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第10期   作者:傅经纬
[导读] 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是对部分或全部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装配连接,从而构建建筑主体结构。现阶段,国家相关部门在大力推行建筑工业化以及住宅产业化,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实现了设计标准化以及施工机械化,为房屋建筑领域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支持。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掌握施工关键技术,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繁荣的同时,作为比较大的工业产业,建筑施工也影响到了生态环境建设,为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但是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脚步不能就此打住,这就要求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注重绿色工程,使节能减排目标得到充分实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施工技术,具有绿色、效率高等多种优点,其在建筑行业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并不断开发低碳环保、节能高效的施工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越性
         1.1性能优良
         相比以往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现出更好的抗震性能,为业主的居住安全提供保障。同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构件在加工中使用了大量保温材料,且密封性能良好,使得住宅可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主要运用钢筋混凝土,不仅能够提高构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能够促进施工技术创新,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
         1.2缩减工期
         第一,在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当建筑主体结构完成封顶施工作业后,施工企业还需花费一到两个月展开类似于窗口剔凿、防水等施工。采用住宅混凝土装配式建造技术时,其在墙体施工的时候,即可预留安装外窗需用的木砖,这样,企业在结构封顶后,在外围封闭条件下可压缩两个月工期。第二,房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针对预制楼梯来讲,增加飘窗栏杆埋件、栏杆孔洞预埋、墙体水电管槽预留等,能够减少后续施工工序,可以提前约30天完工。第三,粘贴保温材料、装修外墙等施工,若沿用传统施工技术,一般需耗时两、三个月,而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促使外墙与飘窗同步施工,即可同步完成保温层、装饰层施工,极大地缩短了工期。
         1.3造价偏低
         在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各个构件均由生产厂家负责统一生产、输送。同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生产、安装工艺具有可复制性,技术含量偏低,可提升房屋建筑的施工效率,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1.4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是社会能源消耗的大户,在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的形势下,环保部对建筑行业要求极为严格,从业人员既要树立强烈的环保观念,又要最大化地节约建筑能耗,选择环保型的材料、技术,以免污染周边环境。为了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建筑单位必须充分地利用“节能减排”手段。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有利于实现模块化建设,施工单位还需结合工程实况,进一步对建造技术进行改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为节能设计提供可能,而且,可实现异地重建,促进了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2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PC施工技术和PCF施工技术
         在装配式房屋建筑的空调板、填充墙和楼梯等施工过程中,PC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有效地连接不同的施工材料,防止在施工中出现较大的裂缝。运用该技术,能够增强其连接的紧密性,因此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在保温性能上更加优越。在工厂内完成预制构件的生产加工,并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与可靠性,同时能够防止资源浪费等问题的产生。房屋建筑的施工进度,也能够随着PC施工技术的应用而加快,在工程规模与数量逐渐扩增的趋势下,这也是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构件的安装和制作因此得到简化处理,窗框漏水等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处理外墙模板时,会应用PCF施工技术。虽然可以省略模板和脚手架的设计环节,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明确墙体结构刚度等问题。
         2.2钢筋连接
         钢筋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应用最广的材料,在进行剪力墙的钢筋结构设计时具体技术如下:第一要求合理设计钢筋配筋以及配筋率,这是为了满足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根据设计标准做好墙体轴线控制,使结构受力完全可以满足墙体截面要求,可通过暗柱设置来提升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连接的合理性。第二合理设计剪力墙配筋水平分布,要求竖向和水平向上均匀分配配筋率都在0.25%之上,剪力墙结构墙体部分的配筋率不可小于0.3%。第三在进行钢筋焊接搭接设计时,应重点控制搭接的距离,选择合适的焊接和连接方式。因为本工程是高层建筑,其剪力墙施工必然会需要大量钢筋,可能出现密集梁柱节点。为此需要合理控制梁柱节点位置和施工顺序,避免位置和顺序问题而影响工程质量。第四在钢筋安装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对整个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影响,明确钢筋的规格、确定准确的焊接位置。
         2.3预制构件吊装、安装施工
         对于预制构件的吊装设计,因为具体工程要求不同所以操作方式、吊装程序和施工内容也不同,一般采用干湿两个系统进行吊装。在干式吊装前先进行测量放样,在装配式构件吊装完成后进行外墙板的吊装。湿式吊装在构件吊装完成后可直接混凝土浇筑,然后再开展机电工程施工和楼板浇筑。关于装配式构件的安装,虽然构件已在工厂加工完成,但在现场施工时由于对环境要求很高,所以也要做好安装施工的设计和实际施工控制。比如在采用现浇式连接时连接部分狭窄,对混凝土铸模要求较高,要求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采用先进技术和工具。
         2.4预制叠合阳台板的施工
         对于吊环进行合理预留,是吊装阳台板工作中的关键。对吊环安装的稳固性进行检查,防止在施工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当阳台板与作业面的距离在50cm时,应该对其吊装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在阳台板的放置过程中以标准控制线为依据,防止出现较大的偏差。安装完成后也应该采用校正措施,对其高度和水平等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施工标准。模数化吊装梁安装技术在预制叠合阳台板施工中较为常见,应该保证吊装的平缓性,防止出现晃动等问题,增强施工实际效果。在楼板施工过程中,找平处理支承架的龙骨,并在做好固定处理后完成薄板的吊装。在车上对预应力薄板进行起吊,完成吊装后应该采用一定的封堵措施,封堵材料应选择泡沫条和砂浆。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应该采用浇水处理,而在寒冷的冬季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做好相应的保温措施。
结束语
         由此可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具有的优势是目前施工技术中最为突出的。建筑工程中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响应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大潮流。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的要点技术,比如NPC技术体系、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等,要进行充分的优化与运用,必要时可以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绿色节能性能、简单方便性能的综合优良性能。
参考文献
[1]杨建青,张恒.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6):147-148.
[2]王海瑞.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5):257-258.
[3]马世丁.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23):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