要求放坡,开挖后不进行有效支撑,遇有特殊情况造成坍塌;模板坍塌是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危险源。其坍塌的主要原因是:模板支撑基础不够牢固或发生沉降、支撑材料不符合技术标准、支撑间的横顺拉杆不牢、不设剪刀撑、模板顶面集中堆放材料、设备严重超载、浇筑砼时不按操作规程违章蛮干,均有可能造成模板坍塌。
        2.4、火灾安全事故分析
        建筑工地火灾事故有其特殊性,工程支模使用的竹胶板、方木,用量大,遍布各处,动火不慎、电焊机火花、吸烟等均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施工中,用电系统的短路、过载,宿舍、食堂使用大功率电器做饭、照明、取暖、消暑等造成线路超负荷均有可能引发电气火灾。劳务队在施工高峰期达到几百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可能造成多人伤亡事故,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3.1、增加工程投资
        通过对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事故的起因都是“利”字当头,无论是建筑材料的偷工减料还是项目非法转让,承包商无疑都是为了追逐利润,而增加利润的最后方式就是减少投资,通过减少资本来扩大利益。很多安全保护措施和保护制度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很好地落实,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保护资本不足,也就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试想,如果工人的居住环境混乱,质量设施差,就会造成工人心情烦躁,且将这种不良的环境带到施工现场,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自然不可避免。
        3.2、严格把关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及企业自身,都要严格把关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在目前的建筑工程规划中,由于工程项目涉及到的投资较大,且项目规划的内容和利益关系等也比较复杂,使得规划的过程中侧重于权衡各方面的利弊,但忽略了一些安全漏洞。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对项目规划的调整,在施工前,确保工程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同时,面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企业一定要加强对项目设计的审核力度,积极督促设计人员事先对项目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在设计过程中,加强与业主进行交流和沟通,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3.3、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
        我国在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创新不仅仅是自己搞研究,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这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对建筑企业亦是如此。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是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解决的途径,一是大量引进人才,二是自己培养人才。大量引进人才,可能见效快,但成本高,还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自己培养人才最可靠。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经常组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业务交流,及时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3.4、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项目,制度是最有效的保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解决现在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途径。首先要尽快完善法律制度,从法律层面上解决管理问题。其次,完善监督检查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内部,都必须建立监察组织,对各项安全措施严格检查。最后,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的可能性已经成为现实,这种庞大的、面向社会开会的信息化安全系统,更有利于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及时处理,且可以相互借鉴,逐渐完善整个安全体制
        3.5、加强安全设备建设投入
        不仅要加强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而且要及时更新换代,淘汰掉落后的设备,确保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积极采取最先进、最科学的安全设备、安全材料以及安全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近年来,漏电保护设备的全面应用,有效避免了施工现场触电事故的频频发生,在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要及时加以淘汰,尤其是对于预防高处坠落的起重设备,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对于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工种,最好采用智能化设备代替手工操作,全面改善施工环境,将现场施工的事故率降到最低。
        结语
        在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当中,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十分重要。由此看来,建筑企业只有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坚定信心,大量培养优秀的施工技术管理人才,注重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注重实效,才能在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当中处于优势地位,也必将创造出更多的市场和机遇。
        参考文献
        [1]李威.建筑工程管理安全隐患的影响分析和防御措施[J].前沿探索商界论坛,2013,23(15):261.
        [2]秦彩霞.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及控制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2011,19(07):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