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在对电力配网规划及系统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电力配网及建设思路这一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配网;规划;建设思路
1配网规划设计的原则
电力企业应遵循主要原则为:(1)实用性原则。应保证配网规划设计可以得到有效使用,可以让现有资源得到充分整合,让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应用合理性得到保证。(2)整体性原则。电力企业应对区域优势、特色进行充分利用,开展合理布局工作,与此同时,应对各区供电发展协调性进行统筹处理,让集群整体优势得以发挥。(3)持续改进原则。电力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收集、整理、分析历史数据信息,为提升供电可靠性,对业务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对配网规划进行完善处理,降低运维错误出现可能性。(4)全面发展原则。在电网配网规划过程中,应对规划方案、建设方案、运行效果、维护难度、管理难度等因素进行全面考量,促进整体电网配网规划建设协调发展。
2关于电力配网规划及系统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2.1电能的整体布局不够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量的不断增多,因而在进行电力配网建设过程中,就需对区域间的电能做出合理的整体布局。但在当前阶段,我国很多地方的电力配网,在其规划建设中,因缺乏合理性的电能整体布局,在实施电力配网建设中,不仅容易带来资源上的浪费,而且某一区域一旦出现电力故障,在进行故障排除过程中很难让电力系统做到正常运行,这就极大地影响到整个配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的稳定性。
2.2电源点分配不够合理
在现阶段所实施的电力配网系统规划中,因电源点在空间分布上不够合理,再加上供电线路长度偏大,电能输送过程中存在着能耗过大等现象,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事实表明,正是电力配网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着电源点分配不够合理这一情况,致使配网规划中频繁出现故障,直接影响用户用电体验,更对电力企业运行带来极大经济损失。
2.3配电网的线路铺设不尽合理
在实施城市配网建设中,因其输电线路多使用地下敷设这一形式,此种线路铺设方式,因具有较高的施工成本和较大对施工难度,且在其施工中涉及到较多社会因素,再加上其电路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故无法与城市实际发展要求相适应。
3关于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的探讨
3.1规划电力配网流程
第一,电力企业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实时对配电网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抽查,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保证避雷器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有助于提升控制停电次数的准确性。建立健全完善的电力配网服务机制,注重加强与用户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切实解决好用户的实际需要,为用户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减少电力配网系统故障的发生。第二,规划电力配网的运行流程,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的配合,在此环节中,要逐步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要熟悉设备的操作方式,需要明确绝缘导线以及架空电缆的安装方式以及出现故障时的维修方式,为后续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例如: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为了有效避免线路故障问题的发生,注重优化电力配网的运行流程,对线路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明确重点线路的检查方式,实时监测变压器等相关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安装相应的防护装置,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针对线路巡查情况进行记录,针对用户存在的用电故障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3.2优化电力配网结构
第一,注重优化电力负荷的设计,要求相关的电力企业要严格以当前电力配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优化电网结构,将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分析,收集近几年该地区实际的用电量,准确的对电力负荷进行设定。第二,做好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为了保证电力配网的安全运行,要逐步提升电力设备的使用性能,实时对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监测,针对设备运行环节中存在的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在此环节中,可以安装电力数据监测装置,实时收集设备运行数据信息,维修人员可以根据设备发出的警报信息进行维修,有助于保证电力配网运行的可靠性。例如: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注重完善配网设计,逐步优化系统结构,根据该地区社会用电的实际需要逐步实现配网自动化设计改造,实时对线路开关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注重优化终端配电房,将数据采集功能的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并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的诊断,准确对故障位置进行确认,减少人力、物力出、财力资源的消耗,逐步提高电力配网系统的性能。
3.3规划风险控制
在规划风险控制工作中,首先,电力企业应在配网中长期规划中纳入每个配网规划网格,让人为因素干扰得以减少,并让重复拆建风险、运维风险得以降低;其次,电力企业应在项目管理流程、日常管理规划中嵌入网格化精益化管理工具,利用网格对日常业务管理进行把关,保证规划目标科学性、延续性。
3.4切实做好电力负荷预测这项工作
众多事实表明,这电力配网规划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电力负荷预测这项工作做好,不仅可使配网规划更为合理,而且还可为下阶段进行电能的合理调度做好充分准备。为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度,在实际生产中,电力部门应做好以下这几个方面:第一,对于现阶段的电网负荷状况,应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总结; 对电力负荷的预测,应尽可能地与实际电力负荷状况相一致,这将给电力配网带来极高的参考利用价值。因此,这是谁电力负荷预测时,电力相关部门一定要分析好当前的电力负荷的相关资料,切实掌握住负荷波动点,并对其波动成因进行深入探讨。第二,对于电力负荷预测的影响因素,要予以足够了解; 电力相关部门一定要结合以往经验,对电力负荷准确性会带来影响的那些因素,一定要予以认真分析,对于诸如气候、时间、经济及随机干扰等这些对电力负荷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特别要予以深入的探讨和理性的分析,以确保所制定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三,确保所用负荷预测方法具有足够的合理性; 实践表明,运用合理的负荷预测方法,不仅可有效提升负荷预测工作效率,而且还可最大限度保障电力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这对于电力部门开展配网规划和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结束语
总之,就电力配网规划与建设而言,这是一项要求长期实施规划建设的工作,只有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分析其建设思路,才能及时发现其不足之处并予以有效整改。因此,在实际生产建设过程中,电力工作者一定要对当前电力配网这项建设工程所存在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这项工程做好规划与建设,以此来不断提高电力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安全可靠性,这对于电网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项伟大事业的稳步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东鑫.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的分析优化[J].机电信息,2019(35):170-171.
[2]官恩平.电力工程配网建设的全过程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3):47.
[3]陈伟贤.电力配网规划与建设思路[J].门窗,2019(13):193+196.
[4]凌建峰.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0):128-129.
[5]纪磊.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