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石恩恩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石恩恩
[导读] 摘要:与普通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施工工序方面比较复杂,无论是施工前期的材料准备还是施工后期的混凝土浇筑养护,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一旦其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可能会给建筑工程埋下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身份证号:13012419850202****
        摘要:与普通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施工工序方面比较复杂,无论是施工前期的材料准备还是施工后期的混凝土浇筑养护,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一旦其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可能会给建筑工程埋下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对于全过程施工质量的严格把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现阶段,随着建筑工程规模、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筋混凝土工程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其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钢筋混凝土施工及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认真做好对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其次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问题的预防方法;最后探讨了提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概述
        1.1容易出现蜂窝和孔洞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混凝土结构表层结构极易导致出现蜂窝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部分施工人员操作不合理、混凝土浇筑程序违规等因素所导致的,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混凝土结构表层不均匀,最终出现了蜂窝现象。与此同时,钢筋混凝土内部结构孔洞也是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施工中所应用的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所导致的,如果混凝土中加入了过量的水及水泥,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离析,最终出现大量的孔洞。
        1.2容易漏筋
        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施工离不开钢筋的支撑,钢筋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但是在施工中极易出现露筋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当中,内部结构钢筋垫块厚度不达标、钢筋垫块出现位移等因素所导致的。不仅如此,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钢筋使用量不足,钢筋和钢筋彼此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者浇筑水泥浆不到位,均会出现露筋现象。此外,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混凝土配比不科学,也会导致出现离析现象,再加上混凝土振捣工作不到位,振捣的过程当中混凝土水分流失,会影响到振捣效果,最终引发露筋等一系列的问题。
        2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浇筑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通常可分为基础面浇筑与分层浇筑两部分,其中基础面浇筑是指在建筑物基面上浇筑第一层混凝土,为保证浇筑施工质量,浇筑前必须要对建筑物基面进行清理,用水将灰尘、杂物、泥土等清洗干净,使基础面能够保持洁净、平整、湿润。基面清理过后还需铺上一层水泥砂浆,以提高基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度,待水泥砂浆铺设均匀后,即可进行第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水泥砂浆的厚度通常在2-3cm左右,而水灰比则需要根据混凝土浇筑强度要求而定。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分层分块进行浇筑,浇筑时需要坚持“随浇随平整”的原则,将每一层混凝土平整的摊铺在前一层混凝土上,并对其摊铺厚度进行检查,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层的均匀、平滑,每一层混凝土浇筑、平整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另外,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因此为避免振捣施工与预埋件、钢筋产生冲突,还需在浇筑前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预埋件、钢筋的位置,同时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来设置振捣器插入点。


        2.2钢筋加工
        由于钢筋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因此为确保钢筋质量符合要求,钢筋加工前需要先对钢筋外观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生锈等问题,如发现钢筋生锈,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其中表面生有老锈的钢筋应禁止使用,而表面生有水锈的钢筋则要在下料前先将钢筋上方的油渍、漆渍、铁锈等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其与混凝土的粘结效果。除锈完毕后还要用卷扬机来调直钢筋,由于钢筋调直通常以冷拉为主,因此在调直过程中必须要对冷拉力值进行严格控制,并保证钢筋平直、无曲折,如需使用HRB335钢筋,则需要更换其他调直方法。
        3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技术
        3.1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作为一种传统的加固方法,是通过增大构件或者建筑物的截面面积和配筋来提高其强度、刚度、稳定性以满足构件正常使用要求的一种加固方法。增大截面法有四周包裹、单面加固和双面加固等不同形式。四周包裹是在柱四周浇筑混凝土,在主要承受轴向力的结构应用较多,单面或双面主要针对同时又承受较大弯矩的柱结构,在主受力面进行增大。特别在抗震设防地区,这可使原来的强梁弱柱变为有利于抗震的强柱弱梁结构。
        3.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混凝土柱,就是在柱的四角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受力较为可靠。按照施工工艺的不同,外包钢加固法可分为湿式和干式外包钢两种。其中干式外包钢加固就是把型钢直接外包于原构件,或虽然填塞有水泥砂浆,但不能保证结合面有效地传递剪力。湿式外包钢加固法,是在外包型钢和原构件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并在其间填灌乳胶水泥浆或细石混凝土,使二者粘结成整体,协同工作,工程中一般多采用湿式加固方法。外包钢加固构件的截面尺寸一般扩大不多,但其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且由于横向外包钢的约束作用,构件的延性也有较大提高。该加固方法适用于原构件截面尺寸不允许有较大增长,却又要求大幅度地提高截面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4提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探讨
        4.1严格把控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
        钢筋混凝土材料作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材料,其质量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的重视起这一方面的问题,严格的把控好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确保材料质量及性能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在实际施工的时候,监管人员及时的检查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引发一系列的质量缺陷问题。此外,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来加工处理钢筋,规范操作流程,保障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
        4.2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之前,要科学合理的分配各项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完善的钢筋混凝土承重体系,提升钢筋混凝土性能,使其价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也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来进行搅拌,确保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及质量。此外,要善于借助材料的特性来展开施工,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提升施工效果。
        结束语
        从总体上来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虽然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但只要能够明确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钢筋加工、钢筋绑扎等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并在实际施工中对常见的施工质量影响问题加以注意,其施工质量仍然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参考文献
        [1]王元平.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9(03):187-188.
        [2]李力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27):90-92.
        [3]崔岭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