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张威

发表时间:2020/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张威
[导读] 摘要:地质工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城市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地质勘察工作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广东恒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地质工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城市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地质勘察工作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新时期,地质勘察工作逐渐向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遥感技术运用到地质勘察中,能提升水工环地质勘察效率与质量。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运用,在缓解能源紧张、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当前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首先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内容进行探讨,然后探讨遥感技术原理,最后提出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望采纳。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遥感;应用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地质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水工环地质勘察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察工作集合,是新时期经济发展中关键工作。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涌现出更多先进的地质勘察手段,遥感技术的加入,更好的提升了地质勘察精准度,为地质工作开展提供帮助[1]。基于此,加强对遥感技术及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应用的研究意义重大。
        1水工环地质勘察内容分析
        顾名思义,水工环地质勘察,就是指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以及环境地质勘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大,且关乎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在很多领域都具有广泛运用,关乎到人类健康,包括农业生态地质分析、土地资源规划等。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高密度人口与环境、能源之间出现了明显矛盾,更加凸显出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2];在城市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工作尤为重要,通过工程地质勘察,能够进行工程地质灾害勘查、土地应用规划以及填埋场地质调查工作,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保证城市中交通线路、管道网络等布局合理,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持,促进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环境地质勘测是水工环地质勘查中关键一环,在经济建设中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通过环境地质勘查技术,如地质灾害勘查、生态环境调查等,能够为构建和谐自然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2遥感技术原理探讨
        遥感技术兴起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利用电磁波原理的一项重要探测技术。遥感技术应用中,通过各类传感器,能够对远距离目标辐射及反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并形成图像,实现对探测目标的有效识别。遥感技术运用到地质工作中,通过单一波段转换,建立多元化模型,有效分析地质环境。经过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发展较为迅速,无论是成像体系、图像处理,还是算法、数据分析等都获得明显改善,技术更加先进,在地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3]。
        3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3.1 在水土流失勘察中的应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环境平衡性被打破,生态环境原本就相当脆弱,加上人为破坏问题严重,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出现。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中较为突出问题,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治理,相关部门在治理过程中,必须对不同地域地质加以勘查,了解具体的情况,以便于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理模式。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勘查效率,保证勘查结果准确性。通过遥感技术,能够更加准确的划分一段区域中水土流失状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4]。利用遥感技术获得更多地质环境信息,为今后地质工作开展提供数据依据,但实施中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且需要对水土流失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提升勘察效率。
        3.2 对水体悬浮固体进行遥感监测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多先进技术涌入到地质勘察工作中,能够帮助地质工作人员开展各类工作。其中,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对水土污染情况加以检测,探测出水体悬浮固体含量的多少。

当然,与土壤地质勘察相比,水体具有较强的红外波吸收能力,传统地质勘察难度较大,传统地质勘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借助于遥感技术,能更好的勘察、检测水体中的悬浮固体,根据悬浮物质浓度,借助于相关数据构建关系模型,更加全面的掌握水环境悬浮物质情况。
        3.3 在地下水勘察中的应用
        地下水勘察是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关键组成部分,是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步骤。传统地下水勘察工作中,由于地下水环境复杂,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导致地下水勘查区域中定位难度高,得到的数据信息完整度不高,整体勘察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借助于遥感技术,利用混合值比图像进行处理,得到MISS影响数据,更加详细的了解地下具体情况,也能够为日后地质工作提供便利。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下水勘察,能够更好的探查地下水位置,保证精准度,对水资源整合利用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4 在地质矿产勘察中的应用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资源,而各类矿产都与地质构造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例如,斑岩铜矿形成过程中,主要是地质中酸体侵入;煤矿形成和煤系地层之间有直接关联。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可以为区域成矿条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对地质矿产位置确定提供有效帮助。
        遥感技术在地质矿产勘察中应用体现在:第一,通过遥感成像技术,形成矿产物质波谱数据,认真观察与分析热辐射异常、色调异常,能够判断出矿产区域;第二,利用遥感技术得到解译资料,对该区域内成矿条件进行深入了解,预测该区域是否满足成矿条件;第三,利用遥感成像处理技术,探测出具有成矿远景的低段,并结合数字地质方式,进行成矿统计,将远景靶区直接圈定。可以说,利用遥感技术,能够更好的探查出矿产资源位置,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便利。
        3.5 在宏观观测中的有效应用
        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引入遥感技术,能够从不同层面出发,仔细观测目的地。在宏观视角下,采取动态监测方式,更好的发挥遥感技术优势,为宏观地质普查工作提供基础支撑[5]。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地质工作中应用力度不断增加,利用范围也不断扩大,通过遥感技术,地质勘察人员能够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进行全面调查,探测出更加精确的地质数据。在持续科研力量推动下,遥感卫星技术,能够获取更加清晰的遥感图像,与之前画面光谱分辨率相比有了很大提升,画质效果更佳。让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定位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核心技术,在宏观观测工作发挥了更大的价值。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先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各领域发展中的重要助力,社会经济建设各领域也逐渐重视对先进技术的研发、引入。地质工作作为当前地质勘察部门核心工作,在履行自我职责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质勘察技术。水工环地质勘察包括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察等内容,而遥感技术的引入,能更好的提升水工环地质勘察结果准确性,为各项地质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全方位的掌握地质情况,为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等优化做出贡献,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吉海.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决策探索.2019,21(3):58-60.
        [2]彭晓东.水工环地质勘察遥感技术在地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8,10(2):57-58.
        [3]刘海玲.地质工程中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的运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18(2):51-52.
        [4]何寅生.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6(8):205-206.
        [5]李志海.地质工作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及遥感技术的实践研究[J].西部资源.2019,25(13):8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