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区的地形情况复杂多变,公路建设会面临各种困难和阻碍。文章针对山区公路的路线交叉设计展开了分析,首先探讨了山区公路路线交叉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交叉范围小、公路坡度大、交叉口视距较窄等等;其次讲述了山区公路路线交叉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最后将山区公路路线交叉的典型问题,例如大交通量交叉、陡坡平面交叉、小角度平面交叉等与山区公路路线交叉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相结合,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文章所提出的解决措施能够提高山区公路的行车安全。
关键词:山区公路;线路交叉设计;原则;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都得到了发展政策。山区地处偏远,俗话说得好“若想富,先修路”,山区公路路线的设计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难点问题。山区公路蜿蜒复杂,在建设过程中则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山区公路交叉口则是整个建设中的重难点,交叉口附近非常容易出现堵车、车祸、车辆偏离车道的问题。在山区公路的实际建设中,受到地形、地质的影响,公路交叉口位置的设置经常会出现不合理,容易导致视距过窄。曾经山区公路交叉口设计大多位于平面路线中,随着技术得不断提高,立体交叉问题开始出现,例如互通式立交,但由于立体交叉建设的代价过高,因此常用的还是平面交叉设计方法。
一、山区公路路线交叉中存在的问题
山区公路的地势相比城市和其他公路要复杂得多,山区公路大多是以当地实际情况为依据建设的,因此道路的复杂、蜿蜒程度都与当地地形一致。由于之前我国的经济水平较低,技术和能力达不到要求,因此许多山区公路的结构设计存在许多漏洞和缺陷,这些问题让山区公路在使用过程中爆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有交叉范围小、公路坡度大、交叉口视距过窄、交叉口车辆行驶速度过高等问题,下面将展开具体分析。
(一)交叉范围小
建设山区公路一是为了满足交通运输,二是为了提高周围地区的经济。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山区公路的车流量不高,因此在设计山区公路路线时,经常会将道路设计为单行道或双向两车道,这样一来,山区公路的车道宽度减小,路线交叉面积同样也会降低,就容易对会车造成一定影响了,若车辆速度过高,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1]。另外,受到地形的限制,设计人员很难将山区公路路线的交叉范围扩大。
(二)公路坡度大
山区公路一般都是依山建设,因此公路坡度是山区公路存在的普遍问题。在设计山区公路路线时,增加公路坡度有利于减少公路里程。正常来说,山区道路的坡度大,并且坡路与坡路之间的缓冲距离较短。据调查显示,山区公路的纵向坡度在8%左右,坡度较大的甚至达到了12%,若车辆在坡度过大的公路上行驶,不仅会对车辆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还容易产生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了交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交叉口视距过窄
由于山区公路地形过于复杂,地势崎岖不平,设计人员为了满足道路坡度要求,在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会采用小半径曲线或者回头曲线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均能降低道路坡度。但是使用曲线设计会对山区公路交叉路线的视距产生影响,视距较小不仅增加了驾驶员的行车风险,在会车过程中还提高了撞车的可能性。
(四)交叉口行驶速度过高
由于山区公路的车流量较低,因此部分车辆在山区公路行驶过程中会出现车速过高的情况,但山区公路崎岖的地形以及交叉口设计中存在的缺陷,都会增加速度过高车辆的行车风险。
二、山区公路路线交叉设计原则
在设计中遵循山区公路路线交叉设计原则,不仅能够提高行车安全率,还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山区公路路线技术指标设计符合要求
符合技术指标标准是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例如道路坡度、行车视距、行车速度等等都应当符合标准[2]。
倘若坡度设计结果与要求相差过大,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进行调整,调整对象可以是主线,也可以是交叉路线的几何线性。若行车视距过窄,工作人员应当适当移除山区公路中存在障碍物或者更换交叉位置。
(二)路线交叉选型应当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在选择路线交叉类别时,要对当地的公路网,地形、地质条件,交通运输量,公路管理力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出现路线交叉选型不正确的情况时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法:第一是改变交叉方式,倘若此种方法代价过大,应当考虑第二种,那就是控制交通。通过控制交通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降低交叉路口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在选择线路交叉类型时,要结合主线和支线的特点。就主线来说,要提前观察和研究主线交通的通行效率,防止支线或其他因素对主线造成阻碍。当山区公路投入使用后,提高主线通行效率的方法有在支线设置减速带、红绿灯等,控制支线车流量,为主线让路。
(三)降低交叉口交通冲突
在平面的山区公路路线中,交通叉口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若某一方车辆的行驶速度过高或突然停车、转变方向,而另一辆车又未及时作出规避,将非常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为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叉口设计中要规划好各个路线,或者在叉口处设置警告牌、反光镜,提醒、警示车辆,提前减速,控制交通行为。
三、山区公路路线交叉设置方法
设置山区公路路线交叉时,工作人员需要从技术指标、交叉形式、冲突位置、交通事故发生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下面具体分析了常见的三种山区公路交叉线路,分别为大交通量交叉、陡坡平面交叉、小角度平面交叉。
(一)大交通量交叉
大交通量交叉是指山区公路的车流量较大,这就非常容易导致平面路线交叉中问题的出现,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经常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控制:第一,控制支路的流量,降低其对主路造成的影响。为了提高主路的通行率,工作人员会设置较为温和的方法将支路中的车辆并入主路中,与此同时还要加宽车辆汇入支路,提高主的通行量。另外左转的车辆也需要汇入主路后再变道,这样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主路运行的稳定。第二,利用信号灯控制车流量,设置摄像头规范车辆行为。
(二)陡坡平面交叉
对于存在于陡坡路上的交叉口,也可以通过两个方式进行控制:第一,在陡坡上设置减速带,安装摄像头规定限速时速,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车辆行驶速度。第二,在陡坡上设置缓和路段,车辆能够通过缓和路段平稳进入陡坡。
(三)小角度平面交叉
小角度平面交叉可以有效减少当地地形和地势对公路带来的影响,但此种交叉方法同样也会带来弊端,那就是影响视距,降低山区公路通行量。例如在小角度平面交叉路口中,小轿车和小型货车通行没有阻碍,但对大型货车来说转弯非常困难,同样大货车司机很难观察到来往车辆情况[3]。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增加平面交叉的角度,扩大视距,提高行车安全。第二,降低山区公路集中交叉概率,尽量将交叉口分散开来。例如使用十字交叉方法,分散汇入车辆数量,提高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四、结语
在山区公路路线交叉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且非常复杂。本文探讨了山区公路路线交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解决措施,对解决当前山区公路路线交叉运营问题提供了帮助,同时也提高了山区公路通行量和行车安全率。
参考文献:
[1]任康伟.山区公路的路线交叉设计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4):65-66. DOI:10.3969/j.issn.1008-3383.2018.04.037.
[2]许波.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选型设计与特征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2):238-239. DOI:10.3969/j.issn.1671-3818.2018.02.113.
[3]高泉.简析山区公路选线的原则及其设计要点[J].科学与财富,2017,(34):158-158. DOI:10.3969/j.issn.1671-2226.2017.34.158.
[4]韩相东,李震杰.山区高速公路的选线与路线设计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6):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