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流园区的总图设计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窦雅婷
[导读]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物流仓储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来带了物流园区的迅速崛起,使得物流园区在各个区域正在进行大量的开发和建设。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30056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物流仓储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来带了物流园区的迅速崛起,使得物流园区在各个区域正在进行大量的开发和建设。
        传统物流园的总平面布局形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变化新的物流方式的需求,现代物流仓储越来越强调物流的高运转效率。因此,与时俱进、功能多样建设新型的园区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物流园区;总图设计;道路设计;停车场
        引言:
        通过对物流园区功能和分类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物流园区的基础业务功能,都是围绕两个核心功能展开的,这两个共有核心功能就是“储存”和“运输”。对于物流园区功能设施设计而言,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满足这两个共有核心功能的需要。与“储存”功能密切相关的功能设施包括仓库(厂房)、站台及仓库附属办公用房等建筑功能设施;与“运输”功能密切相关的功能设施包括道路、停车场、地面等交通功能设施。
        一、物流园区建筑功能设施设计
        1、仓库、厂房设计
        仓库是所有物流园区存储货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货物特性、不同的经营类型、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存储方式,对仓储系统的要求就有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类型的仓库来满足要求
        1.1 仓库、厂房类型
        1.1.1 按使用功能特性划分
        物流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特性,可分为存储型物流建筑、作业型物流建筑、综合型物流建筑。
        1.1.2 按建筑结构划分
        按建筑结构划分为单层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高架仓库
        1.2 仓库、厂房层数及面积
        仓库、厂房按层数分类可以分为单层、多层及高层,理论上仓库的高度越高越好,但实际上仓库越高不但会增加建筑成本,还会使得建筑的楼层数降低。仓库、厂房的层数主要与结构形式相关,货物堆码平均高度、储存货物设备的种类、堆垛设备的种类、运输方式、地块地价、容积率等技术指标密切相关。通过综合因素确定建筑高度及层数。
        仓库、厂房面积的确定涉及仓库、厂房的长度和宽度。一般采用矩形平面形式,矩形平面对于结构布置、结构计算来说是最合理、最经济的,而且对于货架布置、物流运输来说也是最合理的形式。一般情况下,仓库、厂房的长宽比控制在3左右比较合适,高架仓库的最小宽度与长度不宜小于30mx60m,不宜大于60mX180m,但可根据货物的储存需要适当扩大。
                                                               表1  仓库、厂房层数及面积
 
