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虑到小学生理解能力和阅历问题,小学数学教育中一定要打造趣味课堂,让学生充满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以及魅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微课中包含了各种动态和真实的图片、影像资料,将抽象内容变得十分直观,自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微课与数学教育结合到一起,能够更好的创建趣味课堂,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对此本文将利用微课构建小学趣味课堂,提高教育效果、教育质量。
关键词:微课;小学;趣味课堂
前言: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正式接触数学系统化学习,此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接触与分析理论知识、抽象内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尤其是数学知识理解意义重大、作用突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掌握学生成长规律,按照学生的喜好和兴趣追求设计趣味课堂,依靠微课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趣味化十足的课堂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结合生活打造趣味微课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比如商场折扣、买东西、位置等等都是常见的数学知识。这些与生活关联密切的知识以成年人角度来看再熟悉不过,但是很多学生的阅历还不足以支撑学生反思生活,所以学生生活中并没有发现这些知识。趣味课堂的构建,教师有必要将学生生活中忽视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之中,在生活化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知识理解难度。这样学生就会明白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学生在探索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理解,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1]。
比如学习《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微课课件中插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在微课中了解到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如10块钱可以换10个1块钱,100块钱可以换10个10块钱,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直观的观察到了生活中的人民币换算方法。随后播放小明拿着100块钱去超市购物,看一看小明能购买多少东西。趣味十足地教学过程让学生对人民币知识建立了深刻印象[2]。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配合微课中的内容,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比如教师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检查学生对人民币的换算以及使用能力。这种微课教学的方法带给了学生直观印象,配合游戏、情境一类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巩固和掌握使用知识的正确思路。
二、交换经验明确学生学习主体关系
微课教育和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内容简短。但要强调的是,即便微课十分简单,学生在理解中仍旧会因为个人原因出现理解偏差。不同学生得到的印象和结果是不一样的,此时就有必要交换学生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的使用方法。比如在学习《表内乘法》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以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问题。如教师可以出这样几个题目:2×4、3×5、6×7,学生此时就会用自己在微课中学习的经验判断这些问题,虽然学生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学生的运算速度不一样,有的学生严格按照乘法口诀,有的学生则利用了小窍门。
在学生相互交流经验的同时,每个学生都有形成全新的见解,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三、导入新课提高课堂趣味性
微课本身十分强大,能够将原本静态的内容以趣味、直观的画面呈现到眼前。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上完成知识学习,这样学生就会集中自己的课堂注意力,将全部精力放在课堂知识学习。比如学习《数据收集整理》,这一课需要学生掌握如何收集数据,如何整理数据才更加规范、合理,便于后续对数据资源的分析与使用。此时就可以用微课视频,在动画视频中小人完成了对各种资料的搜集,按照资料的用途、特点合理分类、归纳。学生在观看中对知识形成了深刻印象,配合微课后面配备的习题,学生就能够很好的锻炼自己的知识能力,检验学生是否有掌握数据搜集整理方法。
四、突破知识难重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难重点的突破是很重要的内容。当然突破教学难重点存在不小的难度,甚至会成为教师教学最大的压力。不少教师表示,课堂教学中,遇到学生全会还行,一旦有学生不理解,就会影响到全班。往往反复讲解和纠正学生也无法理解知识,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3]。有的教师选择直接略过,导致这些学生无法理解知识。有的教师选择深究,不断钻研,结果就是整节课堂都被用于帮助少部分无法理解的学生,浪费了其他学生时间。一堂课什么都没做就过去了。小学生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非常有限,学生一知半解情况下无法得出问题的正确见解。此时教师就需要合理使用微课技术。依靠微课将知识完整、清楚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比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时,对于成年人来说,100以内的加法用口算可以直接计算得出,这是因为成年人的逻辑能力很强,但是小学生即便用笔算仍旧频频出错。此时教师就需要用微课的动态画面刺激学生,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向往和积极性。比如小人排队、小人分苹果、小人捡樱桃,用各种各样的趣味动态画面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此时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认真观察,随后教师在微课中添加一些简单的计算窍门就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五、拓展空间激励学生
数学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教师想要完整讲述清楚知识比较困难。此时需要教师合理使用微课,用微课拓展教学空间,帮助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教学前根据书本内容制作微课。需要强调的是,微课不应该生搬硬套课本内容,而是要体现创新,并利用好影像资料,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要依靠简单、动态、趣味方法使学生形成自信,这样学生就会更主动学习。
结语:小学数学教育意义重大,教师需要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微课优势突出,除了能够降低教学难度,同时也能够拓展资源和空间,营造趣味课堂。
参考文献:
[1]邱勇. 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 试题与研究, 2020(2).
[2]李彬. 以微课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J]. 学周刊, 2020(4).
[3]王成树. 抓住微浪潮,上好小学数学微课[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8(0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