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 》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7期   作者: 杨丽林 董登攀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政府的全面加强运作下,国内绝大部分城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政府的全面加强运作下,国内绝大部分城市都在迅速且持续化推进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而此类工程开展的重点便是沥青路面的整体建设,而为了更好保障沥青路面的施工品质得到全面保障,也需要相关建设企业对于工程运作的所有环节进行深入探究,依据相关的建设标准要求,创建相对应的建设方式。立足于此,本文将全面解析沥青路面建设进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且针对于相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改善举措,进而为推进我国的道路基础建设高品质运作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沥青路面;建设品质;改善举措
        在目前国内市政道路建筑项目的建设中,沥青混凝土是其中绝大部分工程首选的材料。尽管此种材料在道路项目建设当中的整体化性能非常优异,但是在开展运用的进程中也同时存在着诸多普遍性问题。比如,整体建设的周期相对较长、建设流程相对复杂,这无疑也对于相关项目的整体建设规划以及相关技术的运用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建设运作进程中,需要对于沥青路面的建设开展深度化管控,进而更好保障道路项目的整体建设品质。
1 现阶段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运作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1.1组织规划环节
        在建设组织规划进程中对于区域交通流程的考虑不周密,进而导致路面的架构规划不够科学,挑选规划材料阶段没有规范运作,特别是没有全面考究沥青路面的实际用料需求,面层的整体缝隙率规划相对较大,在规划路面的架构层厚度阶段匮乏完善的基础性数据,从而让诸多规划细节都与路面项目的规划标准相背离。
1.2路面建设环节
        沥青路面在开展建设进程中没有深度做好层间接入的运作,面层的建设工艺不够精密以及管控不科学,路面会产生很多的裂缝,因此极为容易产生道路病害,此些病害会导致路面的使用周期以及品质都会受到大幅度削减。
2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规划规范
2.1确认交通量
        在开展规划进程中,首先需要明晰所建设的路段区域与在公路网络当中所具体发挥的作用,然后再开展交通流量的全面测试、解析以及评估,充分确认路面修建完毕会承载的交通流量,将交通流量有效演算成为标准化的轴载车道的当量轴次数据,从而依据此充分运算得出架构层实际需要建设的厚度。
2.2 架构规划
        在整体开展架构规划前期,需要对于影响路面使用品质的因素进行深入考察,比如建设区域、温度、土质等情况,并且还需要对工程涉及的建设材料供应状况展开进一步了解,从而有效确定出具有较强科学与合理性的架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需要充分保障路面的坚固度等达到投入使用后的品质标准。相关的规划工作人员还需要全面考察建设区域历史路面的真实运用状况,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数据充分运用到新建道路工程的架构规划当中。
2.3 材料的构成规划
        沥青混凝土作为道路项目中运用频率相对较高的新型施工材料,其倘若处于正温度的时候,其整体会呈现出相对粘合且有弹性的状态,而倘若其处于负温度的话,则依然会包含有一定的弹性。矿料的品质以及级配都直接决定着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因此相关的工程规划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探究本地的材料构成,对于所运用的施工材料提出关于级配、颗粒等相关的规划需求,在充分确认好材料之后,再开展级配的整体规划,如此也可以为之后的道路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 提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品质的举措
3.1 增强建设管控
        在项目建设人员调配环节,需要规范化划分管控以及建设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保障各个运作流程都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并且进一步提升项目参与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在建设材料环节,需要创建科学的材料供应规划,依据道路项目建设进程中调控材料所需要的体量,对于建设材料展开深入化的现场品质管控;在建设机械环节,需要充分保障建设机械的运作性能可以达到标准的建设要求,保障核心建设机械的运用平稳性,特别是要注意为其配备相关的辅助型建设机械。需要全面保障削减机械设施的整体支持,倘若已有的建设机械就可以有效达到建设需求,则就需要坚决杜绝增加设施购入量的情况发生。如下图1所示,为沥青路面建设流程图。
       
        图1 沥青路面建设流程图
3.2 健全品质监理机制
        加强施工现场监理控制,公路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参与施工的人员有深入讲解质量要求的责任,尤其是现场监理,对出现质量问题的施工路段,要根据有关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返工调整,直至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3 周密的路面建设品质检测
        此项是提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品质的核心环节所在,路面的建设品质是由所有建设环节的品质所构成的,路面工程建设是一项运作流程极为系统化的工程项目,倘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产生了问题,则往往都会让其它环节运作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品质管控的进程中,需要全面提升品质检测的频次和细节。
3.4 管控混合料的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在开展配合比的进程中,需要充分参照此前开展配合比规划进程中的运用状况,在开展施工材料搅拌进程中需要依据配合比的最终结果进行开展,首先需要铺设整体长度大约为一百米到两百米的单幅路段展开测试,通过运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及浸水马歇尔试验开展专业化的取样检测,如此才可以精准确认运作标准的配合比。创建符合标准要求的级配管控标准,同时对于建设级配的浮动范畴展开周密界定,如此才可以保障混合料的配合品质,通过整体检验的配合比,需要在之后的建设运用中进行规范化运用。如下表2所示,为项目的混合料的配合比。
        表2 混合料的配合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如今是国内市政道路建设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对比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无疑沥青路面有着更为显著的运用特征。为了更好保障沥青路面的建设品质,则需要充分增强路面的品质管控工作,这当中主要包含架构规划、品质建立等,此些环节都需要全面依据建设规划的相关要求来开展建设,只有如此才可以保障市政道路的使用周期以及品质,进而为道路项目的建设带来社会与经济的双重化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指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3):37+9.
        [2]陆宏鑫.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174.
        [3]陆宏鑫.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174.
        [4]童祯,陈勇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中问题与对策探讨[J].门窗,2016(12):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