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梁卉花
[导读] 摘要:为保证公路养护获得更好的效果,保证公路通车过程中的安全。本文对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分析。
        身份证号码:45212619920507xxxx
        摘要:为保证公路养护获得更好的效果,保证公路通车过程中的安全。本文对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分析。首先,对技术原理进行概述。而后,分析了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形式以及形成原因,如沉陷、泛油。最后,对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了应用要点分析。例如同步沥青碎石封层技术、微表处技术、裂缝修补技术等。
        关键词:公路养护;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微表处技术
        引言
        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大型车辆等数量也在增加,这些都给公路带来了较大的运行压力,所以,一些常有车辆通行的路段就会容易出现问题。而对应的公路预防性养护,可以让这些沥青路面得到有效保护,防止问题影响范围越扩越大。
        1 技术概述
        预防性养护是指公路沥青路面还没有出现严重性破坏或断裂等损害问题时,所对应的一种修补技术。主要以预防为主,同时,这种养护作业操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公路沥青路面的应用功能改善与恢复。保证病害能够被及时遏制住,防止其影响进一步扩大。同时在对公路沥青路面进行综合质量的强化,预防性养护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操作落实质量水平较高,那么,整个公路的使用效果以及运行寿命,则可得到有效保证。与此同时,此种养护技术也是最为经济、操作技术最为便利的一种。从实践应用角度上看,配合事宜且操作性强的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是公路项目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得到双重发挥的有效保证。
        同时,大数据显示。大多数情况下,高等级公路的路面不会在短时期内出现较大的病害,只是由于天气、沥青材料自身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路面上出现一些影响较小的病害,如裂缝、坑槽或车辙等。但是如果不对这些小病害进行及时处理,那么伴随时间的推移,这些小病害的影响范围会逐步扩大,同时,后续再进行修补时也需要浪费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因此配合适宜的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不仅可以让道路工程的病害修补措施成本被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还能获得更好的道路养护效果。
        2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形式及其成因
        2.1 沉陷
        路基由于土质情况出现老化,那么外界环境对路基造成的侵害会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广。所以,当路面上行驶的车辆荷载超过路面本身的抗剪强度时,路基就会出现问题,如沉降或裂缝。通常情况下,出现的沉降问题主要是路面受力不均匀导致的,而裂缝则是轮胎与其他外界作用力常年累月的侵蚀造成的。沉陷对路面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病害,如果不及时配合适宜的预防性措施,那么后期调整过程中则需要占用更多的材料以及人工。
        2.2 泛油
        在对沥青混凝料进行设计生产时,如果沥青与其他添加剂的配比不合理或是搅拌时控制不到位,那么后期可能就会出现泛油现象。因此在铺设沥青路面时,施工人员必须控制叠层油的使用量,如果把控不好或是遭到雨水渗透,那么路面后期在实际使用与通车过程中就会出现泛油问题。泛油问题一般是指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空气温度较高时,沥青就会出现从混合料的底部逐渐向面层移动的情况。这种问题也被叫做为沥青集聚。如果再遇到一些雨天,雨水会使得沥青不断地被剥离、移动,致使路面集聚过多的沥青,导致路面抗滑能力不断降低。但是这种问题不会因为天气寒冷、温度降低,而恢复原状。因此,沥青泛油问题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害。


        3 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技术应用
        3.1 同步沥青碎石封层技术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不仅可以有效缩减工程建设应用成本,应用效果也较好。施工人员在操作同步沥青碎石封层技术时,主要通过同步碎石封层车将沥青胶结料如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等与单一粒径的石料同时洒布在路面上,而后,胶轮碾压机或车辆对其进行碾压,形成沥青碎石路面磨耗层。这种公路路面沥青预防性养护技术,不仅能够让路面出现的龟裂、反射裂缝得到有效修补,还可以有效增强路面的抗磨耗能力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路面上形成的沥青薄膜能够有效保护道路基层结构,防止积存雨水渗入到道路,导致道路基层出现位移或空鼓问题。从目前的使用范围上看,同步碎石封层在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县乡道公路的预防养护中可以获得非常良好的应用效果。施工人员也可使用此种技术修补道路的基层磨耗层,并加固路面的下封层结构。还可以作为低等级公路的过渡性路面,缩减工程建设成本,提升道路衔接部位的牢固性。封层技术还包括很多类型,如冷热薄层罩、面裂缝封层等,沥青路面的上封层技术主要借助同步沥青碎石封层对工程建设成本进行有效节约,并保证施工质量。
        3.2 微表处技术
        微表处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过程中,比较适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干线等高等级路面。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矿物填料、水以及其他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并通过专业的摊铺设备一次性完成摊铺操作,此项技术的优点是可操作性强。同时能够依据路面的损害程度选择摊铺的层数,但此项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缺点是噪音较大,同时,路面的平整度与其他技术相比较差,因此可能会给行车的舒适度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国引进使用此项技术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尤其是低噪音微表处理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噪音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也让路面的平整度更好,给车辆驾驶人员带来了更好的行车体验。
        3.3 裂缝修补技术
        裂缝修补技术主要针对沥青路面出现的小裂缝,能够有效防止小裂缝影响范围继续扩大,同时修补效果较好。所以在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中,此项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革新,从传统的沥青填缝已经革新成为当前的专业灌缝胶开槽修补方式,与此同时,配合使用的养护材料、设备以及技术等,都在与时俱进的得到革新。此项技术大范围推广与应用,能够有效防止裂缝、路面病害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经受住高强度的降雨,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以及寿命。裂缝修补技术较为常用,因为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无论是磨损还是外界环境的影响,都可能导致路面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裂缝,因此配合裂缝修补技术调整措施,能够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及时将裂缝的影响范围得到控制。
        结语
        在对公路路面进行养护时,在适宜的时机配合适宜的方法,能够保证公路的寿命得到有效延长。同时,及时控制路面损坏大小幅度与影响范围。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道路养护维修人员必须依据路段的区域、建设等级、病害种类对应适宜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保证措施的修护作用可以全面发挥,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工程建设成本,以及需要付出的人力与物力,如此,才能保证道路获得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陈奠东.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实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9):107-108+111.
        [2]谢惠芳.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实践[J].建材与装饰,2020(10):258-259.
        [3]杨如海.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具体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8):160-161.
        [4]周维维.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验收标准[J].交通与运输,2020,36(01):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