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建设中的二衬带模注浆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程进刚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隧道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隧道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二次衬砌是重要环节之一。鉴于此,本文选取其中的二衬带模注浆施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既有衬砌台车的设计改造过程中的施工亮点、具体的施工操作流程及施工要点,并提出了几点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隧道施工;二衬带模注浆;二衬台车
        引言
        进年来,由于新型拱顶带模注浆具有使注浆体和二衬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能够修补端模混凝土的孔隙等优点,已成为解决二衬脱空研究的热点。但大多数学者都关注新型拱顶带模注浆技术的现场施工操作要点,而对重要的施工参数,注浆时间、注浆压力、现场注浆对未终凝的二衬混凝土的影响研究较少。注浆时间过早,拱顶混凝土会由于自重再次形成脱空,注浆时间太晚,注浆体与二衬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注浆压力太小注浆料不能较好的深入二衬混凝图中,注浆压力太大又会对为终凝的混凝土造成一定的损伤,如何选取合适的注浆时间和注浆压力成为研究的重点。
        1技术原理及优势
        对现有的二衬台车进行改造,在台车模板上设置垂直注浆孔、排气孔,焊接注浆孔固定法兰盘,安装SM-RPC注浆管,并在二衬混凝土初凝后进行预注浆作业。台车改造后,可不拆除二衬挡头模板进行注浆作业,并将注浆管作为观察口对混凝土的浇筑情况进行观测,通过观察拱顶混凝土浇筑是否密实,预埋管是否有泌浆等情况,有效的将衬砌拱顶浇筑“隐蔽”的“缺陷”工程变为“显而易见”的“可靠”工程。二衬台车改造后,通过带模注浆可有效保护二衬混凝土不被损坏,简化预埋管及注浆工艺,并结合拱顶二次注浆对工装装备进行改进,应用高性能充填砂浆,不仅能对空洞进行有效充填,而且能对混凝土的质量通病进行弥补和修复,防止发生拱顶脱空、混凝土不密实以及裂缝等质量问题,大大降低运营时隧道衬砌发生风险的几率。
        2二衬脱空原因分析
        隧道二衬发生背后脱空的主要位置集中在拱顶及侧壁、拱腰等部位。从此类缺陷常发部位在隧道横断面上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总结得出以下几个主要成因:(1)在施工至拱顶时,因拱顶初支平整度差表面凹凸不平,或台车挡头板排气孔堵塞,混凝土将部分空气挤压至狭小密封空间内无法排出,造成空隙。(2)在混凝土浇筑到拱顶位置时出现灌注管堵管,施工人员未仔细排查现场情况,错误认为已经灌满,停止灌注,造成脱空现象。(3)二衬拱顶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急于拆管,混凝土未初凝,受重力作用而下沉,造成灌注孔处脱空。(4)二衬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供应不连续,中途间隔时间过长,造成局部位置混凝土失去流动性或初凝,后续混凝土无法填补空隙造成脱空。或因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排气不充分,造成混凝土不密实。(5)防水板铺设未预留足够的松铺系数,导致二衬混凝土时,防水板不能与初支面密贴,造成防水板背面出现空隙。(6)混凝土配合比不良,水灰比过大、坍落度过大等性能缺陷造成混凝土凝固收缩变形过大,导致空隙。
        3二衬带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3.1二衬台车改造
        每一台台车都需要预留出排气孔和注浆孔的位置,其数量为5个。固定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套丝式,另一种是法兰式。将前者安装在搭接端,数量为1,将后者安装在挡头端,数量为2,在中部的位置也安装这两种固定装置,每样各1个,可重复使用。


        3.2安装RPC注浆管
        台车改造完成就位后,将准备好的SM-RPC注浆管通过改造后的预留孔处进行“试穿”量测,确定RPC注浆管的安装长度,然后,对二衬厚度进行检测,检查其是否满足长度要求:即RPC注浆管顶住防水板长度+法兰长度(7cm)+2cm。
        3.3灌注浆液
        注浆机安装完成后将注浆管与注浆机连接好,排除管内空气和水,配置好水泥砂浆并调整好注浆压力后方可启动注浆机开始注浆。正式注浆施工前应先进行注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注浆压力、浆液配合比、稳压时间等注浆参数。二衬背后脱空注浆时,沿隧道纵向应由下坡方向向上坡方向进行,沿隧道横向应按先边墙再侧墙最后注拱顶的顺序进行。单个脱空区注浆时按先下后上分层注浆的顺序依次进行。注浆过程中,应关闭相邻孔位的注浆阀门,防止浆液溢出。注浆压力一般控制在0.2~0.5Mpa之间,注浆终止压力控制为0.5MPa。注浆施工过程中,密切观测注浆压力和浆液流量变化。当注浆压力逐渐上升,浆液吸收逐渐减少,直至达到设计终止压力,并稳定5min以上,浆液吸收很少或不再吸浆时即可结束该孔注浆。
        3.4混凝土浇筑
        二次衬砌施工时,浇筑混凝土需要对称进行,左右浇筑的高度差要控制在0.5m以内,前后的浇筑高度差需控制在0.6m以内。拱顶部分浇筑施工时,观察口要选在注浆管处,灌注混凝土时分为以下两种情况:①灌注1个孔时,该孔与搭接端头的最远距离应控制在4.5m;②灌注3个孔时,起点应为搭接端,终点应为挡头端,顺序灌注,不得跳跃。灌注混凝土时,要及时观察竖向排气管和挡头部位,看其是否出现出浆现象,并将其间歇时间记录下来。
        3.5堵孔
        注浆结束后应及时封堵注浆孔。为防止浆块掉落,影响形成安全,将孔口凿成内大外小的楔形进行封堵。用人工手工凿出10cm长×10cm宽×8cm深的楔形孔,孔底掏凿为13cm×13cm方形扩大空间。孔口凿完后,将孔内清洗干净,将Ф4mm钢筋圆环网片焊接在注浆钢管上以防砂浆掉块。注浆孔采用与二衬混凝土同强度的膨胀水泥砂浆进行封堵,膨胀剂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建材行业标准。
        4施工注意事项
        (1)注浆补强施工前,应严格检查用电线路和各类设备的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施工中保持用电线路规范,遵守操作规程;(2)对浆液搅拌机、压浆机、进浆管、压浆管应随用随洗,保障及时清洁,防止堵塞。对机械设备要经常检查维护,提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施工过程中停机停料,保障注浆施工顺利连续进行;(3)注浆施工操作平台应搭设稳固、规范,做好临边防护措施,支架架体应设置明显反光标志、限速牌和安全警示标牌,洞内车辆原则上远离支架行驶,确需靠近架体通过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并减速慢行,防止碰撞支架;(4)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防尘眼镜,使用胶皮手套,在支架上操作时系好安全带并正确挂设。注浆作业人员注意站在注浆管侧面,避免浆液飞溅伤人;(5)注浆管必须牢固锚固在注浆管内,外接阀门必须焊接牢固并设置保险扣,防止注浆管接头意外脱落伤人。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的带模注浆施工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以起到简化施工环节、提高施工效率的作用。在使用该技术时需把握好二衬衬砌的关键环节,以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值得注意的是,本工程所使用的注浆材料虽然性能很好,但是投入的资金较大,并且目前尚未发现物美价廉的替换材料。
        参考文献:
        [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高换莲.带模注浆技术在大断面黄土隧道衬砌施工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7):152-153.
        [3]王立川,周东伟,吴剑.铁路隧道复合衬砌脱空的危害分析与防治[J].中国铁道科学,2011,32(5):56-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