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工程管理措施不断优化,从各方面保证了建设项目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根据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和用途,工程结构、造型、材料和施工方法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此外,工程现场人员、器材、电气设备流动性高,这不仅增加了规范化控制的困难,也增加了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建设质量的难度。实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对建设项目的各个领域进行管理和控制,是促使建筑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建设项目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有效战略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现代化进程加快,建设工程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但是近年来由于工程质量问题的不断发生,人们对工程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有效的监督工程施工过程的各部分,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的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和其使用安全。
1.建设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1实际监督管理问题
监理工作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在建筑工程领域并没有完善的监理制度,这就导致了监理工作松散,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责任不明的现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不足,项目管理不足,导致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实际施工质量,影响了建筑业的有序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各种问题频繁发生,施工人员必须具有完备的工程成本计划,重视制度和技术,使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1.2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问题
管理工作是否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决于管理者。如果不能充分发挥管理效果,则一定会影响工程管理质量,影响工程建设质量。根据工程需要临时设立管理组织,但是临时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不足,会导致管理人员无法正常执行管理业务,管理价值无法充分发挥。
1.3 施工技术及成本问题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由于建筑工程相关学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普遍提高[1]。施工企业在施工时不考虑专业交叉情况,没有有效的配置,会导致施工困难。目前,人们对商品住房的个性化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建设项目投资的增加和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目前在建设项目中传统建设模式依然存在很普遍,施工人员主要是体力劳动者,对专业施工理论不太了解。这会对工程质量和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建筑工程难以达到预期的施工质量目标,对此,应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领域中的成本问题主要是因为成本管理和通盘统筹不足,导致直接影响整个建设项目的预期收益,使投资和支出无法取得有效平衡,很难实现建筑工程稳定健康的发展。
2 加强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增强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意识
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理念和施工质量管理是牢牢把握项目管理的重要前提,建筑企业需更加重视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定正确的施工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理念。这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促使建筑工程质量达到企业所预想的目标。
2.2加强工程管理
加强工程管理是建立科学完善的项目管理体制所必需的部分,这项工作将贯穿工程管理的整个过程。
结合施工机构和施工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改善,使其达到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最优化的目的,提高施工管理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使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中严格遵守各种管理制度,避免传统施工管理产生的弊端[2]。此外,还需要建设公司的负责人具有良好的品质和责任感以及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对建筑工程的各部分质量管理有深刻的认识,在现场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管理制度进行施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
2.3加强管理训练,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作为施工项目的管理者,其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及责任感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 首先,需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的能力,其次,实行绩效评价制度和有效奖惩制度,严格评价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者进行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最后,实施质量管理责任制,制定质量管理的目标,明确各职务和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严格追究出现问题的部分以及相应管理者的责任,纠正员工的工作态度,保证管理质量。
2.4推进制度完备
要建立和完善施工管理规则和制度,必须根据施工管理者的岗位责任制,实施施工质量责任制和事故报告处理,把既存的制度合理应用于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经理是施工的组织者,也是管理系统的实施者。因此,只有明确施工经理的权限和责任,才能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解决后续的责任追究和问题[3]。另外,各种规章制度需要将建设项目管理和建设的全过程重叠起来,在工程前、中、后期进行质量管理,实现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以为后续建设项目的秩序奠定基础。
2.5新材料的宣传和使用
新材料的推广和使用,改进了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物质量,避免了传统建设项目的安全隐患。在确保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引进新材料,小规模的进行使用,使其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进行对新材料的普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企业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建设进度而进行盲目的创新。
2.6 实现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 现在也有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以传统的人力的工作为主,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工种和工作过程相对复杂,所以工程质量管理应该覆盖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确保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内容,因此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的三检制度。使职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技术培训和相关规定随时进行质量检查和改进,检查组织应由组长组成,建筑工程团队完成后,下一个工程施工队伍继续施工验收。如果验收不合格,绝对不能进入下一个工程。加强搅拌场和计量设备的管理[4],在工作过程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所有材料的比重都应准确测量,有特殊需求的混凝土应该提前进行制作。最后注意混凝土测试块的生产,按照规定进行混凝土测试。严格储备区块,对现场设备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在施工前进行全面检查,在不影响设备的情况下安全正常的施工。
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提高建设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水平,对提高建设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建设企业的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高管理质量,提高建设项目整体质量,促进中国建筑业快速更好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文涛.试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36.
[2]姜龙.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河北农机,2018(06):53.
[3]钱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居舍,2018(09):121.
[4]刘文涛.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J].纳税,2017(3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