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作为一个质量要求高、涉及资金多的行业,一直以来在国民经济中挥着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的建设管理中,造价管理是各相关方重点关注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逐渐认识到成本控制对建筑工程的经济性、质量性有着独特意义。目前在成本控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是BIM技术,因此,本文将从阐述BIM技术的基本信息出发,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研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未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建筑工程集设计、施工、资金、安全等众多关键要素为一体,且施工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性和经济性,急需应用科学、专业的技术工具。BIM技术是一个新技术、新思路,值得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深入研究。
一、BIM技术基本信息
(一)BIM技术释义
BIM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一般译为建筑信息模型(模拟),由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通俗来讲,它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主要表现在它是可由计算机应用程序直接解释的建筑或建筑工程信息模型。
(二)BIM技术优势
BIM技术在计算机数据库基础上,能较好地把建筑从设计、施工一直到寿命终结完整的集成起来,把工程项目从传统的平面管理中脱离出来,建立涵盖各种信息的三维立体模型。信息的可视化使得建筑工程项目更加规范、具有秩序,降低管理和监管难度,防范风险。在实际工作中能方便施工方与业主方或投资方进行沟通,从而节约时间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后,可以建立更加清晰的全局观,使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建筑设计的科学性,还能直观地把握施工全过程。同时,针对建筑工程建设期间涉及的建筑行业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管理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夯实基础,保障全过程管理顺利进行。
(三)BIM技术发展前景
BIM技术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早已不是默默无闻,BIM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使得国家重视对技术的推广和专业人才的培养,BIM证书也具备极高的含金量。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BIM技术的应用会更加深入。所以,不管是从当前角度来看还是从长远立场来看,BIM技术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的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如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和监理方等等,在传统的造价管理中,各相关方没有一个统一的、经多方认可的平台,遇到问题时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工作效率低下,这毫无疑问是缺乏系统的管理。而且,由于工程项目繁多,项目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使得财务数据更加缺少关联性,编制数据信息时就会很被动,不利于后续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
还有,在当前普遍的Design-bid-build模式下,设计与施工并没有完美结合,而是存在分工与分离,同时不排除国内部分建筑企业存在压低报价来赢得施工目标的现象,施工后靠设计错误引起的设计变更或管理漏洞来增加利润,因此应用新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会触及到当前环境下此类群体的利益。
(二)专业技术方法不够成熟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并没有多少成熟的技术方法可供选择,很多时候往往还是依靠人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技术优势,这在BIM技术上也有一定体现。
在前文中说到,BIM技术是“舶来品”,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因此整个社会普遍对BIM技术缺乏理解,同时也缺少专业人才。很多狭隘的观点单纯地认为BIM是软件、BIM是虚拟可视化、BIM是模型,这些都是不全面的,在国外,BIM还包括建设机器人、3D打印建筑、物联网等,范围广泛。我们可以把BIM技术理解为一种方法,一种指导受众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从事建设活动的方法,因为其概念是建设信息化,信息化到方方面面。
对BIM技术理解淡薄就使得专业技术人才稀少,这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同时由于我国建筑产业规范化程度不够,欠缺时间与费用去维持从设计施工直至运维的精细化程度,导致社会的各个参与主体对BIM 的认知并没有达到高度共识。
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一)在工程决策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决策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如何细致分析比对哪种方案更具经济性和质量性,就需要先进的技术去予以辅助。通过BIM技术可以快速地将施工的初始环节、具体施工环节、施工结束环节等进行思考、计算,规划出最合适的施工方案,在这过程中,人工成本能大幅减少,出错几率也能大幅降低,同时也能规避一些风险,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高质量。
(二)在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据统计,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所消耗的费用约占工程总体造价的百分之三,而设计阶段的造价不合理对整个工程却有高达百分之七十的影响。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使用BIM技术,有利于提高造价管理的有效性。我们知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造价管理也一样。比如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施工材料等等,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可能发生意外的因素,将所有信息整合起来考虑并加以防范,降低风险。
另外,BIM技术还可以促进各方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各相关方共同参与设计,领会设计效果的深意,便于施工建设,提高施工效率。
(三)在工程招标阶段的应用
招标与工程有直接关系,只有确保高质量的招标,才能保证施工项目有高水平。在招标开始之前,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是一大难点。对于招标方和投标方来说,理清工程量势必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且传统的核算方法受人的因素影响较多,准确性较差。随着BIM技术的应用,招投标时可以依靠BIM技术模拟施工过程,为投标方投标提供参考。同时招标方也可以通过BIM技术分析投标方情况,筛选出最合适的施工单位。
(四)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相对于传统方法,BIM技术更加适应动态的过程,能够在不同阶段结合有关数据建立不同的造价模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尽管我们可以对外部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预测,但是仍然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例如有时候工程施工在受到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后,会延长施工周期,这时候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再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并不是定时定量的,材料种类繁多,进场数量,时间等变量靠人工难以及时准确地做好造价管理,特别是在工期紧的情况下,管理难度成倍增加。采用BIM技术,造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建筑模型数字准确把握对应关系,运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快速输出结果,减轻工作人员压力。
(五)在工程竣工阶段的应用
在工程竣工阶段,因为BIM技术建立了完整的三维建筑模型和工程数据系统,所以使得像以往丢失图纸材料、信息数据不全的现象大大减少,降低了竣工结算难度。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建筑有关文件材料储存提供了便利,传统的做法是保管大量的纸质材料,通过BIM技术可以将材料通过电子数据方式保存,就算是调取设计更改前资料,也仅是点击查看记录就可以完美呈现。
BIM技术的实际应用还有很多,例如进度管理,提高安全系数等等,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四、结束语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BIM技术不管是从技术本身的优势上还是从建筑工程具体的应用上来说,都是比较先进的。当前,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深入,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建筑事业的发展,BIM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精通BIM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也会更多。
参考文献
[1]王斌.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6):186-187.
[2]石磊.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01):94 -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