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发展无法脱离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其中包含了指导规划设计精准地落实城市发展目标、促进开发建设市场的自我提升和创新以及保障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设施的高水平规划建设等等,这些都有效促进了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讨论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有效指导和规范,并研究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和后期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设计;引导;规范
引言:
在新型城市化不断推进下,很多城市开始出现了各类粗犷式的建设模式,原先的城市规划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需求,导致其整体管理工作完全处在被动状态下。作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最重要的方式,有效的城市规划管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及改善城市运营效率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实际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到“管”与“控”的有效方案,引导规划设计以提升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延续城市文脉为纲领,因地制宜地确定规划方案。为了使城市规划管理有效作用于规划设计,两者必须要紧密联系,彼此协调,以实现对城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在此背景下,探讨这两者之间的有效关系,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两者的基本含义概述
(一)城市规划管理
具体是指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对城市规划的编制管理、审批和监督落实的相关工作,主要是为了给城市建立一个能够实现对城市土地资源高效统筹,同时对城市空间有效管理的体系[1]。在这之中,包含了城市用地管理和城市建设管理两部分。其中前者是基础的管理手段,这是因为城市中的各类建设活动都是围绕用地展开的,所以这就要对土地资源实施有效管理,保证集约节约、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后者是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管理,包含了新建、扩建、改建、保护等类的建设工程,因此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过程必须要严谨、细致。不仅如此,在规划管理当中还要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并综合考虑行政效能及地理环境监管。
(二)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基础。具体是以城市经济、安全和整合发展为前提,以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与整体发展、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原则,以城市整体发展目标为纲领的土地利用划分和空间发展布局的综合性城市研究方法。在实际规划过程中需要先深入相关区域进行调查和调研;充分了解地区建设历程和场所精神;与管理方、建设方和在地居民充分沟通交流,分析其不同诉求和需要,以此确立真实的规划方向和思路。然后在规划设计之中,遵从大区域发展目标和上位的大规划,融合前期梳理出的地区发展方向,以规划的法律法规和设计标准为底线基础,形成初步方案。之后,针对方案与相关管理、经营、使用方进行深入探讨,吸收各方意见,对方案进行深化修改。在这过程中规划方案要进行对外公示,公示期收集民众建议,梳理后对方案进行完善。最后,召开专家评审会,听取各类专家的专业分析,完善规划方案形成最终规划设计方案。
二、城市规划管理之于规划设计的影响
(一)更为精准地落实城市发展目标
不同层面的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在规划管理的系统下保障传递和落实,因此这就需要在设计之中重视起规划的整体性和方案的落实策略和具体内容,从而促使规划工作的有效性。在实际规划管理之中,管理者需要对城市的各项资源更为明晰,帮助指导规划方案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城市资源的高效合理使用。并且管理者要对时代发展目标和城市文化精神有更高的认知,在规划设计中矫正设计者偏移的方向,明确落实中央和地方的发展构想,延续地方化城市文化特色,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的发展目标[2]。城市规划与城市未来发展有很大关系,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给其带来的积极作用,通过管理实现对规划方案的有效规范,并进一步分析和探究规划方案,使方案之中的不合理因素能够得到有效修正和改进,促使规划设计方案与目标更为完善,提升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二)可以促进市场化的自我提升和创新
2018年以来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深化“放管服”的管理思路,我市规划管理做好改革工作,首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布局和外檐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即放开部分“软”性指标的控制,比如建筑组合布局中的错落关系(从布局上看不宜悬殊过大),建筑造型(不宜夸张)、外檐色彩(不宜采用高饱和度色彩),目的是“强化底线”——避免贪大、媚洋、求怪的建筑乱象,“放开上限”——具体建筑布局和风貌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标准外,可由开发企业带领专业设计团队发挥设计特长,为城市增加优秀且符合时代感的优秀建筑设计作品,同时也全面提升了城市风貌的多样性和品质化。
(三)保障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品质化
现阶段,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品质化建设已经成为城市进阶发展非常关键的推动力,这主要是人们日常活动与公共环境息息相关。好的城市公共环境是对外来人口表示欢迎,为他们创造舒适、方便的停歇环境使他们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接纳和包容。当前城市规划设计在实现委托方高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对城市的贡献,比如城市街道这段与整个街道网络的紧密联系;社区公共开放空间融合周边环境的整体景观性和对城市的开放度;建造住宅的同时还创造了哪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等。以上这些都需要城市规划管理对具体规划设计的监督,以此提升规划设计的全局观和公众性。
(四)可以实现低碳环保式的建设方式,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过程
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是关系人类社会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问题,所以在实际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特别注重节能低碳环保的实现,从绿色建设、绿色建筑,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建设出绿色生态城市,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3]。就拿海绵城市来说(图1),它主要就是将城市作为“海绵体”,使其在雨水天气下吸收、存储和净化,然后在缺水的时候顺利排出,以实现对雨水的有效回收应用,最终达到城市节能与环保的基本目标。
.png)
图1 海绵城市示意图
(四)更好地优化配置城市资源
对于城市规划设计来说,各类资源是重要的考虑元素,换句话说,城市规划设计本身就是对资源的重新优化分配。然而当前实际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城市广场尺度过大、市政基础设施过早建设,荒废待用、城市人工化绿化景观过多替代原有自然生态景观等等。对此,在规划管理的指导下具体规划设计不但要充分了解城市生活人群的需求和人性化尺度的设计方法,也要了解城市所在的自然生态大环境的整体系统,修补城市中生态环境中的断节处,使这些都能够充分融合进规划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
(五)引导城市规划的创新发展
为了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求,城市规划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比如科学规划城市当中有限的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具体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第一,城市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必须投入大量资源,因此在规划管理时一定要遵循经济节约原则,有效分配和统一城市资源。第二,站在实际发展角度上实施规划管理,将城市本身的结构作为基础,积极改造老城区,创新规划设计,全方位改善和优化城市风貌。第三,将城市发展特色作为前提开展对外合作,通过内外结合促进城市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抓手,城市规划管理也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只有规划管理展现出节制的“管”和 合理的“控”,才可以促使规划设计更高水平的完成任务。当前,实际规划管理之中需要积极尝试市场化发展的创新引导管理方式,只有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才可以推动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野. 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17):15.
[2] 丁一飞, 张采慧. 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8, 000(003):108.
[3] 任瑛.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思路与策略探讨[J]. 居舍, 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