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管控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7期   作者:许宸毅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飞速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飞速发展,获得“基建狂魔”的称号。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速度都是背后无数人的努力得来的,荣誉的背后也是饱含心酸的泪水。尤其是市政道路建设,质量要求高,进度要求快,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非常多。本文将针对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其管控策略,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管理思路。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问题;原因分析;管控策略
引言:
        我国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对市政基础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市政建设中道路建设当属重中之重,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道路使用年限非常长,维修不是很方便,所以对市政道路质量的要求很高,验收非常严格。每条市政道路周边都有居民区和商业区,所以对于道路的施工速度要求也很高。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管控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和速度,所以本文将以此为重点进行分析。
        一、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市政建设大多关乎民生,是人民群众和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的施工工程,社会关注度非常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轻则损害社会利益,重则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还会让政府公信力丧失。过去,很多市政工程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甚至造成了极大的安全事故,群众对于政府充满了不信任。近些年来,相关部门加强对于施工工程的质量管控,确保市政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前期设计到后期养护都能够实时掌控,但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是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关键,而施工过程不能够由相关部门实时掌控,所以,施工质量一旦存在问题,就会造成整个市政道路工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2.施工进度存在问题。每项市政工程从招标采购到正式施工,中间需要经历很多手续,甚至一个工程设计都要面临多次修改,所以留给工程施工的时间反而不是很多。所以,很多施工队都在拼命的赶工程,因为在规定时间之前如果不能完成,会面临巨额的赔偿和负面信用影响。施工进度过赶就会造成施工人员过度劳累,造成工程不能保质保量。此类现象非常常见,值得每个施工管理人员去思考,该如何减少施工进度问题带来的管理隐患。
        3.施工安全存在问题。安全,是所有施工工程强调的问题,是重中之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施工安全似乎成为了书本上的要求,成为应付检查的工具。真正按照要求做好施工安全管理的施工单位并不是很多。因为施工安全隐患,造成了无数的施工工人丧失生命,造成无数家庭陷入痛苦,也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恶劣影响。施工安全问题是当前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值得关注。
        4.施工成本控制存在问题。一个项目需要经历漫长的招标、中标、采购、设计、施工等过程,在这中间可能会面临原材料的涨幅、施工人员成本的增长等,一个大型的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甚至可能经历多年才能完成。如何在这长时间的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成本,让项目盈利,需要施工管理人员认真思考,灵活执行才可行,否则最终辛辛苦苦的项目无法盈利甚至亏本也是有很大可能的,施工成本控制问题是施工单位非常重视的问题。
        二、市政道路施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问题。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人员主要是农民工,大多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基本素质不是很足。在面对市政道路施工时,可能有很强的施工经验,但是却无法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方式的改善。很多时候,施工管理者所传达出来的意思施工者并不能很好的接受,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进行反复整改之后不仅影响工期,还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此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非常不足,根本就不重视施工管理人员传达的施工安全知识,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时无法自救,甚至可能因为错误的操作造成安全事故。


        2.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施工管理和施工有很大的区别,施工想要按照预期的目标执行下去,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完善、要严谨,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管理时才能够有理可依,才能够以理服人。否则,施工项目中包含大量的施工人员,没有固定的规章制度会造成扯皮、偷懒等多种问题的发生,在问题发生时无法最快的解决问题。尤其是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让很多市政道路施工工程出现安全事故,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3.施工监管力度不够大。监管与管理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管理,而不进行监管,容易滋生腐败。如果施工监管力度不够,施工管理制度制定的再完善,也只是流于形式。但是现实生活中,施工监管流于形式的情况比比皆是,工程监理似乎成为一种摆设,让工程质量无法让人放心,在工程验收时错误百出。
        4.施工管控执行力存在一定问题。执行力主要还是看管理者,管理者的执行力直接决定了管控制度能否有效执行到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施工工程的管理者执行能力有待加强,一些管理者瞻前顾后,一些管理者中饱私囊,让整个管控制度沦为形式。
        三、市政道路施工管控策略
        1.加强施工人员素质提升培训。施工人员是整个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如果施工人员素质不够,对施工管理政策无法很好的了解,对安全管理知识不够明确,就会导致施工进度受阻,还会造成安全事故,施工的工程质量也是无法保证的。施工工人数量众多,施工管理人员没有办法按照个人为单位进行管理,但是每个人都可能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所以,加强施工人员素质提升培训,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才能够让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管理工人,才能够保障工期顺利,保障施工工程质量。
        2.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管理制度就是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执行的管理条例,是施工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管理工地的重要力量源泉。施工管理制度的健全,需要包括施工前的安全培训制度、施工中的人员管理制度、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施工进度管理进度等,以及施工后的验收管理制度等,都是施工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只有具备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才能够让每一个施工管理人员都能够按照同样的管理力度进行管理,能够照顾到管理细节,在进行问题惩处时也能够具有同样的尺度,让被管理的人更加信服,也能够让工人能够有更加完整的管理条例去循序。
        3.加强施工监管力度。施工监管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监管制度,在完备的制度下进行施工监管。施工监管的范围要足够广泛,包括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等都是监管的范围。施工工人主要由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监管,施工管理人员可以由第三方监管单位进行监管,也可以发动群众的力量,由施工工人进行相对应的监管,这样才能够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4.严格执行施工管控制度。施工过程中管理很重要,控制更为重要。因为管理仅仅是针对安全等问题进行管理,而管控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显得更为重要。要根据工程的要求,制定完整的管控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要考虑到成本、天气等因素,让整个工程能够按照预期的要求进行下去。
总结:
        市政道路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工程,要严格的进行施工管理,让施工工程的进度、质量都能够获得群众认可,让施工方和群众都能够在这样的工程中收益。要坚决杜绝施工管控措施流于形式的情况,要建立健全管控机制,并且严格执行,让整个工程的施工都在掌握之中,让施工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让施工质量让人放心。
参考文献:
[1]罗琴琴.基于市政工程中施工质量问题及其控制策略的分析[J].当代旅游,2017.
[2]郭娟娟.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8.
[3]王平.分析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
[4]肖斌.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