        注:①按设置自动灭火系统考虑
        ②仓库、厂房——耐火等级:一级;生产类别:丙2类
                                                              表2  仓库、厂房与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注:高层二类是指建筑高度24<H<54
        1.3 仓库附属办公用房设计
        物流园区的建筑功能设施除了储存货物的仓库与加工、分拣的厂房之外,还有仓库附属办公用房、综合楼、门卫房、泵房、变电站(配电房)、公共卫生间等功能设施。在这些功能用房当中,除了仓库附属办公用房外,其他均属于物流园区的配套公建范畴。
        1.3.1 仓库附属办公用房与仓库的关系
        附属办公用房一般布置在仓库装卸区的一侧,并且通常按2层设计。其作用是为仓库管理人员服务。
        1.3.2 仓库附属办公用房面积
        仓库附属办公用房的面积一般取其所属仓库单元面积的5%~8%,仓库通常按照防火分区划分单元,仓库按丙2类考虑,一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面积为6000㎡,即每个仓库单元为6000㎡,其附属办公用房的面积控制在300㎡—480㎡左右为宜。
        1.4 装卸货站台设计
        1.4.1 站台设计原则
        站台也称为“月台”,通常分为进货站台、出货站台和进出货共用站台三种。是线路与仓库的连接点,是仓库进出货的必经之地。站台的作用是车辆停靠处、装卸货物处、暂存处。利用站台能方便的将货物装进车辆中或者从车辆中取出,实现物流网络中线与节点的衔接转换。站台的设置可以使货物装卸作业高效、安全、省力、有序,大大提高物流园区仓库进出货的顺畅性。
        为了达到装卸区作业的安全高效性,站台设计的主要设计原则:
        (1)车辆快速安全通行、物流交通不产生交叉。
        (2)尺寸必须兼顾物流车辆规格。
        (3)能使作业人员安全地装卸货物。
        (4)使货物在站台暂存区与储存区之间有效转移。
        1.4.2 站台设计的主要内容
        站台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站台的数量,进出货站台的位置关系、站台的设计形式和站台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确定。
        (一)站台的数量
        根据仓库的规模、货量的多少、货量的品种等相关因素进行确定。
        站台数量确定的原则:在任何时刻都应保证进出货车辆畅通无阻,不用长时间等待即可装卸货物。
        确定站台数量所需基础资料:
        (1)进出货量、货物种类的历史数据。
        (2)高峰时刻的车辆数。
        (3)每辆货车装卸所需的时间。
        (4)仓库未来扩展计划。
        (二)进出货站台的位置关系
        进出货站台的位置关系主要由作业性质、仓库平面布置和仓库物流动线来决定。进出货站台的位置关系决定了物流的方向,直接影响到仓库进出货的效率、作业的差错率。两者之间相应位置有以下四种模式:
        (1)进出货共用站台
        (2)进出货站台位于一侧,不共用
        (3)进出货站台位于相邻两侧
        (4)进出货站台位于相对两侧
        (三)站台设计形式
        根据货车物流站台设计主要形式分为两种,直线式和锯齿式。
        (四)站台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确定
        (1)站台长度是指站台与仓库长边通长的尺寸。
        (2)站台宽度是指站台进深方向的尺寸。开放式站台需有足够空间深度供叉车转弯调动用,宽度设计至少4.5m;穿墙式站台设计宽度不小于2.2m。
        (3)站台高度
        一般物流车辆车厢底面距地面1.2m—1.4m之间。
        1.5 仓库雨篷设计
        雨篷长度沿装卸货站台通长布置。如设计是无室外装卸货站台的内装卸仓库,雨篷宽度为4m-4.5m;如设计有室外装卸货站台的仓库,需满足叉车作业需求,雨篷宽度为6m—9m,可满足雨雪天工作要求。
        2、装卸货回转场地区域设计
        2.1 装卸货回转场地区域尺寸
        设计装卸货运输回转场地时,应考虑装卸货时用于泊车的装卸区及调动货车进出装卸区所必需经过的调动区两个方面。
        回转场地区域的大小取决于泊位中心线间距离、货车长度就货车的转弯角度。泊位中心线距离宽度越大,回车场地所需路宽就越小。泊车位之间中心线距离建议应至少3.5m,如考虑同时开启车门,泊车位中心线距离最好是4米以上。
                                                            表4  装卸货运输回转区域最小设计要求
 
        2.2 装卸货回转场地坡度设计
        根据物流仓库装卸货的特点,因考虑泊车区与调度区两区域的坡度设计。
        泊车区区域的货车底板需与装卸站台接近同高,这时,装卸区形成一个同平台方向倾斜的坡度,坡度控制在2%以下,多雪严寒地区最大坡度控制在1%以下。
        调度区的坡度设计与建筑的结构形式有关。当建筑整体抬高1.3米时,调度区的坡度控制在2%以下;当建筑只有卸货区域范围内降低标高时,调度区的坡度最大纵坡小于等于8%,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小于等于5%。
        二、物流园区道路设计要求
        物流园区道路是联系仓库及其内外交通运输的交通流线,是实现生产和组织人车分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合理的交通流线创造安全可靠、持久耐用、通畅、舒适的交通环境,促进物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从物流园区道路的布置形式、道路宽度、转弯半径、坡度、道路边缘至相邻建筑物最小净距及道路地面设计等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1、园区道路的布置形式
        园区道路系统的布置形式有环形式、尽端式及混合式布置。
        2、园区道路宽度的设计
        目前,物流园区道路车道宽度确定依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采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6)中的规定;另一种是根据《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51157-2016)确定。
                                                                  表2.1  园区各种道路宽度
 
        3、园区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物流建筑设计规范》,物流园区道路主要技术指标值如下表
                                                                  表2.2  园区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4、园区道路边缘至相邻建筑物等最小净距
        根据《物流建筑设计规划》,物流园区道路边缘至相邻建筑物等最小净距如下表
                                                                   表2.3  道路边缘至相邻建筑物等最小净距
 
