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 33108219890921XXXX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建筑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加强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的现实意义,如有效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等等,提出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希望能够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
1高支模施工的主要流程
1.1规划检查工作
高支模施工的技术指标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项目开展之初必须先完成准备检查工作。一方面是要了解项目周边的工况环境,在方案设计中规避可能存在的隐患;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技术交底,以具体的考察资料和数据来论证可行性。承建单位首先应该对项目进行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技术员考察施工现场,给项目的落实提供保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指导和监理工作。比如建材的使用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支模构件的尺寸是否符合项目需求等,以此来确保工程的质量。一旦在检查时发现了质量问题,现场的技术员也可以及时的纠正,避免此后造成大规模的返工。
1.2安装落实环节
安装工作是高支模施工的重中之重,也是质量与安全问题频发的重灾区。究其原因,主要是安装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在落实和管理上都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其不仅需要大量的建材、设备以及工人,而且还涵盖了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问题,因此对承建单位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进行地基的压实处理。由于支模结构的自重以及建筑项目的荷载,许多工程在投产使用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滑移。这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建筑的质量,而且还极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通常而言,业界会采用预压以及换填等手段来改善土质,给高支模项目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合理的设置支顶的间距。这就需要技术员进行周密的计算,确保整体结构的应力均衡。
1.3验收以及拆卸
高支模在建筑中承担着辅助建设的功能,其稳定性与契合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有序进行。因此,在安装完成之后就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保障建筑项目的开展。技术人员应该以国家标准为指导,对各构件和支顶进行全面的检测,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在项目收尾竣工阶段,高支模构件也应该功成身退逐一拆卸。据行业内的调查数据显示,拆卸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也不在少数。在拆除清场时,一方面高支模构件尺寸较大比较容易出现倾斜、掉落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已完成工序造成破坏,影响到项目的交付。所以,为了减少甚至是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笔者建议使用可组装的支模。如此一来,不仅给拆卸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在其他项目中也能够循环使用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
2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1材料方面
该工程现场使用的部分钢管和扣件出现了不合格产品,主要表现在钢管变形、扣件抗滑承载力低、钢管厚度不符合要求等问题。部分钢管在多次使用周转后锈蚀导致壁厚减小,部分钢管在外力作用下变形较大。如果使用此类不合格的钢管进行本工程高支模的施工,将会使该支模架体系承载能力大幅度降低从而导致安全事故。
2.2方案编制及审核方面
施工单位第一次编制方案时将本工程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外包给他人编制,施工单位内部对方案审核流于形式。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没有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踏勘,对高支模区域特点、区域及作业范围不熟悉,对现场实际存在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到位,方案中未标示楼板混凝土浇筑方向、针对性不强,编制的施工方案在现场实施难度大。第一版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在专家论证时提出较多问题需要修改,论证专家组对第一版施工方案认定不合格,要求重新编制再次进行论证。
2.3现场实施方面
该工程的施工单位在高支模实施前,施工技术交底会流于形式,技术交底资料不齐全针对性不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未认真研读专项方案,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搭设,尤其未严格按照方案的构造要求进行搭设,横向、纵向、水平和竖向剪刀撑间距过大、数量少、不连续、立杆接头未在同一截面错开、扫地杆未双向设置、顶托自由端高度超高和固定不牢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未按照方案中的架体监测内容设置监测点。
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对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把控策略
3.1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完善技术交底
在开展高支模施工前期应完善技术交底工作,指派具有专业技术与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参与到施工过程中,保障所有施工人员经系统培训后上岗,为施工质量创设完备的前期保障。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在施工前期完善人员的安全防护培训工作,保障所有工人依照严格防护标准佩戴安全帽、穿戴安全服、系安全带进行施工,严禁在大风、雷电等恶劣天气进行高空作业。此外,施工方还应指派专人进行施工监督管理,预先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精准预测,强化对关键环节、重点技术的监督管控,为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创设多重保障。
3.2确保施工方案贴合结构需求
高支模具体是指支模高度不小于8m的支撑作业,在进行设计时,应当遵循住建部建质[2018]31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合理设计搭设高度及跨度,并充分考虑荷载要求。据有关条款规定,如果分部分项工程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危险性较大,那么其竖直距离应该不小于5m,横向跨度不小于10m,施工总荷载应不小于10kN/m2,如果施工规模超出标准,其搭设高度及跨度也应随之有所提升,施工总荷载也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kN/m2以上。施工方案作为高支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合理性应加强研究,尤其面对日益发展的建筑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3完善现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1)成立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组成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构,突出建设单位首要责任人与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的地位。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与防范措施。
(2)认真学习《安全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宁夏建筑工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及脚手架工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关于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工程管理的相关技术知识与规定,让所有管理人员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管理理念,摈弃侥幸心理,加强管理措施,从组织上思想上重视质量安全。
3.4严把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审关
编制内容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规定要求,编制依据充分,方案符合工程特点且具有可操作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强制性规定。高支模范围内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水平剪刀撑及竖向剪刀撑布置图和梁模板详图等附图齐全。目前专项方案编制方面容易忽视方面有:①支架自重荷载取值按规范中支架高度为4.0m以下0.75kN/m2,实际上本工程模板支架高度达9.3m,所以应当按规范中附表进行调整。②模板支架附图不全,无水平、垂直剪刀撑平面布置图及各种详图。③编制依据不全面,应当全面地包括国家、部、省及地方相关规定。
结束语
高支模施工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核心地位,其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功能的发挥起到了关键的影响作用。务必督促施工人员明确施工要点、运用先进施工技术进行质量把控,同时还需采取规范性管理手段强化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进一步保障高支模施工的顺利开展,推进建筑行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羽镇.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8(18):45.
[2]徐立岩.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5):176-177.
[3]赵海军.浅议高支模设计与施工安全控制[J].建筑安全,2018,33(5):64-68.
[4]吴淞.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J].中外建筑,2018(10):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