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事设施档案信息化管理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9期   作者:叶汇鑫 陈建峰
[导读] 是管理工作不及时。军事设施档案种类多、信息量大
        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对军队后勤建设作出指示,强调军队后勤 “三大建设任务”之一就是要“建设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军队后勤建设必须跟上时代发展,在向信息化转型中实现后勤建设发展的新跨越,研究和建设现代化后勤、信息型后勤已经刻不容缓。
        一、军事设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标准不高
        一是管理工作不及时。军事设施档案种类多、信息量大,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对档案信息进行采集,不能将录入的信息及时归档、整理、备份,导致需要查阅档案、应对检查审计、汇总信息数据等情况时,严重制约工作进展;二是管理工作不细致。部分管理人员对待工作不认真,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充分投入,工作后不能仔细核查,导致录入的信息不全、错误、丢失等情况;三是管理工作不规范。管理不规范将导致处理后的信息难以整合,加大了后续工作的难度,使得原本繁琐的工作更加繁琐。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不快
        一是配套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硬件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实现的前提,是支撑信息化系统的基础,硬件设施落后直接导致档案信息化进程滞后。有的单位虽然也有一些较为先进的设施设备,但设施设备超年限超负荷运转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单位线路年代久远,老化损坏严重,网络易中断。还有的单位设施设备比较先进完善,但新设备多易损坏难维修,真正能发挥作用的设施设备并不多。
        二是信息软件系统建设迟缓。从之前的数字营区管理系统、各业务部门自己的专门软件系统,到目前的军事设施建设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然而系统建设耗时相对过长,推进缓慢。另外,虽然目前的信息系统对以往各大系统模块进行了整合,但目前还有很多数据没有统计和整合,严重影响了后续系统建设的进程。
        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目前的信息系统虽然实现了原来各分系统模块的整合,但形式相对简单,只将功能和数据集中到了一个系统中,但对系统功能的对接延伸和数据的分析处理还比较欠缺。系统中缺少专门的数字档案管理模块,对于过去的文档没有收录查阅功能,查找文档还需依赖纸质原件,工作效率不高,大大影响作出决策的时间和质量。
        (三)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不强
        一是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还很缺乏。从事军事设施档案信息化的人员中,还有一些并不是专业出身,有的是从基层挑选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能力的官兵,或是营房助理员兼职档案信息化管理,在办理业务时经常出现一些问题,达不到领导和信息化工作的要求。
        二是现有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不够。各级军事设施建设部门中懂信息化的专业人员不多,还有不少干部对信息化接触较少,缺乏信息化意识,对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也不够熟悉,部分管理人员虽然受过相关培训,但因长时间没有从事专业工作,导致管理能力水平降低。
        三是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作用难发挥。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长此以往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进。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档案信息化任务繁杂艰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又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二、提升军事设施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对策建议
        (一)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关意识
        一是增强准备打仗意识。

必须从现在开始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推广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是增强服务保障意识。首先要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日常工作中及时扫描录入档案信息和整理归档,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常态化。在此基础上,主动作为,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处理档案信息数据,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层价值。
        三是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改革创新是增强现代后勤的生机和活力,破解后勤建设难题的“金钥匙”。我军要实现现代化、信息化,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必须要以科技支撑,创新驱动。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设施建设
        一是推进硬件设施建设。各级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经费实际,分别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的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加以落实,经费不足的上报经费审批或和其他单位部门争取,逐步将硬件设施水平提升上去。
        二是完善软件设施建设。软件系统重在体系建设,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协调配合,尤其是其他主管信息化的单位部门。依托院校教学科研,对相关软件系统进行推广和完善。
        三是加强设施维护管理。对软件系统各级管理人员要按照规定正确使用,避免引起系统或网络故障。各级管理人员要在工作实践中勤思考多总结,以便发现软件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时与技术人员沟通交流,不断完善软件系统。
        (三)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
        依法治后是依法治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法规制度建设对于持续推进现代后勤建设,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是强化法制思维。牢固树立解决问题用法的意识,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对照相关法规要求,在法规范围内进行解决。
        二是加强法规建设。及时对以往法规内容进行更新,确保法规内容与时俱进。相对的,信息化也有助于规范档案的管理和使用程序,可以利用信息化这一手段推进档案管理法制化。
        三是严格法规落实。各级分管领导和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法规程序进行建设和管理,做到工作及时、操作规范、信息准确、制度落实、责任明确。严格遵守有关保密的相关规定,严防失泄密问题发生。
        (四)抓好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队伍是建设军事设施档案信息化的“推进器”、“加速器”,要提高军事设施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
        一是重视选拔任用。做好相应计划,安排好人员流动调整,及时选配接管对象,确保军事设施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梯次配备结构合理,避免青黄不接的现象发生。
        二是抓好培训教育。通过选学深造、以会代训、集中轮训、业务培训等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其次要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对人员上岗前和在岗一定时间后都要组织培训和交流学习,使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更新,管理能力得到持续提高。
        三是强化管理引导。定期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和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起到对管理人员的督促和约束作用,帮助他们正规工作秩序,加强作风纪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