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永亮 孟培浩
[导读] 道路和桥梁是公共建筑中最基础的一环,

         摘要:道路和桥梁是公共建筑中最基础的一环,是人们日常生活出行中的基础设施。在交通的运输系统中,道路和桥梁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量也在逐年递增,这对道路和桥梁的承载压力也随之增加。道路桥梁工程路段路基降沉的问题一旦发生不仅对经济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隐患。那么要想避免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降沉问题我们就应该在施工阶段就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和解决方法,从施工根源上控制住路基路面降沉的问题,提高道路桥梁整体施工水平和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其负责。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不断地推进道路的建设发展,由于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过快,也导致施工技术及管理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从而导致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不仅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也为日后使用增加了安全隐患,所以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1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基本概述
         众所周知,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与运行环境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车辆的实际荷载不断提高,这便极易引发路基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如果不对此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影响行车的安全性,而且会破坏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缩短道路桥梁的安全使用寿命。在道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沉降问题中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桥头跳车现象,所以提升桥头搭板设置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如果桥头跳车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那路基的受力则会不均匀,在纵向上受道路桥梁长期高负荷运行的影响,在车辆荷载力位置与搭板支持路基位置等两个路基应用的共同作用下,当桥面车辆行驶到搭板的末端,路基则需要承受最大的纵向应力,直接促使道路的变形而形成沉降。
2导致道路桥梁出现路基路面沉降的主要因素
         2.1路基路面结构设计不科学
         对我国当前路基路面施工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大多数路基路面施工结构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搭板、铺设钢筋以及利用粗粒料填充这三种材料构建。这三种路基构造形式都是通过对路基面的结构进行改造后成型的,这些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路基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压能力,进而降低了车辆驾驶过程中的跳车行为的出现,而且对这几种路基路面结构进行研究后发现,搭板设计时道路桥梁施工中最常见的一种桥梁设计和施工手段。但是,搭板设计却并不能杜绝车辆驾驶过程中出现跳车问题。
         2.2桥头搭板设置不合理
         在道路桥梁路基建筑施工环节中很多时候我们会用到利用搭板来解决道路桥梁的连接问题。搭板会跟混凝土层配合使用,但是一旦桥头搭板和混凝土层的对接不平整搭板设计不合理就很容易造成桥头路段跳车现象。
         2.3缺乏完善的技术交底工作
         大部分桥梁沉降的诱发原因都是施工技术精准度较低,归根到底是在施工前缺乏完善的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和不严谨的操作。例如地基钻孔施工、桥头搭板伸缩缝处理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只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重视监督与巡查,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道路桥梁结构的合理设计
         科学合理的设计是一个决定建筑能否坚固质量过关的基础。在道路和桥梁建筑的设计阶段,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对容易对路面造成影响的自然因素进行分析和改进,能够准确的避免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道路桥梁降沉现象。一个好的建筑施工团队一定要有着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图,好的建设设计师能够通过设计规划在建筑结构上提出要求,以达到施工建筑的坚固稳定性。


         3.2保证搭板施工质量
         在道路桥梁沉降路段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搭板会沿着垂直与道路桥梁方向下沉,导致桥梁端部塌陷,最终出现沉降,就必须要在搭板横向之间设置拉杆,在纵向之间设置锚栓,而锚栓的选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择尺寸合适的钢筋,保证控制器之间的距离;其次,对于纵向的锚栓,一定要确保锚栓与横向拉杆位置的一致性,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支座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铺设铺垫层,铺设的位置需要靠近桥台的搭板,橡胶制作的距离要求不大于80cm,并需要对橡胶支座的距离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在满足支座稳定性的基础上,确保搭板倒角转动问题。因此,需要保证牛腿、桥台的位置,并通过改变其相应的位置来确保道路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而道路路基路面的中桥头与搭板之间的间隙存在时,可通过将材料填充于间隙中,来确保施工质量,进而避免雨水渗透进入路基中,这些填充材料主要有沥青、纤维等。填充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增加搭板间隙的密实度,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延长道路路基的使用寿命。
         3.3保证填料材料质量
         填充材料是提高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强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处理软土路基沉降问题的有效方法。施工主体在具体填料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材料质量的监督,分析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道路桥梁的发展需要。行辨识,以及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对其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发生后的严重后果程度给予风险评价。并根据风险等级,决定是否采用降低风险措施或避免风险措施,对于重大风险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3.4解决施工排水
         由于道路桥梁施工而言,其施工主要是在露天环境下施工,所以就不可避免的出现雨天施工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做好施工排水的措施。如在降水量大的地区修建充足的排水渠和沟槽,减少雨水在路桥路基路面上的淤积,降低淤积的雨水对材料的腐蚀,进而确保路桥施工面材料的质量,同时也减轻雨水冲刷已经凝固好的路面。因此,施工方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状况和雨水情况,来建设相当数量的施工排水沟渠,保证路基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
         3.5引进新型施工技术
         因为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流程特别复杂,对某些施工技术与机械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部分公路桥梁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不合理,无法完全满足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降低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效率。因此,施工单位要积极引进新型施工技术,并根据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现状,优化施工工艺,在提高工程整体施工效率的同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规定标准要求。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期间,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公路桥梁工程经济效益,显著降低了工程的建设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导致路面裂缝和跳车的因素非常多,特别是对于桥梁道路施工而言,这些问题会加剧道路损坏,导致严重交通事故隐患。因此,对于道路桥面施工方需要加强道路施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高先进施工设备的利用程度,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而降低道路桥梁道路的沉降。
参考文献
[1]杨明君.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浅谈[J].低碳世界,2019,9(03):252-253.
[2]王勇.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03):25.
[3]李军.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2):199.
[4]张朋朋,赵丁鑫,易凯.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2):244-245.
[5]时飞翔.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33+136.
个人简介:
         姓名:王永亮,性别:男,身份证:130227198305082817
         姓名:孟培浩,性别:男,身份证:4104221988071595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