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探析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杜淞泓
[导读]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西咪替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西咪替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胃肠炎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的临床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痊愈者(34例)为例,总有效率为91.18%;而对照组患者中痊愈者(18例)为例,总有效率为52.94%;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p<0.05。结论  通过临床实践研究,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不仅针对性强,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同时临床应用方便,价格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西咪替丁  左氧氟沙星  治疗效果 

Analysis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68 cases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imetidine combined with levofloxaci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Methods 68 cases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clinical drug therapy. Among them, 34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ured,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18%.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52.94% in the control group (18 cases).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both groups, and P&LT;0.05.Conclusion Through 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cimetidine combined with levofloxacin is not only targeted, effective, safe, but also easy to use in clinical, low price,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cute gastroenteritis;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imetidine levofloxacin

        急性胃肠炎是临床颇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不论是小孩还是成人都容易患上急性胃肠炎,一般是由细菌及病毒等引起,以沙门菌和副溶血弧菌较多见。主要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时患者电解质紊乱,失水过多,同时,急性胃肠炎具有急性肠炎和急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在临床上是属于是多发性常见病发病期主要集中在1月。急性胃肠炎主要是由病毒、细菌等临床感染而引起的炎症表现,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等等,若患者未及时获得有效治疗则可引发严重并发症。在本文临床研究中,将选择所在部队卫生队最近两年间收治的例急性胃肠炎患者,分别采取西咪替丁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单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探讨更为简便且疗效最佳的治疗方案,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均选自于中我院就诊的68例急性胃肠炎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35例,患者临床症状为腹泻、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者疼痛,大便呈黄色水样本组病例中排除患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等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3.23±2.34)岁,发病时间为1-3年。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一岁,平均年龄21-47岁,发病时间为1-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本文所有病例人院后均暂停进食,对于失水严重患者可给予静脉滴注一毗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具体输注量可根据患者电解质及失水程度的适量增减。观察组本组患者给予西咪替丁的葡萄糖静脉滴注,次左氧氟沙星止的葡萄糖静脉注,1次。对照组:本组患者单用左氧氟沙星止的葡萄糖静脉滴注,1次。两组患者中疗程均为2周。
1.3疗效判定
        本文临床治疗疗效判定均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制定执行。①痊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腹泻、呕吐、腹痛等完全消失,食欲明显增加②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消失,食欲明显增加③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迹象或者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idi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的临床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痊愈者为18例,总有效率91.18%;而对照组患者中痊愈者为8例,总有效率为52.94%;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详见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发生急性胃肠炎情况大部分是由于患者本人暴饮暴食或进食有致病菌食物导致的。也有极少数患者是因为本身过敏体质,进食易过敏食物从而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包括恶心、呕吐及腹痛,大便性质稀如水样便,同时伴有发热、乏力等一些全身症状,病情严重时患者可发生电解质紊乱及脱水,对患者治疗及预后造成困扰。临床上引起急性肠胃炎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头抱呱酮钠为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对于各种细菌导致的感染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有时会出现食欲下降、尊麻疹、皮疹等,故用药时要注意观察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在长期临床研究中发现,急性胃肠炎基本上都是由于患者食用的食物中含有病原菌、毒素,或者是由于饮食方式不当也可引起胃肠道载膜急性炎症性病理改变。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发热、肌肉酸痛、恶心、乏力等等,部分症状严重者还可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或者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对患者生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有很多种,例如黄连素、思密达、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等等。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临床药物中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药物疗效显著,其中西咪替丁属于是受体拮抗剂,其可起到有效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酸的分泌量及酸度,这样便可减少其对胃载膜的腐蚀程度,从而达到缓解腹痛症状之目的另外其还可消除组胺对肠道载膜的影响,降低肠载膜对水的通透险,由于可直接作用于受体部位,从而可有效缓解腹泻症状除此之外,其还能够阻断组胺受体细胞,抑制炎症递质分泌,从而实现增强细胞免疫的功效。通过本文的临床实践研究证实,观察组患者给予西咪替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经临床治疗后痊愈者为例,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患者总有效率仅为52.94%。
        综上所述,通过笔者的临床实践研究结果证实,临床治疗急性胃肠炎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左氧氟沙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具有应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闵丹丹.西咪替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01):97-99.
[2]李莎.诺氟沙星联合藿香正气液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12):33-34.
[3]古丽娜尔·哈吉肯.阿莫西林与替硝唑联合对急性胃肠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1):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