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中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11期   作者:李林
[导读] 近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系构建的逐步完善,基层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实际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作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摘要:近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系构建的逐步完善,基层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实际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作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了实现我国建设工程的健康、有序发展目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设工程领域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也逐渐的凸显出来,如何针对原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优化,就成为了现阶段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章对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中的问题及对策,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公路工程的规模也在日益扩大,但规模扩大的同时,工程问题却频繁出现,故在新常态下,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尤为重要。公路工程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才会有保障。
1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的新要求
         新形势背景下,实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达到以下要求:(1)标准化。基于公路建设标准化的要求,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控制,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达标,减少质量隐患的产生。(2)动态化。落实质量监督工作,要跟随公路建设发展,实施动态化管控措施,切实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通过实施掌握工程信息,开展信息分析,利用信息发现质量管理问题,提出优化措施。(3)高效化。从公路建设质量问题的出现角度来说,很多隐患与质量监督管理不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要不断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2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2.1项目投资金额大,监管难度高
         现阶段国内公路交通工程的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很多公路交通工程项目的投资金额都比较大,施工项目复杂,不仅涉及的工程以及技术人员众多,同时公路工程的施工也具有一定难度,这对于公路交通工程的建设单位以及监管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我进一步增加了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的难度,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需要做好对工程细节的有效控制,确保公路交通工程的施工成本、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等。
         2.2管理方式待创新
         新时期,开展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注重管理方法的创新,为质量监督的优化提供保障,这需要加大管理方式的创新力度,根据当前公路建设中采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等,选择适宜的质量监测和检测手段,落实到实践,实现对质量的有效把控。然而很多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依旧采用传统的质量监督管理方法,缺少对质量的有效监督,未能后效发挥质量监督的价值和作用。
         2.3区县监督机构各种工作量剧增
         区县质量监督机构除了负责辖区内公路交通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外,还要解决负责监督项目的工程质量投诉工作。质量问题的处理,会消耗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项目质量监督频次和力度,从而陷入房屋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进而引发投诉的恶性循环。
         2.4参建单位受监意识不强
         部分项目法人对公路交通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不清楚,对工程开工前向质量监督机构申请质量监督、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认识不到位,个别项目法人甚至提出要求简化质量监督程序及内容;部分项目法人甚至不愿意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要求开展质量监督工作,质量意识薄弱,质量管理松懈,经常发生“先上车,再补票”的现象。部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主动接受质量监督意识不强,对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够重视,甚至存在“以前就是这样做的,不需要质量监督”的认识误区,导致当前公路交通工程的质量监督介入面不广,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全过程持续监督受到影响。
3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的对策和途径
         3.1规范监督程序
         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规范监督程序。一是规范质量监督申请。

针对工程质量监督申请“先上车、再补票”的行为,制定质量监督管理办法,随时掌握招标动态,及时提醒项目法人办理质量监督申请,使在建工程的质量监督申请率、及时率达到100%。二是规范监督检测检查。根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检测规范,合理确定检测内容和频次,努力实现由传统的“看、问”向科学检测监督转变。同时加大对项目法人检测计划和参建单位阶段检测报告检查的力度,发现漏项,及时督促整改。三是规范质量监督程序。重点对项目参建单位的质量体系、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査,从各参建单位的管理体系、施工标准、工程质量、验收评定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査,确保公路交通工程的过程质量。
         3.2根据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创立质量督查管理控制模式
         21世纪随着科技及信息时代的浪潮,质量督查也面临着全新的局势和挑战,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的管理模式出现。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质量监督的效率,要将高新技术应用到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督模式中,将质量监督方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阶层,研究出高新科技与普通公路工程监管相结合的全新的思路,使日渐兴起的大数据等新兴热门技术融入公路工程的日常管理中,以达到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时期都能够通过网络计算机随时清晰地展示在监管者、业主及领导的面前。
         3.3实行差别化监督,合理利用监督资源
         质量监督机构可实行差别化监督,对监督项目责任主体单位进行化档分类。能够严格履行质量责任,各项质量保证措施到位的责任主体单位可列为A类;对履行质量责任一般,各项质量保证措施能够基本落实的可列为B类;对不积极履行质量责任,各项质量保证措施不能落实到位的可列为C类;对重点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可列为特殊保障类。各档项目可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督方案,合理利用监督资源,将有限的监督资源向C类以及特殊保障类倾斜,同时A类项目可积极的推荐申优报优,以优质工程带动所有监督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3.4创新监督模式,提高监督效能
         之前质量监督机构主要是以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监督为主,在分部工程验收、竣工验收过程中,对质量行为、质量控制资料以及实体质量进行抽查。下一步,质量监督机构应突出各方责任主体单位的质量行为监督,提高参建各方质量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落实责任主体单位质量责任制,以行为监督为主,现场抽测抽查为辅,对行为监督不合格,加强监督抽测和抽查力度,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质量问题以及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上报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处罚力度。
         3.5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水平
         不断提高公路质量监督水平,要注重监督人员队伍的建设。面向当前公路建设发展实际,围绕工程更新的技术和工艺等,引入相应的质量监测与检测手段,为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按照公路质量监督工作的需求和要求,对监督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监督技术手段,高效落实公路质量监督工作,发挥监督的作用,保障公路施工的质量达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推进,基层工程质量监督站在这一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也愈发的凸显出来。公路施工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随着发展形势和生产方式等的变化,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和难度不断提高。在进行公路的施工时,监理工作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步骤。因此,应该严格进行监理工作,以保证各项工作都达到标准,使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尽可能的得到提高,增长其使用寿命,凸显这一基层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庆庆.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居舍,2019(36):129.
[2]何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居舍,2019(27):134.
[3]李腊梅.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5):271-272.
[4]马帅,闻静.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新方式[J].河南建材,2019(04):147-148.
[5]肖小彬.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研究[J].设备监理,2019(07):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