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网调度运行期间电网技术的实际运用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8期   作者:陈玲玲
[导读] 本文就基于此,以电网技术在电网调度运行环节中的应用重要性为切入点,对不同电网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摘要:为从根本上提升电网调度运行水平,满足地区生产建设用电需求,需在电网调度运行期间应用更加先进的电网技术,保障电网调度的协调性。本文就基于此,以电网技术在电网调度运行环节中的应用重要性为切入点,对不同电网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网调度;电网技术;实际运用
前言:电力资源的供应情况可直接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国家对电网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电网运行的专业性、风险性更高,在调度运行期间极易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因此需使用更加先进的电网技术,引进电力调度先进设施,不断优化与完善电力调度系统,从根本上提升电力调度水平。
1、电网技术在电网调度工作中的应用意义
        就目前来看,电力行业将现阶段发展目标放置在建设统一实用的电网中,要求结合电网运行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电力调度系统,保障电网安全平稳运行,常见电网建设工作主要为广城分布模式,采用分层分布管理手段,各级电网调度模型均以调度中心单位实际运行需求建设,导致所构建起的模型难以直观展现出不同区域的电网调度情况,导致信息共享难度日渐提升[1]。为从根本上提升电网调度水平,需在电网调度中应用先进的电网技术,建立起电网调度信息集成与共享模式,为电网调度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随着国内电力管理体系朝向竞争机制发展,原有电网调度工作难以适应电力市场具体要求,因此需摒弃原有调度系统模式,确保电网调度朝向分布、开放式发展。因此将电网技术应用在电网调度工作中,对提升电网调度效率,保障电网调度期间各类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2、不同电网技术在电网调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2.1安全控制技术在电网调度工作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工作需时刻保持电力调度的安全性与平稳性。受到复杂运行环境等因素影响,电网调度设备经常会出现各故障问题,导致电网调度效率及质量始终处于有待提升阶段[2]。安全确定控制技术又被称之为特殊保护或系统保护技术,将其应用在电网调度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与处理调度设备故障问题,通过切断故障设备连接、启动备用设备等方式,防止电网调度工作终止等问题出现。
        建立起电力分析、控制与监督的安全系统,对电力设备的协调配合性进行全程监管。举例而言,将广域测量系统应用在电力调度工作中,使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该系统实时观测到电力设备运行的负荷变化情况,而后使用系统内部静态稳定储备装置与有功备用容量,对异常负荷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可利用广域测量系统,及时探寻出故障发生原因与部位,使故障线路能够得到及时维护与调整,从根本上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
2.2数据管理技术在电网调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将即时数据库技术应用在电网调度工作中,确保电网调度工作中的各类信息能够实现公开共享,从根本上提升信息交换效率,使变电站内部设备能够得到统一的调控与管理[3]。在应用即时数据库技术期间,可应用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结合电网调度运行具体要求,设计出专门用于电网调度信息存储及处理的数据库系统。电力调度人员需在权限范围内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调取与修改,从根本上提升运行数据利用率。
        将即时数据共享技术应用在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使数据共享系统与通信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电网调度运行工作全数据的公开共享目标、举例而言,将即时数据共享技术应用在变电站调度运行结构管理期间,提升电力调度工作的灵活性与安全性,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对存在故障问题的系统进行及时分析与整改,提升变电站自动化运行水平。


2.3雷电定位技术在电网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明确雷电定位系统故障位置,快速定位出电网调度运行中的雷击故障点。经过实际调查发现,电力系统运行故障的重要原因为雷击。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电网调度运行水平,应使用更加先进的雷电定位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定雷击地点,从根本上提升电网设备维护效率。
        在雷电击中电网系统的输电线路时,会引发跳闸现象,导致地区电力供应中断,出现较大经济损失[4]。传统雷电定位工作主要采用人工巡线方式,派遣大量巡线人员沿输电线路逐一排查,因此用于人力及物力资源的成本投入较大,故障线路定位难度高,难以及时处理跳闸问题。使用雷电定位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可参照跳闸时间准确判断出雷击部位,从根本上提升了人力资源利用率,减轻调度人员工作量。
        应用雷电定位技术,还可判断出跳闸原因与雷击之间存在的关联。在原有电力调度工作中,雷电天气下发生的线路跳闸问题基本被全部认为是雷击造成,没有对跳闸原因进行精准且全面的分析,导致线路故障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雷电定位技术可利用线路跳闸开关所具备的各类数据信息,如跳闸时间、跳闸期间雷电具体情况等准确判断出线路跳闸与雷电的关系,从根本上提升线路故障维护效率,因此需在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雷电定位系统还可遵照雷电具体情况,对电力设备进行及时调整。相关调度人员借助雷电定位系统分析线路区域内雷电具体情况,调整电力系统设施的运行荷载情况,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在雷电天气下也能够实现稳定运行。不仅如此,雷电定位系统还可实时监测雷电位置、时长以及电流,计算出电力系统可能遭受的雷电回击次数,引发系统故障的严重程度,制定出应急方案,确保线路雷击故障能够被立即解决。
2.4模型实时交换技术在电网调度工作中的应用
        在传统电网调度工作中,调度中心主要以人工触发的方式开展模型信息导出及交换工作,信息难以实现实时传输。而将模型实时交换技术应用在电网调度工作中,能够实现模型自动导出、模型实时同步传输功能[5]。其中,同步导出功能主要就是在电网调度过程中,对本地网模型进行维护,在维护完毕后对各类数据进行同步处理,确保电网调度工作各部门均能够掌握模型的具体变化,对数据进行同步导出处理;同步传输工作主要就是在分布式一体化模型建设过程中,利用专业软件控制信息传输环节,将主服务器增设到上级调度中心内,由服务器对新信息进行处理与集中存储,判断出电网调度工作的下一步行为。
        为确保各类电网技术能够在电网调度工作中得到充分利用,需做好电力调度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要求调度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各类调度系统,做好调度系统的维护工作,切实提升电力调度数据利用率,推进电力调度工作高效高质开展。
总结:总而言之,为推进电网建设与调度工作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进程,需引入更加先进的电网技术,分析当前电力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出具备显著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电力调度方案,从根本上提升电力调度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社会发展供给更加充足的电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周京阳,王斌,周劼英,程芸,潘毅,李晓磊,丁强,许丹. 市场机制下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调度计划应用模型及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01):124-130.
[2]金芬兰,王昊,范广民,余建明,米为民.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变电站集中监控功能设计[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01):241-247.
[3]黄智鑫. 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
[4]丁盛舟,李永光,杜鹏,孟鑫,温昭琦,王鑫. 基于CIM/E的电网调度系统数据质量优化方法[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03):129-134.
[5]姚建国,杨胜春,单茂华. 面向未来互联电网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架构思考[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21):52-59.
作者简介:陈玲玲 (1980-),女,本科,高级技师,主要从事电网调控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