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检测技术在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0年3期   作者:李淑心 涂岸
[导读] 当前规模及应用领域不断增加的电网其安全率的保障显得极为重要
        摘要:当前规模及应用领域不断增加的电网其安全率的保障显得极为重要,在电网设备中应用的带电检测技术可将传统停电检测、巡检等方法不准确及利用率低的风险避免。对配电设备使用带电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可将停电次数减少使电力服务的质量有效提高,同时可对设备中的故障提前发现将经济损失降低。
        关键词:带电检测技术;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应用
        1配网带电检测技术
        1.1红外热成像技术
        红外热成像是一种通过光电元件来检测物体表面产生的辐射能,再经光电转化及信号放大等过程,将接收到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可视化的图像,反映物体表面温度的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力、机械、建筑等领域。对于配网架空线路中出现较多的连接不良、设备锈蚀老化、长时间过负荷运行等缺陷,设备表面均会出现异常的高温现象,通过对温度的检测就可获取相应设备当前的健康状态。首先通过红外光学镜头组件将被测物体发出的能量信号聚焦到设备的探测器上,然后通过信号转换处理,形成反映物体热量的图形,并可通过人机交互单元实现设备参数设置及图形保存、调取等操作。
        1.2超声波局放检测技术
        我国电网使用工频50Hz进行电力输送,当线路、设备出现绝缘老化、虚接、脏污等缺陷时,往往使得绝缘设备、线路周围的电场分布不均,而长期的电场分布不均匀会导致绝缘介质损坏,发生局部放电现象,进而造成电力线路、设备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下降,形成隐患。超声波局放检测技术是一种对频率处于20~200kHz的声信号进行检测的技术,而配电设备、线路局部放电产生的声信号刚好处在这个频段,因此利用超声波局放检测技术可对配电设备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测,而局部放电的强度可反映被检测设备绝缘性能的好坏。首先通过超声波传感器获取被测物体的局放信号,然后通过内置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对信号进行转化、分析,并以波形或声音的形式显示出来,同时可通过人机交互单元进行设备参数及波形存储、调用等操作,以利于分析设备状态。
        2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对带电检测技术的应用
        2.1红外侧带电检测诊断技术
        红外测带电检测诊断技术又被称为辐射性红外线,0.78—1100Ω的范围内,是红外线的大概距离。从红外测带电检测诊断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理论方面来说,将红外线的自身功能作为依据,分析物体经过辐射后产生的能量及其表面温度、对划分及密度状况进行判断并分析判断温度。通过实践发现该项技术能够将当下状态的检修要求满足,由于该项技术没有较高的技术灵活度,因而没有解体性,在不取样的状况下可按照存在故障的程度及位置开展检测工作,有利于对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判断。运用红外测带电检测诊断技术时可以大规模的扫描所需检测区域中的各种设备,应用于设备温度伴随电流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状况下,可对温度升高设备安全运作的程度进行辨别。实际应用该项技术时如某配电室通过一台控制变压器提供高压配电柜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电源,100V是变压器的第一次电压,引自电压互感器;220V为二次电压用于对真空断路器分合闸操作进行控制。一直保持运行状态的变压器如果正值夏季高温,通常变压器温度会保持在大约50℃,过高的变压器温度极容易出现短路燃烧及爆炸等危害,因此每次开展检修工作时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变压器的温度极为认真的测试,才能使其保证正常运行。借助红外测温仪可在检修时测出90℃为变压器的表面温度,同时变压器表面的色泽也发生轻微变化,通过初步判断可得知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输入了过高的一次性电压,当工作人员对电压使用万用表测试时得出100V和200V的一次电压与二次电压测试结果,这些结果说明电压回路故障没有出现。这样便需在停电时对变压器使用兆欧表进行绕组绝缘测试,零的测试结果证明变压器发热的原因是由于破损的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引发的,通过与厂家及时联系更换变压器从而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2.2超声波检测技术
        当局部放电的状况没有出现在被检测对象时,在被检测对象周围的粒子力、电场应力均会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一旦局部放电情况在设备上出现,则会打破刚开始的平衡状态。电荷会伴随设备放电随之进行迁移,中和的正负电荷会产生电流脉冲,此时升温膨胀的情况便会在设备放电的部位出现。出现膨胀状况且温度升高的区域有电流通过后,会迅速回复至刚开始的平衡状态,同时对局部区域的体积进行放电影响,致使某些介质的紧密状况出现改变,而上述提到的电场应力等均会发生剧烈震荡并产生20—200kHz范围内的超声波,对于这种情况的状态会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进行检测。但实际的状态检测过程中使用该项技术为了使信号的强度及检测效果不会受到传感器和被检测设备间明显的空隙影响,应当先将一层超声耦合剂附加在传感器测量表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某地区已经长期运行的10kV的线路,在日常检修过程中由工作人员借助配电线路超声波巡检仪,进行沿线检测,在检测时听见明显的放电声音出现在13号杆的下引线连接部位,通过初步判断认为是连接出现松动导致的。工作人员迅速展开分析局部放电检测数据的工作,结果发现该部位的劣化度为97,是危急缺陷,因此对引线连接部位迅速开展维修工作,完成维修工作后再借助WUD配电线路巡检仪开展复测,发现之前的故障已经消失。
        2.3暂态地电压检测技术
        站台地电压一般是指借助某些方法制造局部放电时电磁波产生的情况,之后电子途径相关设备中的金属体和接地体间便会有暂态电压脉冲产生。局部放电的条件充足时便会引发相关电子发生高效移动,而该移动是从带电体向着接地的非带电体并在移动期间由于趋肤效应放电点部位产生的电磁波信号,在箱体表面或金属柜表面向两个方向延伸,但不会有渗透情况出现。暂态地电压检测技术的原理是对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状况借助产生的暂态地电压进行定位和检测,当智能电网状态检修模式中应用该项技术主要是对开关柜带电状况进行检测,为了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以保证对各站所使用的开关柜一定要使用同一设备进行检测,如果出现检测异常需要长期的对其进行动态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分析判断问题发生原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例如某配电视工作人员对开关柜借助暂态地电压检测技术排查日常隐患时,零是开关柜局部放电测试值的测试结果,55dB是其中某个开关柜的局部放电测试值,同时在柜中还伴有异常明显的放电声音,通过初步判断认为局部有害放电的情况在开关柜中存在,工作人员迅速借助暂态地电压局部放电定位仪检测放电定位,通过测试发现开关柜内的套管位置是放电位置,同时65dB是该部位的放电测试值,工作人员立刻维修处理出现异常的开关柜,经过处理后柜中的异常声音及放电现象消失。
        结论
        电力设备的健康状态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综合运用带电检测技术可在不影响供电线路运行的情况下,完成对设备健康状况的在线检测,对虚接、锈蚀、绝缘老化、设备脏污等常见设备缺陷均能做出高准确度的判断,从而提前发现潜在的设备缺陷,指导相应对策的制定,避免意外停电事故发生,对打造“坚强电网”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齐飞,毛文奇,何智强,等.带电检测技术在电网设备中的应用分析[J].湖南电力,2019,32(1):27-29.
        [2]钟伟,朱泽厅.配电网架空线路带电检测技术应用探讨[J].浙江电力,2019,35(4):18-21.
        [3]张文煜.红外测温技术在电力设备运行维护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35):91-92.
        [4]崔雨,李鸿飞.红外测温仪的原理与实际应用指南[J].自动化与仪器表,2019(6):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