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过程中电力营销模式探讨 黄万里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黄万里
[导读] 摘要:电力作为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上栗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省萍乡市  337000
        摘要:电力作为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电力行业也开始向市场化方向转变,但是在转变过程中的电力营销模式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阻碍了电力市场的发展,因此电力营销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对当前电力营销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改善营销模式的相关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加快对电力营销模式的改革历程,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市场化经济;电力市场化;电力营销模式
        电力市场在我国的形成是电力技术的发展成果!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电力市场化发展不断完善!电力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背景下,电力企业应当了解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力市场的特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创新电力营销模式!及时根据市场现状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营销模式的调整,制定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才能够赢得发展的空间。下文简要结合电力市场化过程重点营销模式进行探讨"
        1、我国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
        在市场环境下,电力同其他的商品一样,都属于商品,具有商品的特征属性。在电力市场中,也同时存在着买卖双方,形成电力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其中,电力市场中的卖方指的就是电力的生产部门,而买方则就是电力的需求者,包括居民和工业用户,商品就是电力。对其进行交易主要通过输电网络。但是当前我国电力生产企业在电力生产中的单机容量以及生产的区域位置以及事故支援等多个方面都对电力生产造成了很多的影响,从而造成了电力也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性。我国在电力市场的改革中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当前电力市场改革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另外,由于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有限,从而也严重影响了电力经济效益的产生。在体制方面,还缺少对我国电力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也就是说消费者还不能具备完全的自主选择权。
        2、主要的电力营销模式简析
        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生产运营中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营销模式一方面可以对电力市场的消费产生有效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帮助困境中的电力企业重振旗鼓。只有保证电力运营中营销的优势,才能够有助于电力企业的运营进入良性循环,促进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第一,服务型营销模式。根据市场经济的特征,就要对当前的供求关系进行清晰的认识,并且要快速适应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此时就要对买卖行为进行适当的转变。一定要注意服务的质量,并加强对市场的开拓,从而以优质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客户。在电力行业中其服务型营销与其他行业的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传统意义上来讲,服务营销中主要包括服务的主体和服务的过程以及加大对产品的展示力度等等,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将技术与功能进行渗透,从而提高服务标准。服务型营销的主要评判标准就是客户的满意度,只有在保证满意度的情况下,加强对市场的开拓。第二,综合营销模式。所谓的综合营销就是将多种营销模式进行综合形成的新的营销模式,其中就包括了市场营销以及关系营销等等。该模式将其他营销模式的营销优势,结合企业的特点来形成自己的特定营销模式。实践证明,这种营销模式可以实现企业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比较符合我国电力行业的营销。
        3、现在我国电力营销模式中所表现出的不足
        3.1、存在一定的电费风险
        当前阶段,我国的电力费用的收取方式大多还是通过国家的电力单位进行收取,这也就衍生出了很多的收费中的管理问题。比如,现在还有很多的地区进行电费查询和登记的方式依然是人工查表,这就需要登记人员爬杆作业,这种登记方式一方面对登记人员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还存在着很大的出错风险;另外,我国的电力公司的电子收费设备和具体的改革措施还没有落实到具体,因此,在一些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用户根本不能对自己电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查询,从而容易延误缴费,有的甚至根本不缴纳电费,为了对这种行为进行制约,电力公司推出了电费违约金的收费项目,引发用户的强烈不满。由于不同地区的家庭用电和商业用电的费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中垄断模式也极大困扰了电力用户,主要原因就在于竞争的缺乏性,这种方式最终就是会导致单一化的营销模式,存在电费风险。


        3.2、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我国电力市场化的路程已经走了很久,在改革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足,其中比较明显就是电力营销的管理问题,在管理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从根本上来讲,电力生产单位和电力用户存在很强的利益关系,属于共存共赢的关系,因此,具体的管理中一些电力生产单位并不能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电力供应。针对当前的这种情况,一定要加强电力市场化过程中对电力营销的管理,电力生产单位和电力用户都必须相关的制度,从而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降低这种不遵守制度所带来的损失。另外,一些电力收费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手中的职权对少量用户进行电费的减免,这种以权谋私的做法非常不利于电力市场的和谐发展。为了更好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规范,电力生产单位需要在供电之前就应该与用户签订用电合约,通过合同中的条款对双方形成制约,不断弥补管理中的漏洞。
        4、电力营销模式的改善措施
        4.1、加强对于村镇电力市场的开拓
        我国现阶段的电力市场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以前只有小部分是由私企在国家的帮助下进行营销电力,而大部分是由国家经营和管理电力。当前,我国电力市场一点点地开放,注入很多的新鲜血液,有很多的企业开始开拓电力市场,政府也逐渐退出了电力市场的舞台。由于电力市场现阶段吸引了很多企业,因此,电力市场存在着更多的竞争,若一个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下获得生存的权利,开拓村镇电力市场这一举措势在必行。电力市场中,目前大部分村镇还没有切实享受到电力改革的福利,因此,可以通过对落后村镇的用电进行普及和改革,提升村镇居民的电力消费能力。如果一个电力单位能够拥有村镇这个庞大的市场,那么势必会大大提升其后备力量的强度。
        4.2、完善管理措施
        由于许多的用电项目存在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或处于政府限制的用电项目中,电力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供电规章条例,对客户提交的用电申请材料详细审查,避免客户因不符合用电规章制度被政府强制关停,致使无法正常缴纳电费。此外,对客户的资料管理得当也是避开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当在正常用电过程中发生用电纠纷时,电力企业拥有足够的依据能够行使正常回收电费的权利。在用电申请审查通过后,供电企业应与用电单位签订供电合同,防止正常用电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电费回收难、电费纠纷等风险。
        4.3、加强政策性优惠导向
        在对电力进行市场化改革中,为了确保电力单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就要对当前的时代特征进行良好的把握,并推进优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电力的消费市场十分巨大,只有让利于客户,让电力用户深切感受到用电的优惠,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电力单位的利益。该方法的具体制定和执行具有一定的难度,实际执行中可以先对客户层次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客户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比如,普通的居民用户在日常的电力消费中占比较小,对此就可以对其进行月租电费的减免;对于用电量相对较多的企业,就可以采用阶梯电价的方式,用电越多电价相对降低,从而刺激对电力的消费,一方面满足了用户的用电需求,让客户感受到了用电的实惠,同时也提升了电力单位的效益,只有将用户的满意度提升,才能保证电力单位的长远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作为主要的能源之一,在市场化环境下需要加快其营销模式对该环境的适应速度。根据当前营销模式中所表现出的弊端,一定要结合电力单位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通过市场开拓、加大优惠力度以及改善管理策略的方式来实现对电力营销的改革,从而提高电力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快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湖,张文成,郭文军.开拓电力市场中电力营销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电力需求测管理,2012(5):70-71.
        [2]周琴.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53-55.
        [3]赵奇.电力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