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平面交叉口设计思路分析 刘湄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湄
[导读] 摘要: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有序推进,能够缓解交通压力,满足公众出行需求。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摘要: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有序推进,能够缓解交通压力,满足公众出行需求。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平面交叉口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通行的顺畅性与安全性。就市政道路交叉口形式及特点进行阐述,探究市政道路工程平面交叉口设计,进一步就实例进行分析,旨在全面提升市政道路工程平面交叉口设计水平,为交通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平面交叉口设计;车道位置设置
        引言
        在市政交通中,一旦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合理性不足,极易导致交通拥堵的情况出现,甚至会对公众的出行安全造成威胁。在市政道路中交叉口是一个重要设计节点,构造典型,通过合理的交叉口设置,能够构建城市运输网络,满足不同线路连接需求,通过合理的交叉口设计来对车辆的集散性能加以保证,对于城市安全运输的实现也至关重要。
        1市政道路交叉口形式及特点
        1.1环形路口
        在路口交通集散方面,环形路口与叉形路口存在明显不同,将环岛设置于交叉口中心,道路呈环形,交通组织得以渠化,车辆在进入路口后,需要行驶入环岛,逆时针行车,结合实际需要选择道路驶出环岛。在道路等级以及交通运行速度差异的情况下,环岛面积有所不同。环形路口存在多种变化形式,包括圆形、菱形、椭圆形、方形等。
        1.2三岔路口
        所谓三岔路口,就是从不同方向交叉汇入并汇出三条道路,以Y型和T型为主要类型,能够满足主次要道路的设计需求。基于交通次要等级出发,还包含加宽路口式和非渠道式的交叉。一般在主要行驶道路上可见加宽路口式交叉,将一条车道增设于靠近交叉口的位置,满足交叉使用需求。在速度较快且存在事故风险的区域,设置非渠道式交叉,道路面积增加,以此来降低事故风险,通过辅助道路的设置,能够促进车辆通行效率的提升,转弯过程中改的交通危险也得以降低。
        1.3四岔路口
        四岔路口主要包含十字和X型两种,错位型以及微环岛型则是从基本形式上稍微变化而来的。市政道路中以十字式交叉路口最为常见,表现为两条主要道路交叉汇入汇出,视野开阔,交通组织明确,形式简单。X型交叉道路的交叉形式为非直角,道路自身线形存在一定影响,有尖锐凸角,存在一定事故隐患。若选用这一型式,需要基于安全原则加宽交叉区域或者渠道化,以确保道路畅通以及行车安全。
        1.4复合交叉口
        复合交叉口就是5条及以上的道路交叉路口,所占面积较大,管理难度也比较大。
        2市政道路工程平面交叉口设计
        在市政道路工程平面交叉口设计过程中,需要依照规范进行,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完善,保证短时间内车辆与行人能够顺利通过。
        2.1交叉口形式选择
        为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平面交叉口设计的合理性,需要深入现场进行勘察,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包括周边环境、路况等,进而对交叉口形式进行合理选择,确保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和谐。
        2.2信号与交通组织
        交叉口的设计,以通行安全为第一原则,并尽可能减少通行时间。在市政道路工程平面交叉口设计过程中,要对信号时间进行合理控制,优化分配交通组织,以确保通行时间减少。若交叉口有较多的左转车辆,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增加左转方向车道,适度延长左转车辆通行时间,以保证通行的有序性,降低交通拥堵问题出现几率。在交通通行组织中,交通渠化组织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不同行驶方向的车流的组织引导,可通过合理设置交通岛、标志牌、标线等来实现,确保车辆有序行驶,通行集散率得到明显提升。
        2.3车道位置设置
        交叉口设计过程中,需要尊重驾驶员习惯,来合理设置车道位置。一般情况下,在最左侧设计左转与掉头车道,保持单独设计,避免与其他车流冲突而影响交通安全。若道路宽度有限,一把方向通过的难度较大,为保证车辆行驶安全以及实际通行率,需要将左转与掉头车道设置于道路进口最右端,这就能够将转变半径扩大,实际通行率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由于此类设置与常规行车习惯较为反常,需提前设置车道指示牌引导车流提前选择候车道。
        2.4安全设计
        基于安全原则来开展交叉口设计,保证车辆行驶期间视野广阔,便于观察其他方向的车辆与行人。在设计交叉口的过程中,需确保视距在车辆停车视距以上,这就能够与行驶规范相符合,保证设计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3案例分析
        以某市政道路为例,作为城市主干路,其红线宽度为40m,另一支路为双向两车道,交叉口在交通高峰极易出现拥堵,基于此来进行改造。路口灯控为十字不展宽路口,该路段有着较大的直行车流量,在改造中主要采用灯控,将十字路口展宽。
        3.1实地调查
        通过实地调查可知,主干路设计车速为50km/h,所交汇支路设计车速为30km/h。结合现场情况可知,沿途居民车辆大多为小型车辆,主要通往支流。通过观察车辆运行方向,发现主干道中,左转与右转车流明显少于直线车流量。改造前后设计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改造前后设计信息表
 
        3.2车道数量设计
        原路口中,直左车道、直行车道、专右车道各一条。通过调查可知,左转右转车辆较少,左转车辆与直行车辆共用的情况下会影响直行车辆行进速度。因此在改造设计中,将一条左转与右转专用车道设置于主干道进口道,设置两条直行专用车道,因与下一个可掉头路径距离较近,此处不设置掉头车道,并对平面行人过街的方式加以维持。
        3.3信号灯设计
        在信号灯设计过程中,可将主干道直行车辆通行时间适当延长,确保车辆转弯时间明显减少,保证车辆行驶顺利。通过现场测试发现,直行时间为60秒,转弯时间为30秒,车辆行驶顺利,因而设计可行。
        结语
        为确保城市交通安全,在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设计中,必须要把握道路交叉口形式并加以合理选择,在设计过程中对信号与交通组织、车道位置等进行合理设置,以安全为第一原则,全面提升市政道路工程平面交叉口设计质量与水平,为交通的通达性以及行车的安全性提供保证,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优良条件。
        参考文献:
        [1]胡佳寅.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J].工程与建设,2020,34(01):67-68.
        [2]刘冰.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77.
        [3]韩佰舜.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之我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84-85.
        [4]杨洋,廖奕宁.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优化设计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01):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