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孙荣志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孙荣志
[导读] 摘要:科技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社会整体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
        身份证号码:37068219891024xxxx
        摘要:科技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社会整体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问题不仅会给建筑工程质量带来直接影响,严重的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危带来一定威胁,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裂缝施工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在具体施工中,要重视、把控好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与进度,落实好各项养护工作,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少裂缝现象的产生,促进土木工程整体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由于我国人民需求的增长,对于土木建设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而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对社会经济都有巨大的影响,质量因素除了人为原因外,材料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而混凝土的运用则是建筑材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施工技术问题也需要通过相应的处理,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的运用进行技术分析,并在施工中发现混凝土裂缝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意见,希望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行业提供一定借鉴,提高施工企业自身价值。
        1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常见原因
        1.1环境因素
        混凝土的凝固速度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在夏季,浇筑工作人员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太阳暴晒会使得混凝土表面急速失去水分,而混凝土内部水分依旧较多,已经冷却的混凝土表面结构会影响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致使混凝土因为内外水分蒸发速度不一致,使得凝固之后的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促使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混凝土浇筑之后的温度差异也会造成裂缝问题的出现,如在冬季,温度较低,浇筑工作人员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会急速下降,而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下降速度远低于混凝土表面,致使混凝土因为内外温度差异较大,导致凝固之后的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美观度,还为土木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2混凝土自动收缩
        引起混凝土收缩的因素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水泥、二是外加剂、三是矿物掺合料;水泥导致的裂缝在上文中已经被提到,是因为热量的散发,掺合料是因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制作出了高效的减水剂,导致很强的流动性影响了水泥凝固,中间又会增添收缩剂,矿物的成分改变,配料改变都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的。混凝土是以液态的形式出现,以浇筑的形式用在工程项目中,在这个施工过程中,一旦裸露在外,会让混凝土与空气接触,同时也会与大气温度接触到,这时外界的温度也会成为一个干扰项目,如果实际温度没有混凝土的温度高,就会使混凝土快速冷却,在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形成巨大的差异;混凝土会收缩也是与内部温度有很大关系的,内部表面温度的升降,将会影响表面的压力大小,太高的温度会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
        1.3中间的水泥被水化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土木工程占地面积比较大,会比一般的施工面积要占地多,所以,相对应的,使用混凝土的整个覆盖面积也会大很多,而且混凝土会累积一定的厚度,而混凝土中有一项原材料,是水泥,水泥在搅拌的过程中,会发热,会散发出很高的温度,这一种热浪下,施工人员是很容易被烧伤的。

可是,作为混凝土,这种材料并不能及时的散热,会造成其中分子的不稳定性,表面冷数是很低的,水泥带动自身发出巨大的热量,就会让原材料的粘合度降低,也就是混凝土在凝固时效率不高,强度也不大,这其中也会产生一种化学物质,就是热量胶,主要就是将建筑材料粘合在一起;而产生的热量胶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在混凝土的结构中,由于各个分层之间连接较小,更加会让最后一层的热力胶产生巨慢,很难爆发出来,所以,这样看来混凝土当中就只有很小一部分的热量,也会减少本身的粘合力。这也就很容易会让混凝土产生裂缝,不仅仅是混凝土的内部构造被改变,也会让表面的热度出现失误,这样,在建造土木工程时,使用混凝土时,会降低混凝土的质量,也会由于混凝土自身承载的重量会加重,出现所谓的裂缝,一旦出现这种裂缝,便会有水泥的影响,在调配过程中,没有掌握到很好的分寸和力度,这样会出现裂缝。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
        2.1制定科学的原材料配比
        建筑单位依据行业市场环境,结合对单位内部各项具体情况的了解,合理制定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将原材料采购、混凝土浇筑工艺、设备操作标准、员工规范标准等内容包含在施工管理制度当中,使得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能够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建设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从而确保自身制定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各个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深入研究采购人员购买混凝土原材料的种类、质量,依据土木工程建设设计方案,进行多次各项原材料配比实验,直到混凝土成品符合土木工程建设实际需求,从而制定科学的混凝土各项原材料配比,并且将各项原材料配比信息传递给施工工作人员,施工工作人员依据原材料配比方案,向搅拌仪器中添加相应的混凝土原材料,依据自身以往的工作经验,判断原材料搅拌状态,从而确保混凝土浆液的质量。
        2.2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把控
        防止裂缝的处理方法很关键,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2.3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技术
        施工单位依据自身经济实力,购买先进的环境温度、空气湿度检测仪器,当混凝土浇筑外部环境温度较高时,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施工人员采取打开通风管道等措施降低空气湿度,从而为混凝土浇筑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预防因外部环境因素导致凝固之后的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浇筑工作人员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保温膜,并且采取多方面有效措施,使得混凝土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处在统一温暖和湿度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凝固之后的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几率,促进土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结语
        混凝土的裂缝原因和技术处理都需要加强对细节的检查,在整个结构和施工过程中,要能够把工程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出现裂缝,要检查温度,检查各种因素,也要拥有科学的方法,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为整个建筑事业发挥混凝土的作用。选择混凝土就是因为这个材料本身有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材料,会让人们更加放心,所以,一旦出现裂缝,对施工便会造成影响,所以,要钻研出适合的技术。
        参考文献
        [1]许雪艳.建筑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相关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19-20.
        [2]汤斐.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9(17):101,105.
        [3]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9,19(2):8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