        5、园区道路地面设计
        园区道路结构设计主要是指物流园区车行道路的路面设计,目前主要两种形式,分别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根据园区道路的需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经济性及耐久性,成为我国目前物流园区路面最主要的形式。
        水泥混凝土路面做法为了两个方面考虑,分别为集装箱货车道路及消防车道路。
        集装箱货车道路设计做法按40英尺集装箱车辆承重荷载考虑。水泥混凝土通常做法是水泥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小于240mm,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35,抗折强度5.0MPa;6%级配良好的碎石基层厚度不小于300mm;板内除按不同受力情况计算结果配筋外,至少配有单层双向Φ8@150的防裂钢筋,下方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6,回填材料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且要分层压实,分层厚度200-300mm。
        消防车道路设计做法按重型消防车辆承重荷载考虑。水泥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小于2400mm,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35,抗折强度5.0MPa;6%级配良好的碎石基层厚度不小于300mm;下方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6,回填材料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且要分层压实,分层厚度200-300mm。
        三、物流园区停车场设计
        物流园区不仅是大量货物的集散地,需要解决各式的装卸货车辆的停放问题;而且是各类入驻物流企业的聚集地,公务车辆和员工车辆也会大量存在。正是由于装卸货车辆、公务车辆和员工车辆的存在,停车场的设置必不可少。
        1.停车场布置原则
        物流园区停车场应按确定的规模、用地与城市道路连接方式等要求及停车设施的性质进行总体布局。
        停车设施的交通流线组织应尽可能遵循“单向右行”的原则,避免车流相互交叉,并应配备醒目的指路标志。
        1.140英尺集装箱卡车停放
        (1)布置在园区出入口,使车辆进出方便。
        (2)在货车车辆装卸货周边设有等待区。
        (3)仓库每防火分区设2辆集卡停车位。
        1.2小型车辆停放
        (1)设置在仓库办公区前、每个防火分区设不小于2辆。
        (2)主入口附近如有条件、可设置集中小型车停车区。
        (3)如园区内设有综合楼、可在综合楼周边考虑设置集中小型停车区。
        1.3非机动车停放
        主入口附近设置单层轻钢阳光板篷自行车及助动车棚。
        2.停车场布置形式
        停车场停车方式有3种:
        (1)平行式
        停车车身方向与通道平行,是路边停车带或狭长地段停车的常用形式。根据计算,当车辆数量相同时,平行式停车方式占用停车场面积最大。
        (2)垂直式
        垂直式停车车身方向与通道垂直,是最常用的停车方式。根据计算,当车辆数量相同时,垂直式停车方式占用停车场面积最小。
        (3)斜放式
        斜放式停车车身方向与通道成角度停放,一般有30°、45°、60°三种角度。
        车辆出入方便,适用于场地有限,通车道宽度无法实现车辆直角转弯进出库时采用。根据计算,当车辆数量相同时,斜列式停车方式占用停车场面积比垂直式要大。
        3、停车场停驶方式设计
        根据物流园区的装卸货场地及道路的情况,车辆行驶方式设计分为三种。
        (1)前进式停车、后退式发车。
        (2)后退式停车、前进式发车。
        (3)前进式停车、前进式发车。
        4、车辆停放设计标准
        根据停车方式和停车方式,给出了40英尺集卡、小型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的相应设计参数
                                                                          表3.1  车辆停放设计标准
         
        结束语:
        物流园区总图设计只是物流园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总图设计是在保证生产、满足工艺和运输前提下,结合场地的自然条件,合理地确定建构筑物与交通运输流线、停车场等设施的平面位置,使园区总平面设计可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相应的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划 GB50187-2012,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2]建筑设计防火规划 GB50016-2014,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3]物流建筑设计规划 GB51157-2016,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4]厂矿道路设计规划 GBJ22-87,中国计划出版社,1988
        [5]梁晨、杨洋、王晓春,物流园区规划 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
        [6]刘兵阳 物流园区功能设施设计研究,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