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0年3期   作者:李建宽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越来越注重电力产品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越来越注重电力产品的质量和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日益先进,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有利于保障系统的可靠与稳定运行。现阶段,电气系统步入到新的发展时期,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智能化运行,满足了人们的用电需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运行;应用分析
引言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应用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时,应该立足实际,恰当运用仿真技术、集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监控技术、电网技术等,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质量、运行效率、管理安全,确保人们的正常用电。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依旧需要在电力工程自动化的基础上改进电力系统,以此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促进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浅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而言,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首先,该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电气设备全程运行的安全、稳定水平,促使整个系统可以更好的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次,和依靠人工排查系统故障的传统模式相比,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所研发的自动调度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从而可以对电力系统形成一个良好的保护。最后,集成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电力系统也更加符合人性化的需求。
2、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我国在飞速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在各个领域中进行广泛使用。这样才能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市场中拥有核心竞争力,进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受到客观因素影响,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相对较晚,使得自动化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有着较大差距。在技术研究初期虽然出现了各种阻碍,但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逐渐完善,同时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与核心技术。在改革开发作用下,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并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企业在针对先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不断学习与借鉴过程中,也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推广提供了良好条件。现阶段,我国多数企业都已具有较为完善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如在电力调度、发电控制、电路信息收集、电压控制等方面都已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确保了自动控制的实现。与以往的电力电路运行方式对比可知,以往的电力运行模式需要通过人工方法进行控制与管理,但电力系统在使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后,就可利用系统直接进行良好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同时还可结合实际需求不断切换各种供电模式,进而从基础上确保管理成本与人工成本不断降低。
3、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分析
        3.1仿真技术的应用
        仿真技术主要应用于科研工作的数据分析以及组建闭环系统中。首先,在数据分析工作中,科研人员需要在仿真软件中建立一个模型,并将所有和模型有关的信息输入到系统中,此时系统会根据科研人员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生成对应的结果。最后,科研人员可以根据结果对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仿真技术主要的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仿真技术得出的数据结论更为精确;另一方面,该技术手段分析的数据更为全面。和人工分析数据相比,仿真软件能够在大范围的数据中进行排除,只提取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然后再进行分析。其次,组建闭环系统时,利用仿真技术建立一个虚拟连接端口,进而可以使不同控制系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连接,最终达到加强系统智能控制效果的目标。虚拟接口的设定,可以满足不同设备连接的要求,这一优势在现场调试设备时显得尤为关键。
        3.2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
        电力系统运行期间需要进行大量的调度工作,才能够切实保障到系统覆盖的每一个区域的电能都能够稳定供应,而自动调度系统就是为满足这一需求研发的。自动调度系统主要分为3个模块的内容,首先是电力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实时采集电力系统的各项参数,并将所有信息汇总导入系统的存储模块。

其次,是电力数据分析模块。此模块主要的功能是对前期采集到的电力参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出电力系统覆盖区域电能使用的实际情况。此阶段工作对于维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而言至关重要,也是自动调度系统的枢纽。最后,是电力调度模块。此模块会根据系统给出的分析结果,自动优化配置电网电力,确保每一个区域的用电都维持在正常的状态。自动调度系统的优势明显,和传统的人工调度模式相比效率更高。
        3.3人工智能技术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开关量的自动化、实时动态的采集、模拟数量的记录、及依据系统生成。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保护和控制作用。在整个自动化过程中防止控制终端由于采集大量图像占用大量资源空间,应充分考虑电气自动化终端控制的性能和对软件系统的要求。可通过鼠标或者键盘隔离路由器和开关。自动调整磁电流,修改设定和参数,提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电气控制的有效性,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生产报表,提高精准度。电气控制系统中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专家系统控制。用模糊控制器代替常规的调速控制器,确保电气控制的准确性。
        3.4安全监控系统
        通常,安全监控系统可在实际运行期间针对各种故障进行实时监测,这就为电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也可在电力系统出现各种问题与事故时,实现提前预警,不仅减少了问题的解决时间,而且防止了事故财产损失问题的出现。此外,安全监控系统也使用了大量的自动化监控技术,而这种技术的使用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监控精准性的同时,也可保证安全监控系统的运行具有动态化特征。因此,电力系统在使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时,可从技术上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4、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定位
        4.1提供智能化服务
        电力企业发展的方向是智能电网,在科技蒸蒸日上的今天,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力系统中是必然的趋势,它不仅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的管理,维护整体的发展,还能解决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因此,达到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高效运用非常重要,不但能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完成智能化的控制工作,还能提升整个系统的服务标准。
        4.2仿真的工作状态
        如今,电气自动化发展速度飞快,电力系统在运转过程中也实现了动态仿真,进一步推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电力系统在运转过程中的动态仿真使得工作人员获取更多的相关数据,促进数据完善。
        4.3不断挖掘和改善计算机功能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少不了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当计算机技术运用到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时,可以借助服务器来达到和客户进行交流的目的,保证操作过程有效进行。而且当计算机功能融合后,电力系统会更好的完善无人操作以及自动控制目标数字,这在另一方面也反映数字技术操作的便利性。
结束语
        为了切实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采取必要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技术应用的方面从系统运行稳定性,再到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都要使用必要的技术手段,也只有在这些技术手段的加持下,才能够稳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楚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25+27.
[2]王继烨,柴得斌,闫东林,李雪康,马满强.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门窗,2019(21):250.
[3]唐日岐.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0):65.
[4]李学阳.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地产,2019(15):133.
[5]唐晓旭.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J].数码世界,2019(07):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