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罗志导
[导读] 摘要:全过程管理模式依附于建筑行业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而愈来愈健全。
        广东诚誉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514500
        摘要:全过程管理模式依附于建筑行业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而愈来愈健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探析其在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以及竣工阶段的应用。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工程项目
        引言:倘若对全过程管理模式进行高效利用,那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必然会有所提升。因此,对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全过程管理应用于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一)项目投标管理
        众所周知,在工程施工前先要进行投标工作(如图1)来获得相关资格,而在施工前期应用全过程管理模式可以强化投标管理。因而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强项目投标管理工作,如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将要发包的工程项目,而后制定合理合法的施工方案,并撰写具有价值的投标资料,以此尽最大的努力获得发包商的认可。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有关施工单位的选择,相关部门一定要选择信誉度高、资质符合要求、责任心强的施工单位,以保障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图1  投标工作进行中
        由于工程项目的文件数量较多,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注重对工程的文件管理进行强化,尤其是发包文件,发包文件可谓工程项目中最为关键的文件,所有的施工环节都需要在发包文件的基础上执行相应的任务。还有一点是相关部门要学会使用先进的建筑技术,现如今的社会风景基本是由高楼大厦而构建,所以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时,要利用先进的施工设施与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后期的施工作业更具质量与效率。但是在真正进行施工时仍会产生很多无法避免的因素,阻碍工程施工进度,所以要在实践中探寻真理,对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还要对施工场地进行综合分析。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需加大对建设技术的探究以及使用力度。比如,编制合理合法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案;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查建筑工程的图纸,提高使用BIM的次数;系统的整合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预估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出应急计划,这样不但能够提升相关建筑施工文件的合理编制效果,提高图纸设计的精准性与合理性,还能够缩小建筑成本,缩短建筑周期,从而保障施工环节顺利、有序的进行,保证施工的安全。
        (二)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作为影响施工整体效益的核心因素,不但会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更是直接影响着建筑安全。而且在建筑工程中材料的成本为总成本的60%-70%左右,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全过程管理模式就需要根据合同中的相关内容以及要求,对购入材料的方案进行分析与编制,如合理选择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种类、数量、信号、强度、防水性能等,同时注重应用的合理有效性。相关部门还要注意加强建筑材料的验收以及存放管理,例如,建筑材料、构件等必须按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合理的堆放、布置;建筑材料、构配件及其他机具等必须存放得安全、整齐,不得超高;堆料必须做出分类,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悬挂标牌,标牌应统一制作,标明名称、数量等,专人负责,确保安全;施工现场建立清扫制度,做到将废料、建筑垃圾及时清理,临时存放现场的也应集中堆放整齐,悬挂标牌;车辆进出场应有防泥带出措施[1],从而做到一切以保障工程质量为基础,合理的减少施工材料的成本,使得建筑材料符合建筑施工的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工程的行业标准。
        二、全过程管理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
        (一)监管施工技术
        建筑相关部门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是全过程管理模式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首要任务。笔者以混凝土为例,在其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如选购、运输、配料、搅拌等,每个环节都需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因而相关部门要合理配备混凝土的水灰比,保证匀速搅拌混凝土,基于养护技术的要求对其进行养护,从而降低产生安全风险的概率。
        (二)构建完善的项目合作管理平台
        若是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中立稳脚跟,建立核心地位,就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以此不断满足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如借助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项目合作平台,使得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对建筑施工的风险进行合理的预测以及有效的控制,合理的创新与整合资源,各个部门深入沟通交流,完善施工的细节,从而帮助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综合效益。
        (三)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安全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安全为质量服务,而质量必须以安全作保证。因此,安全管理必须贯穿施工管理的全过程,那么相关部门所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应当先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教育,并针对部分建筑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方案,做好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突出抓好阶段性的安全工作重点,树立预防意识,根据不同阶段的工程特点展开重点的防范,比如,在基础施工阶段重点抓好支护及围挡;在主体施工阶段重点抓好洞口防护、脚手架的稳定、防高空坠落、高塔电梯防倾倒、防避雷等;在装修阶段突出抓好防火工作,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必须抓好安全用电管理[2]。
        三、全过程管理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竣工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工程能够按照合同约定要求如期按质的顺利完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有效、顺利的进行,就应当组建专业的项目管理机构,并派出相关驻场代表,使其负责指挥施工现场与协调沟通工作,如开工复工手续,勘察设计联系、监理委托、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及安全监督等。检查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企业是否委任专人负责施工现杨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检验材料进场,到各分项、分部工程及隐蔽工程是否基于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在工程材料采购方面,对工程的进场材料质量进行严格审查:是否严格按照相关合同规定来指定材料供应商和厂家。
        对于相关部门与工作者而言,要积极参加工程协调会议及专题会议;协调施工及设计单位之间的工作;定期组织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检查,全方位为工程项目做出贡献。还要注意勘察设计施工等各工程单位是否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强制性标准,如若发现存在蓄意降低工程建设质量的行为或故意压缩工程工期等行为,则定要实行惩罚。
        结语:综上所述,全过程管理模式始终贯穿着建筑工程,所以要严格遵守全过程管理思想,在应用中对施工的三大阶段进行有效控制,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并进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涛,袁明省.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居业,2019(10):141+143.
        [2]李斌.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