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水务局 甘肃平凉 744000
摘要:庄浪县通过水利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现了水利管理由粗放型向规范化、由单一型向多元化、由负债型向效益化的转变,形成了“五级管理网络”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双轨”管理机制,探索制定了一系列管护制度和措施,提高了水管单位职工工资和待遇,建立了稳定的管护队伍,并且通过不断巩固深化,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显现出了保值增值、安全运营和以水养水的显著成效,具有广泛的运用推广价值和深刻启示。
关键词:水管体制改革;成果;巩固深化;成效;启示
一、水管体制改革成果
庄浪县是甘肃省国列43个贫困县之一,全县共18个乡镇293个行政村,总人口45.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32万人。县域位于六盘山西麓的黄土高原丘陵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干旱缺水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一大瓶颈。近年来,庄浪县坚持“以人为本,兴水富民,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的兴水理念,一方面抢抓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加快水利建设步伐,总体规划统筹部署,突出重点规模建设,建成了竹林寺水库水源工程和南部山区、中部山区、北部山区、洛水北调、梁河北调、店峡南调、洛水西调等跨乡镇、跨流域、规模化、网络化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实现了送水上山、引水入户、山川灌溉、户户通水;一方面坚持建管并重、建设为管理打好基础、管理为经营效益服务的宗旨,坚持不懈地巩固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机制,拓宽经营管理思路,探索新型经营管理模式,健全高效快捷经营管理机构,完善经营管理方式,施行有效经营管理措施,使全县水利工程经营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化,实现了由粗放型向规范化、由单一型向多元化、由负债型向效益化的转变,形成了“五级管理网络”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双轨”管理机制,制定了一系列管护制度和措施,提高了水管单位职工工资和待遇,建立了稳定的管护队伍,实现了水管单位自给有余和以水养水,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成效逐年增大。
⑴健全完善了水管机构。水管体制改革期间,县上批准新增加了7个乡镇水管站,在全县建立了1个县水利管理总站、3个水库管理所和18个乡镇水管站(所),配备了 197名专业管理人员,做到了各乡镇都有水管站(所)、各工程都有管理机构,工程管理组织体系科学完备。并将灌区水管所与灌区所在乡镇人饮工程及“五小”工程管理站合署设置,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两头相兼,人员调济、收益互补、同步推进,形成了“站所厂合一”的基层水管单位好模式。
⑵理顺了水利管理体制。水管体制改革中建立的县水管总站承担了全县水利工程产权、使用权的法人职能,落实县水务局水管工作任务和目标,统筹管理县域内的乡镇水管站(所、厂)和所有水利工程,乡镇水管站(所、厂)作为县水务局的派出机构,承担乡镇辖区内水利工程管理经营及抗旱防汛、河道管理服务等,上下协调,体制顺畅。
⑶明确界定了水管单位性质。按照水管体制改革的精神,庄浪县在对全县22个水管站(所、厂)管理对象和职责重新划定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明确界定了各水管单位的性质,确定县水管总站和3个水库管理所及负有灌区管理任务的5个乡镇水管站(所)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县财政全额供给,其余13个主要承担人饮供水管理的乡镇水管站(所、厂)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县财政补给40%经费。水管单位性质明确后,经费有保障了,运行管理顺畅了。
⑷建立了“五级管理网络”式基层服务体系。改革中,经过多方探讨试验,创建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双轨”管理机制,建立起了由县水管总站—乡镇管水委员会—乡镇水管站(所)—村社管水小组—用水户组成的“五级管理网络”和专业管理与群众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组建了1个县水管总站和18 个乡镇水管站,成立了18 个乡镇管水委员会和299个村社管水小组,898 名群管人员加入到了农村供水管理和监督行列,制定了用水户用水手册和用水合同,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层层签订管理合同,用科学的经管机制和周密完善的监管网络保障了全县水利工程经营管理科学高效。
⑸健全完善了水利管理规章制度。根据改革发展需要,县政府制定颁布了 《庄浪县水利工程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庄浪县水利工程水源保护与污染防治暂行办法》、《庄浪县水利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个指导全县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工作的政策文件,县水务局根据行业特点,制定印发了《庄浪县人饮工程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庄浪县人饮工程群众参与式管理办法》、《庄浪县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全操作制度》、《庄浪县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庄浪县水利管理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使全县水利管理工作走上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的规范化管理轨道。
⑹形成了人性化管理机制。庄浪县水管体制改革不仅触动了体制机构、规章制度,更 重要的是探索实施了优质高效的人事管理机制。县水务局总结分析多年的人员和薪酬管理经验教训后,在水管体制改革中全面推行了一线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倾斜法,实施人性化管理,将工资、福利、待遇向基层一线人员倾斜,除保障基层管理人员工资、“两金三险”、年终奖励外,增加一线工作人员生活补贴、摩托车油费或交通补贴、站(所)长通讯费补助等,鼓励工作人员自觉自愿到基层一线工作、自觉自愿搞好本职工作,树立水利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催化水利人的自觉心。
