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治理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其中主数据作为业务运行和决策分析的数据标准,通常作为企业开展数据治理的切入点,本文就主数据的建设和治理实施进行探讨,为企业提升数据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主数据;数据标准;数据治理
引言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机交换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资产,如何让数据产生价值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落脚点之一,主数据作为业务运行和决策分析的数据标准,用来描述企业核心业务实体,是整个企业范围内的应用系统中最基本的单元,也是重复使用的高价值数据,经常存在于多个异构或同构系统中,因此主数据的治理通常作为数据治理的切入点。主数据的建设和治理,可以保证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相关性及精确性,可以帮助企业从分散的信息系统中整合最核心、最需要共享的数据,集中进行数据清洗和完善,将准确、统一、完整且具有权威性的主数据分发给各系统或应用[1]。
1.主数据特点及治理路径
1.1主数据的一般特点
主数据作为企业基础数据,其来源准确、权威、统一,长期应用于企业的各信息系统之间,是企业执行业务操作和决策分析的数据标准[2],具有以下特点:跨部门:主数据是各部门、各系统共享的数据,业务数据在此基础上生成,是企业的核心数据资产;(2)跨系统:主数据规范了各系统建设的标准,可同时被多个系统调用,同时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组织数据分析的重要对象;(3)跨技术:主数据的集成架构是多样的,从来不会局限于一种特定的技术,这就保证了不同异构系统之间也可以实现核心数据共享;(4)跨业务:通常一条主数据包含多个特征量,分属不同的业务,这就需要不同的业务部门来共同确定主数据标准。
1.2主数据的治理路径
结合集团型企业的特点和业界成熟的建设案例,主数据的建设思路依次可划分为编制标准、平台搭建、建立管控体系3个阶段。
主数据治理前期工作核心就是编制企业的主数据标准,标准的的建立可以为主数据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制度保障;通过搭建主数据治理平台,对于来自各方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合并,对于某一来源数据进行分发和同步,对于其他来源数据则可利用可视化建模提供数据新增审核功能。为保障企业主数据治理标准以及数据平台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建立一套管控体系,建立包括战略层、领导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的主数据管理机构,确保主数据治理工作你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
2.主数据治理内容
2.1主数据的标准制定
主数据的标准,主要包括规定格式、约定规则、统一来源、规范结构、数据清洗5项内容[3]。一是规定格式,通常包括六大类主数据(包括通用基础类、物料、供应商、客户、会计科目和组织体系六大类,部分专业型企业还会涉及到主业务类、指标类数据)的数据格式和编码规范,包括主数据信息项的名称格式、长度格式、类型格式、分级定义等。二是约定规则,需约定主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约束规则,保证不同主数据间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三是统一来源,制定维护细则,企业各部门需指定专人来维护本专业的主数据,保证主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四是规范结构,规范主数据的属性、编码构成等,保证主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和不冗余,确保主数据的规范性及完整。五是数据清洗,按照主数据标准规范,对各异构系统的存量数据做好数据清洗。
2.2主数据的质量管理
主数据的质量管理,主要涵盖定义、评估、分析和实施4项工作。定义:需要对业务需求、方法及数据质量检查规则等进行定义,并设计评估方案。评估:按照唯一性、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准确性和关联性等维度,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测评,并评估瑕疵数据对企业业务经营或技术实现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分析:分析影响数据质量的根本原因,例如技术落后、信息冗余、流程不标准和管理不严等,并区分这些原因对数据质量的影响级别,最终确定实施建议,为数据质量的管理制订改善方案。实施:一是改进数据质量问题,建立、维护主数据的质量管理方案;二是通过改进组织的管理流程,最大限度地杜绝由管理缺陷所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三是对主数据本身和管理实施行为进行跟踪监控,最大限度地维护治理成果。
3.保障措施
3.1领导重视
主数据治理是企业自上而下的转型,涉及到各个系统、各个线条、各个部门,需要企业领导协调配合,首先需要意识到数据治理的重要性,保证在系统建设、系统运行、系统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能重视数据治理。只有领导重视,各级管理人员广泛参与,数据治理活动才能有效开展。
3.2制度保障
企业数据治理是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还确保治理的顺利推进,首先要制定数据的标准和规范,这是实现数据整合的基础,也是实现数据治理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条件,数据治理应遵循标准先行的原则,制定具体的数据标准体系,包括数据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数据质量标准等内容[4]。其次是制定数据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数据安全是企业数据治理的重要工作,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数据在传输、处理过程中的安全,保证数据不被非法篡改、非法截取、非法盗用,还应对数据的权限进行设置,特别是对数据的访问和使用权限进行严格的限制,确保数据安全。最后是技术措施,要明确主数据的架构,满足各项管理和维护功能需求,方便主数据内容的新增、扩展和分发等,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保证主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总结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数据治理是基础性的一环,能够为后续开展数据挖掘,企业科学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主数据治理是一项涉及各个组织内成员、各类业务领域、各项信息系统和各种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工作,应该从顶层设计着手,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分步实施,为今后各系统间数据的集成整合打好基础,推进主数据协同应用和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邓林.主数据管理系统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J].炼油与化工,2019(2):57-59.
[2].李智星,万磊,舒新义,等.公司主数据管理研究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8(10):68-69.
[3]盛敏.集团型企业主数据建设与治理初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3):221-222.
[4]陈芳.企业实施数据治理的核心内容及条件保障[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8(0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