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低压一体化配用电监控管理系统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8期   作者:陈治仲
[导读] 为了能够有效的使供电更加的可靠,能够有效的满足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求,我们提出并应用了智能电网中低压一体化配用电监控管理系统,以此来讲将可行的智能化方案提供给用户。
        摘要:为了能够有效的使供电更加的可靠,能够有效的满足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求,我们提出并应用了智能电网中低压一体化配用电监控管理系统,以此来讲将可行的智能化方案提供给用户。通过智能配电和智能用电,以此来对20 /10 /0. 4 KV 中低压配用电中的负荷管理、设备管理、配电管理等功能得到有效的实现,使可靠性和自动化原则有效应用于在电力系统当中,并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配电;智能电网;配电监控管理系统

        引言:经济的不断增强与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在全球经济发展潮流当中,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例如,全球变暖的影响、能源不足所带来的压力、生态文明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提升等等,对电能自身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因此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国外已经开始对智能电网进行研究和实践,我国在2005年期间也向全世界公布开始进行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其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预计坚强智能电网的建成将会在2020年得到有效的实现。
        在电力供应网络当中,电力公司所要进行的工作有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而在这所有的环节当中,电力公司最重视的是发电和输电系统,两者系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但是相对于配电和用电来说,电力公司没有过多的与终端用户进行合作。因此导致其电力效率和性能呈现下降趋势。除此之外,热力运行当中,不稳定的可靠性无法满足电源的接入需求、不利的电能质量等等,都给配电网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1],因此,目前有关智能电网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关于配电的。例如,可再生能源是欧洲等各国智能电网的研究重点;升级更新网络基础架构则是北美地区的研究重点。
一、系统构架与关键技术
        智能电网中低压一体化配用电监控管理系统的构成包括配电主与子站、通信系统以及配电终端。下图便是该系统的架构图,该系统主要运用的通信手段有光纤、3G、电力载波等等,利用这些通信手段,能够对系统进行远方控制,并且还能够有效的采集数据;一旦发生故障,我们需要快速的剔除掉故障段,以此来对供电进行恢复,其主要借助的是就地型或者是集中型的馈线自动化;将外部系统与信息交换总线进行连接,不仅能够对配网模型进行有效的建立,而且还能够闭环管理配电调度的生产以及运行等等。与此同时,借助通电网分析应用软件,不仅能够有效的分析配电网的运行,而且还能够有效的互动智能用电系统以及调度。
       

            

        与此同时,通过这一系统还能对有些关键的技术进行有效的突破:例如,可以有效的对其监控管理的软件平台进行突破;通过在线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视;还有关于通信技术、分布式电源技术以及微网接入技术等等。
        1.中低压一体化监控管理的软、硬件平台技术
        该系统可以对0.4~20kv的配电网进行有效全面的覆盖,以此来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中低压供配电系统、电缆线路、配电室、开关站等[2]。
        2.配用电一体化技术
        该技术主要被用在智能电网配电和用电当中,并且其具有对配件进行管理、远程抄表、配电GIS等一系列具体的功能。
        3.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在线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
        有关检测和对故障进行诊断的配电设备技术,能够将存在于系统当中的故障以及安全隐患进行排除,与此同时该技术还能预测系统当中累积性的故障。以此来使设备能够得到平稳的运行,避免人工需要多次对设备进行检修维修,能够有效的对人力物力成本进行节约,与此同时其不仅能够促使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能够使系统的运行具有可靠性原则。
        4.智能组网与通信技术
        该系数能够对通信技术体系和通信网络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其电力通信技术体系的构建,能够更加的先进以及适用,而通信网络体系则会更加的灵活安全,并且高效。
二、系统功能与意义
        系统主要采用的是0.4~20 kV中低压配电网,在该配电网的配合下能够有效的监控以及管理架空线路、配电室、箱式变电站、电缆线路等等。

除此之外,该配电网的系统主要构成由配电组织站相关的通信系统以及运行终端,在配电GIS之上,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的对以下功能进行实现:
        1.配网自动化
        其主要是能够对配电SCADA以及FA等相关功能进行有效的实现和应用。
        2.配电管理
        其主要借助的工具为信息化工具,在整体的自动化平台运行当中添加相应的管理配电工作,电管理工作的添加,不仅能够有效的对电网的应用软件进行相应的分析,而且还能够有效的管理专家系统的工作和操作票。
        3.设备管理
        在设备管理当中,主要是对三方面进行管理,首先是管理电力设备台账;其次是有效对设备操作进行相应的管理;再次是有效的管理设备保修,以此来对整体的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统一的管理。
        4.负荷管理
        用户在用电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负载用电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对用户以往的用电数据以及用电历史做相应的负荷分析处理。才能够找出科学合理的方法,以此来对用户的用电负荷进行实时的控制和有效的管理,使负荷率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以此来使居民的用电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促使电网能够更加安全经济有效平稳的运行。
        5.远程抄表
        通过远程抄表系统,借助电表和通信网络的帮助,在自动化程度之上能够对用户的用电量以及电能质量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通过后期对这些数据的不断分析和整理,使用户的电能相关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避免出现偷电漏电现象。
三、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文章我们可以得知,通过不断的应用以及实施该系统,经过后期不断的发展以及努力,能够将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带给用电公司和广大的供电用户
(一)经济效益
        在管理当中,我们需要运用自动化以及规范化的原则,以此来使相关部门的管理效率与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整个企业的服务质量并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最终就会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营效益。对供电局进行自动化改造以及运用,不但能够明显提高其自动化水平,而且还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的成本,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有效的减轻。通过这样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人身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除此之外,供电系统能够更加的可靠安全便能够提供越来越好的供电质量,与此同时如果系统出现了异常[3],那么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修复,节省大量时间,进而便会促使双方得到更高的收益。此外,通过远程抄表,可以向营销管理系统传送电能量数据,这样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共享,以免每天需要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录入,有效为其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不仅能够对人力成本进行有效的节约,使供电公司的供电效果得到有效的增强,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偷电漏电恶性事件进行有效的防止。
(二)社会效益
        目前,将自动化运用在配电网当中,可以使其进行自动化的管理,进而也就能够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将更加优质的服务融入到电力行业当中,以此来为人民进行更好的服务。在自动化管理之下,一旦设备出现异常,便能自动进行故障报修,以此来将信息及时反映给工作人员,相关人员便可以及时到现场当中进行检查以及修复以此来使企业服务的质量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除此之外,在系统当中我们还需要对复核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整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复核数据,使电网的运行更加安全经济,除此之外,分析和统计电能质量以及对其进行调控,我们都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以此来使供电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避免带来程度更深的网络损失。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今世界的发展当中,大量的国家开始从事智能电网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在整个研究当中最主要的是对配电网进行研究,为了能够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的安全可靠稳定,使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更加的科学合理。在整个系统运行当中最重要的是智能电网的配电和用电环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推广该系统,并且通过产业化的发展,以此来有效的发展智能配电和智能用电。


参考文献:
[1]余贻鑫,栾文鹏. 智能电网[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1) :7-11.
[2]胡学浩.智能电网———未来电网的发展态势[J].电网技术,2009,33(44) :14-16.
[3]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等.智能配电网讲座[J].供用电,2009,26(3) :8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