二、水管体制改革成果巩固深化成效
庄浪县经过2008~2012年的水管体制改革,构建了良好的水利管理体制机制,为县域水利工程优质高效运营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水利工作者倍加珍惜,坚持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巩固深化水管体制改革成果,促使全县水利管理工作发挥出了更大成效。
⑴全面落实了公益性工程管理人员经费。水管体制改革时测算确定了基数,但由于县财政困难提出逐步到位。经过县水务局领导的不懈努力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推动,庄浪县2013年全面落实了公益性工程管理人员经费,并把准公益性人员经费补贴标准提高到了60%,县上当年补给水利管理经费590多万元,切实保障了水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⑵全面落实了目标责任管理制和绩效工资报酬制。水管人员经费落实和水费收缴到位后,县上监管措施更硬了、力度更大了,首先根据各类工程性质、运行情况制定各管理岗位计划任务目标,再根据任务目标和计费标准确定收费任务以及管护任务,明确岗位责权利,定岗、定员、定责,对县、乡镇水管站(所)及水管人员实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其次是全面实施水管人员绩效工资报酬制,无论全额财政拨款、差额补贴、自收自支或其他不同身份的水管人员,均按档案工资70%为基本工资、20%为效益工资、10%为奖励工资统一计酬发工资,统筹调济,保障工资,巩固了“站所合一”机构模式,提高了职工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⑶普遍增强了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能力。经过落实“两费”和目标责任管理制及绩效工资报酬制,大大激发了广大水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程大修理基金提留得到落实,维修养护费用有了保障,工程管护能力大幅度提高,县水务局顺势组织开展了灌区晋等达标,标准化水管站(所、厂)、标准化渠道、标准化管道、标准化泵站、标准化化验室“五化”评比和“吨粮田”灌区评比等活动,激励基层水管单位争先进创优质服务,促使全县水利工程完好率达到了95%、运行率达到了90%以上。
⑷工程效益和管理效应大幅度提升。通过水管体制改革和不断深化,近年来庄浪县农田灌溉供水保证率达到了95%,农村人饮供水保证率达到了100%,全县24.8万亩川台地得到了有效灌溉、45.2万城乡居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2015年度水费收入1020万元,较水管体制改革前翻了一番多,年提留大修理基金60多万元。
⑸建立健全了新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庄浪县水利管理形成了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一是专业管理机构管理与群众管理监督相结合的“双轨”管理机制模式。按需要设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化管理人员和设施设备仪器,定岗定员定责,专门负责维护管理经营,同时建立用水群众管理监督网络,配合进行维护管理,“双轨”制运行,双向负责相互监督,共同促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经营管理工作。
二是低价位高效率安全优质供水模式。扣除群众自筹和投劳折资投入进行供水成本核算,按超高扬程低电价计算运行费用,按5%~10%的微利计入利润核定出群众吃得起水的供水价格,同时又以周密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经营服务体系保障农村群众饮水优质高效安全供给。三是“三严两统一提留”水费收缴管理模式。严格收费程序,严明收费纪律,严格水费即收即缴制度,统一集中管理收缴的水费,统一管理农村供水水管所站的财务收支,提留工程折旧费建立安全饮水工程改扩建基金,推动农村安全饮水事业走以水养水、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三、启示
庄浪县通过水管体制改革和不断巩固深化,取得了10项显著成果和3项高效模式,扭转了以往重建轻管的局面,真正体现了项目建的好,工程管的好,效益发挥的好,使国家的每一分投入都充分发挥最大的效益;建立了以管理促服务、以服务促效益、以效益促发展的经营管理体系,有力的带动了全县民生水利建设,增强了行业实力,增加了职工收入,提升了行业水平,加快了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形成了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微利化经营、多元化开发的理念,既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推动了劳务经济和农村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有效改善了民生,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了活力,又扩大了行业影响力,树立了水利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
一是建立良性机制体制是促进水利管理的关键。将公益性农业灌溉与经营性城乡供水管理划片分区合并管理,建立水管站、所、厂合一的管理机构和体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分工负责、效益均享,相互带动、共同促进。
二是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双轨”管理机制是强化水利管理的有效模式。实行专业机构管理与群众监管相结合的“双轨”管理模式既规范了专门管理机构的专业管护经营职能,又充分发挥了各用水单位和用水户的管护监督职责,优势互补,相互监督促进,保证了水利工程保值增值、安全持久运营和优质低价高效供水。
三是低价位高效率安全优质供水是实施民生水利、落实富民惠民政策的重要途径。扣除群众自筹和投劳折资投入核算供水成本,体现出了供水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按超高扬程低电价计算运行费用,体现了党的富民政策,按微利核定供水利润体现了民生水利的实质,低价位城乡基本均衡供水迈出了兴水为民、城乡一体化的坚实步伐,加上优质高效安全供水才能让广大农村群众吃上了自来水、安全水、顺心水、幸福水。
四是“三严两统一提留”水费收缴管理制度是保障水利工程优质高效经营服务的重要措施。实行严格收费程序、严明收费纪律、严格水费即收即缴制度和统一集中管理收缴的水费、统一管理水管所站的财务收支及提留工程折旧费建立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的制度,保证了水费收缴透明化程序化规范化和水费管理使用安全化合理化,消除了长期以来一些供水工程水费收缴过程中的乱收乱摊或讲人情不收少收以及水费集中不起乱支乱花等不良现象,保证了用水者利益不受伤害、经营者效益累增、工程资产和供水范围不断增大。
作者简介:
毛泽秦(1962—),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