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发展,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此工作是时代发展必然的趋势。本文主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难点及对策,并且认识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问题及对策
引言
所谓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实际上就是强调社会化的作用,意思就是企业对于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不再负责,而这一部分的职能将有所在社区进行负责,通过相关服务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和归属安排,所在社区将会对这些人员提供必要的管理服务。近些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内社会保障体也越来越完善,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同样重要,对于国家相关机构来讲,必须将构建退休人员服务保障体系作为重要的工作,通过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1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要是相对于企业化管理而言的,是指企业职工在办理退休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不再由企业承担,而是与员企业相分离,实行城市社区或者街道等属地管理,其养老金由社会相关部门统一发放,养老服务由社区服务组织进行统一提供和管理。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是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举措。如果每个企业都背负着大量的退休人员及其遗属,那么就必须承担高额的工资、保险、福利以及高额的管理成本,这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所以,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无疑大大减轻了企业发展的负担,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及时转型升级、调整结构,寻求发展。同时,社会化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这是源于社会化管理注重服务,强化宗旨意识,这种管理能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且属地管理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本辖区退休人员的生活状况,并能将附近的老年人聚集起来,组织引导他们参加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使其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2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2.1社保制度不够完善
社会保障是我国人民在退休之后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部分人民在退休之后的主要生活来源。依照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相关制度来看,大部分企业的退休人员并没有较为具体的发放标准,在企业养老保险资源储存库方面缺乏相关保障制度评判标准。
2.2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移交管理问题
企业退休人员的档案移交问题同样对社会化管理服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阶段国内退休人员的个人档案基本上都是通过企业直接移交给对应的档案管理部门,这些部门负责对退休人员的个人档案进行统一集中管理,所以这部分群体的档案管理实际上并没有社区管理的参与,档案移出企业之后,一旦出现遗失等现象,则势必会出现档案移交责任等争议性问题。
2.3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据了解,在我国各个区域基层的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相应的学历和经验,他们大对数都是来自各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这些招聘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中年人,接受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于一些业务知识根本就不了解,同时他们的年纪都偏大,学习和接受能力都不强,很难胜任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岗位。
3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3.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近年来,企业的法定年龄退休人员、提前退休人员、因伤病提前退休人员越来越多,日渐繁多的退休人员为当代社会社保管理部门带来了十分巨大的工作压力,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相关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紧完善社会保障基本制度,为各地区更好地开展退休人员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在完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期间,应该以国家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基本标准,严格本着有根据、有保障的制定原则进行完善,以解决退休人员生活问题、经济来源问题为基础,以促进地区社会保障部门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目的,重点重视社保制度管理体系的规范管理情况,对各企业法定年龄退休人员、提前退休人员、因伤病提前退休人员实行统一标准的系统管理措施,严格遵循统一化服务标准、系统化考核要求来规范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例如,调取退休人员信息、查询退休人员档案、追访退休人员情况、移交退休人员档案、获取退休工资途径、慰问退休人员生活等系列工作,实际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工作原则,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奠定良好基础。
3.2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保险信息数据库
首先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属于社区自己的网络体系,企业退休职工在离开企业以后,首先人事部门必须要完善信息登记,完整的登记退休人员信息,然后尽快的移交给对应社区,避免出现档案遗失和损害等问题;其次加快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信息数据库,以社区为单位,由社区服务保障机构牵头,及时全面的收集和整理退休人员的个人养老保险相关资料信息,通过规划化的管理构建养老保险信息数据库。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根据企业移交的档案信息来完善退休人员的各项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通讯地址、工作信息等,构建完善的数据信息库,同时还要重点标明退休人员的各项待遇信息,例如养老保险缴纳时间、个人存储账户数额、历年来的缴费工资等信息;再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保险信息库还要配合指纹录入系统来识别人员身份,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地完善和规范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信息数据库,通过规范化管理逐步的提升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保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3加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培养及经费来源
加强企业退休员工管理及服务工作关系着我国稳定发展,在社会化管理及服务中,相关的管理服务人员素质不是很高的话,在交流时就容易产生矛盾,不利于管理服务工作开展,要制定较为完善的招聘制度,进行择优录取,同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相应专业素质能力。还应该拓展经费筹集渠道,呼吁社会关注及支持,同时将社会化的管理服务费用列入财政预算进行拨款,并进行专项资金管理,运用多渠道资金筹集来有效开展社会化的管理及服务。
3.4实施人事档案集中管理与加强配套服务
在档案移交前,由国有企业对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并按照当地档案管理要求,实现档案服务数字化、便捷化;档案移交后,新形成或变更的档案材料,移交到接收地区县的档案管理部门。此外,移交后的配套政策要跟上。如退休人员需要开具证明材料,目前仍需要由原单位开具,由于档案已移交,原单位还需与档案管理机构联系,这不仅没有有效利用集中管理的优势,还为企业增加了负担,需要进一步改革配套政策,由档案管理部门做好配套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从现阶段国内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区域性差异、信息管理漏洞、基础设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不论是政府,还是地方管理部门、社区组织以及企业都需要重视各自对应工作职能的完善,真正的从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逐步的完善社区服务职能,为退休人员提供完善可靠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玉军.浅谈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J].人力资源管理,2016(3):152-153.
[2]陈坤.关于加快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建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5(3):209.
[3]汪幼和.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进程[J].企业导报,2014(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