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第10期   作者:张博闻
[导读]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简单的机械难以达到工业生产的需要。

        摘要: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简单的机械难以达到工业生产的需要。在这样的需求条件下,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学科的交叉及渗透,从而使工程领域朝着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地迈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逐渐演变成一个新术语—机电一体化。基于此,本文章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工程;应用分析
引言
         在机械工程实践中,适当的运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让机械和技术实现完美的融合,逐步的突破原有的技术限制,实现技术进步的空间逐步拓展,促使机械自动化的目标得以实现。现阶段,机械工程朝着机电一体化的方向逐步推进,受到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机电一体化已经达到了特定的水平,对于工程项目机械运行效率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指的是对于常规的机械技术利用多种先进技(包括伺服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加以优化改进,促使生成的新型技术可以指导工业、制造业等多种行业生产作业活动取得理想的结果,相关产品的生产质量高,经营者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总结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复杂化、自动化、模块化等,基于上述特点的先进技术在行业发展当中凸显着非常重要的利用价值,促使行业生产模式逐步朝着集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各种产品加工生产流程更加规范,产品生产质量与效率非常高,提示该技术需要在行业发展期间大力进行应用和推广。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征
         机电一体化技术由如下几方面的特征:(1)应用范围广泛。通过上文分析可知,机电一体化技术属于多项技术的集合,交叉性较强,可以在多个领域中适用。将其应用至机械工程领域,可以促进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2)逻辑性强。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应用后,可以促进计算机软件和系统机械结构的有机融合,让其转变为整体,这是机电一体化技术逻辑性强的直观表现。(3)完整的理论体系。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时间较长,逐渐形成了相关的理论体系,且参考文献众多,便于研究人员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研究。
3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的应用情况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如今21世纪的中国已经在加快工程技术的改革,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逐步和世界的工业生产水平完成对接,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我国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机器、机械在接收到信息化技术所提供的命令信息后,通过一定的处理和筛选,使得机械自动化的调整运行方式与工作状态,结合了电子信息化技术实现了自动控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工业生产、机械加工已经在传统意义上得到了变革,将人及操作模式逐步向极其自动控制的模式进行过渡。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以及机械加工项目中通常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同时劳动强度也相对较大,此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就具备充分的优势。随着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目前信息技术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调整,通过技术开发不断适应目前的生产需求,优化操作系统与操作界面。
4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4.1在包装机械上的应用
         包装机械是机械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在传统机械工程中,包装机械的连接手段多以控制电路为主,如此,必然会产生非常复杂的结构,并且会同时出现更重的负担,操作起来也非常困难,非常容易出现机械故障等等,企业需要聘用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监测工作,如此必然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通过在包装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会完美地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大幅度减少机械设备占用的空间,操作也更加简单,不仅减少了维修方面的费用,还直接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益。


         4.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机中的应用
         在采煤机的某个重要用途中,电牵引采煤机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它包含液压牵引采煤机无法获得的多数特点与优势:牵引上的良好功能。在采煤机运行时它容易产生牵引力,在采煤机出现下滑现象时它依然容易展开发电制动工作;能适合大角度煤层。牵引电动机轴端包含停机时避免机具下滑的一些制动器,无需某些防滑设备,而容易适用于40°~50°角度的煤层;应用期限长,操作可靠。除了电动机的整流子与电刷存在磨损以外,和液压牵引的差距在于电牵引采煤机的部分元件无磨损,由此应用期限长,维修度较小,操作可靠;效率较高、框架单一;动态效果不错,反应特别灵活。电牵引采煤机机械仅仅展开一项电能转换工作,进而向机械能进行转换,传动体系简便,转换效率容易达到99%,不过对于液压采煤机来讲,当电能向机械能进行转换时,其转换效率仅可以处在65%左右,最高不超过70%。
         4.3在纺织机械中的应用
         在纺织机械系统实际运作的过程中,绕线架一般选择主动传输的手段,将绕线架以及导轨间的频率适当的固定,涉及到的交叉角度发生明显的变化。系统程序在具体运行的阶段,信号的传输往往是通过辊输出速度传感器传递的信号加以完成,通过运用相应的TPU处理器,使得相关的信号传送至PCC,依照数据表分析出具体的绕组比,通过合理的分析相关的比率,明确是否存在着重叠的情况,合理的控制信号的传输过程,完成相对迅速的数据传输工作。
         4.4在数控生产中的应用
         在数控生产期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率非常高,通过该技术的全面且系统的应用,可使得加工制造出的机械化设备精度高、质量好,投入使用后的设备利用价值高,因此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数控生产加强控制有必要,具体进行技术应用时,需要做好下列工作:首先做好信息处理及模拟等技术的应用工作,开展机械设备的数控生产工作期间,需要处理大量庞杂的数据信息,以此使得与设备精细加工有关的参数可以得到有效计算分析,加工制造的机械设备质量达标。为了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处理的价值,需要强化信息处理技术与模拟技术的应用。其次做好数控技术的应用工作,也就是工作人员要对数据模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及时加强应用,通过这些技术便可以对数控生产活动加以控制利用,如果加工生产期间出现较多的异常数据,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尽快进行优化处理,避免制造产品时发生数据参数异常导致的数控加工制造问题。
结束语
         机械工程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将继续沿着自动化的方向前进,传统的操作技术无法满足现阶段相关工作的实际需要,必须要积极的关注新型技术的合理运用,将相应的系统逐步优化,确保系统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机械一体化系统应该积极的优化,采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针对于突发的状况和环境条件等加以分析,确保系统分配工作更加的合理,完成相对理想的系统化管理目标,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选择适宜的道路稳步前进,保证更好的迎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孙领山.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4):6.
[2]孟广松.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22):190-191.
[3]张卫星,张玉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1):190-191.
[4]郭艳平.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19):241-242.
[5]张伟明.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4):219-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