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施工企业根据预算情况进行现场管理与优化调整。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超预算;预算控制
引言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才能够维护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但是当下经常会出现超预算的现象,不仅会造成企业的经济利益受损,而且也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充分的了解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一些因素,然后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管理控制的实际效果,从而增强建筑工程企业造价管理的水平,有效地缩减投入资金,获得更好的回报。
1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造价进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保障建筑工程的投资收益,是工程项目建设出发点,也是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一个建筑工程师有多个小的项目共同组成的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而不同的体系及部门之间所进行工程造价的具体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筑工程进行造价预算能够让建筑成本更加的得到明确,加强施工方案以及报价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为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保障。而进行造价工程管理,可以很好的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运行,能够让自己很好的进行分配,原定的施工计划不会变更。一旦建筑工程造价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建筑工程返工的现象,这样会导致成本的上升,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加强预防管控,让企业更好的优化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样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说也是很大的好处。
2造价超出预算的主要原因
2.1忽视了材料价格的波动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和设备需要投入的成本非常大,所以预算编制人员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需要加大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控制力度,保证预算的准确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一旦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价格出现波动,就很有可能会导致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出现。现今有一部分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使用先进的技术加大对材料和设备价格的控制力度,然而由于市场上的变化是不可控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仍然有可能会遇到施工材料和设备价格上涨的现象,使用加大管理力度的方式控制材料和设备等因素导致的超预算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
2.2预算编制存在着随意性,缺乏可行性
部分建筑工程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不仅相对较为随意,而且缺乏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勘探、对于建筑材料市场的行情也不了解,导致了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难以起到科学预测整个工程造价的应有作用。建筑市场价格是不断波动的,因此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总之,由于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比较多,尤其是如果不能够对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重视程度,预算编制随意的进行修改或制定,难以推进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而且也会出现超预算的现象。
2.3工程项目管理缺陷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缺陷也是造成超预算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只有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才能使得工程项目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计划进行,确保项目正常施工和如期、合格竣工。但有时项目管理往往被忽视,主要体现为:项目管理团队受专业水平限制、管理方法及有效的管理制度缺乏,工程追责制度不完善,从而导致管理混乱,产生了大量的工程变更及签证费用。同时,招投标、成本管控、项目管理等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存在较大问题,无衔接、无对接、各行其是、矛盾增加、问题频发,意外频频出现最终导致成本逐步增加,预期施工预算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另外,项目实施过程中忽视安全管理,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导致工期延滞和索赔,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3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
3.1预测建材市场价格
施工企业需要针对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分析,以此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水平。通过实践可以证明,使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概率,使建筑工程的预算更加准确。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施工企业应选派专门的人员对市场材料价格的波动进行跟踪调查,预测浮动值,在这一过程中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需要保证所获得的信息数据具备实时性和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价格预测工作更加精准。此外,还应该具备市场价格的把控能力,在工程预算允许的情况下为施工留有一定的预算空间,确保与市场上价格的变化情况相一致,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超预算的概率。
3.2加强造价预算编制控制
首先,负责编制造价预算的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工程现场条件、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当地政府有关政策实施、外界环境变化等内容,以此为综合考虑依据,选择最佳方法进行造价预算编制工作,做足编制前的准备事项,在造价预算编制之初便为编制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真实性打好坚实基础[2]。其次,工作人员树立起爱岗敬业精神,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学习,与时俱进提升造价预算编制专业能力,秉持严谨编制态度,在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各项操作。结合图纸与现场勘查实际情况,获取造价预算可靠信息,保证预算编制科学合理性,且与实际相符。最后,掌握市场运作现状和运作特点,从建筑物料、机械等多方面入手,对市场加深了解,准确分析市场影响因素,根据科学预判,进行合理的差价调整。
3.3做好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必须在招投标环节及合同签署环节就应该严格管理。合同约定贯穿施工、结算的全过程,做好合同管理,就是在落实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当出现合同变更时,也会影响工程的造价。为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造价预算及控制人员要依据工程预算的有关内容及要求,基于合同、技术、经济等不同层面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在开展现场签证工作时,要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对合同价格进行科学、有效地计量,从而防止超前或过量支付问题的发生。若出现了超支问题,一经发现需要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严格执行各个环节的工作,从而确保工程造价始终处于可控范围。
3.4造价的审核工作要加以完善,对造价进行准确性评估
造价的审核工作要有效的防止错算、漏算和多算的现象出现。对工程的造价来说,预算的审核工作是重点和关键。然而工程项目本身存在单一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所以在审核上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要依据相关的施工环境来进行预算的机制审核:第一,对工程量的审核工作。在进行工程量的审核过程中,要对工程量在准确性上进行严格的保证。建筑的工程量对工程的造价在预算上有着直接和重要影响,所以要对预算清单工程量进行严格的计算;第二,对图纸外产生的费用。对于一些施工在安装、存放和维修保养上的费用,都没有在设计的图纸费用上产生,那么对于这些额外的费用就要进行严格的收取;第三,相关的取费审核工作。对于取费的工作要严格的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取费。对于取费的条件,费率的计算以及差价在材料的调整上都必须和相关法规相符。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整个造价预算编制体系,可以提高工程造价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优化队伍的管理水平,可以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做好市场发展分析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预算方案内容的合理性,提高监督管理水平,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管理。通过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于降低工程超预算情况的发生概率,促进建筑企业经济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明治.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7(2):112.
[2]郭金圆.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57.
[3]陈志坚.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